本书采用证伪研究方法,从自然规律、规律、社会规律认识过程及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证明社会规律属性主要表现为。本书在对社会规律属性认识过程中,试图突破思辨研究方法的局限,对社会规律属性特征予以检验,同时,也分析了在中国进行行政问责构建的路径选择及影响因素,论证正确认识社会规律属性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价值及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社会规律属性与行政问责实践检验/深圳大学学术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宋涛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证伪研究方法,从自然规律、规律、社会规律认识过程及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证明社会规律属性主要表现为。本书在对社会规律属性认识过程中,试图突破思辨研究方法的局限,对社会规律属性特征予以检验,同时,也分析了在中国进行行政问责构建的路径选择及影响因素,论证正确认识社会规律属性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价值及意义。 内容推荐 社会规律属性认识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涉及人们的社会实践方式、社会发展成本和社会目标取向的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本书采用证伪研究方法,从自然规律、规律、社会规律认识过程及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证明社会规律属性主要表现为:社会规律产生过程决定了其规律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社会规律的载体是各种社会机制,社会规律运动中的参与主体决定了其规律活动过程的相似重复性及规律运动结果的概率趋势性。本书在对社会规律属性认识过程中,试图突破思辨研究方法的局限,引入行政问责这个社会现象和经验研究方法,通过对行政问责规律形成过程和运行机制的归纳,根据2003~2009年中国行政问责实践中的195个问责事件所显示的内容分析结果,以行政问责实现机制与问责效果之间的趋势性关系,对社会规律属性特征予以检验,同时。也分析了在中国进行行政问责构建的路径选择及影响因素。论证正确认识社会规律属性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价值及意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社会规律性质与特点 一 社会规律与规律、自然规律的逻辑关系 二 规律的内涵及其认识来源 三 对社会规律属性的思辨认识 四 社会规律属性及规律内涵的证伪 五 社会规律作用及对其属性检验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社会活动存在与发展的逻辑前提 一 社会活动存在的历史性和即时性 二 行政问责的形成有其合理性解释 三 行政问责的存在有其合法性保障 四 行政问责机制的建立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 行政问责的发展有其长远性需求 六 社会活动规律现象的理论抽象与范式表达 第三章 社会机制与效果实现的趋势性现象 一 对社会机制的理解 二 问责机制及其构成要素 三 行政问责类型及其效果实践机制的规律性总结 四 问责机制与效果内在联系在社会 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第四章 中国行政问责实践效果检验 一 中国行政问责实践的起点判断 二 中国行政问责实践效果测度方法及指标选择 三 行政问责发动机制状况及实现效果测度 四 行政问责执行机制状况及实现效果测度 五 行政问责处理机制状况及实现效果测度 六 中国行政问责实践效果检验总结 第五章 中国官员问责制度效果的逻辑推理 一 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问责制度的内容归纳 二 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问责制度的特点 三 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问责制度建立的依据 四 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问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五 从社会规律作用引发的思考 第六章 委托代理关系与行政问责发动机制构成原因分析 一 社会机制的历史性及影响中国问责发动机制构成的原因 二 委托代理理论与行政问责发动机制构成的关系 三 中国官员委托代理关系构成特点及对问责发动机制构成的影响 结语 附件一 行政问责案例样本编码表 附件二 行政问责案例样本指标构成情况统计(2003年) 附件三 行政问责案例样本指标构成情况统计(2004年) 附件四 行政问责案例样本指标构成情况统计(2005年) 附件五 行政问责案例样本指标构成情况统计(2006年) 附件六 行政问责案例样本指标构成情况统计(2007年) 附件七 行政问责案例样本指标构成情况统计(2008年) 附件八 行政问责案例样本指标构成情况统计(2009年)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