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的这本《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模式重构研究》以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模式重构为主题,通过对管制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与研究,深入分析当前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控制”模式存在的问题,证明需要对管制模式进行改进或优化,即对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模式进行重构。基于此,通过对现行民办高校政府管制现实问题的考察,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结合对民办高校所处的不同层次市场的区分,对不同范畴、不同领域的公平与效率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并以公平与效率为管制模式重构的目标取向,提出“放松经济性管制、加强社会性管制、引入激励性管制”三位一体的管制方式组合体系,在明确管制方式基础上系统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管制机制、管制机构,确立“管制—激励—竞争”的管制模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二、研究视阈的确定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民办高校
二、政府管制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基础
一、政府管制研究
二、高校政府管制研究
三、民办高校政府管制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模式重构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第一节 理论演进:从需不需要管制到如何管制
一、市场失灵理论与管制必要性
二、公共利益理论与管制合理性
三、管制失灵理论与管制批判
四、激励性管制理论与管制优化
第二节 理论实践:民办高校政府管制必要性的依据
一、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和资本寻利性
二、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失灵现象
三、解决民办高校的信息偏在
小结:管制模式重构的理论与实践前提确立
第三章 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模式重构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民办高校政府管制存在问题的现实考察
一、管制目标不理性
二、管制方式运用不恰当
三、管制机制不完善
四、管制机构不科学
第二节 民办高校政府管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管制一控制”模式的缺掐
二、根本原因: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缺失
小结:管制模式重构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
第四章 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模式重构的目标导向
第一节 基于不同范畴内公平与效率的分析
一、经济学中的公平与效率
二、市场范畴内的公平与效率
三、政府范畴内的公平与效率
四、民办高校政府管制范畴内的公平与效率
第二节 基于管制模式重构中公平与效率目标的实现维度分析
一、办学自主性与管制合理性的有机结合
二、公益与私益的适当均衡
三、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有效完善
小结:管制模式重构中公平与效率目标实现的基本判断
第五章 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模式重构的管制方式调整
第一节 管制方式调整的前提定位
一、重塑管制角色
二、完善管制制度
三、依法进行管制
第二节 管制方式调整的原则取向
一、立足民办高校发展实际注重效率
二、立足市场需求实际注重必要性
三、立足政府管制实际注重最优化
第三节 市场的维度与管制方式调整
一、高等教育市场与经济性管制放松
二、民办高校市场与社会性管制强化
三、民办高校市场细分与激励性管制运用
小结:从市场公平与效率的维度合理匹配管制方式
第六章 民办高校政府管制模式重构的管制机制优化
第一节 经济性管制机制优化
一、进入管制机制设计
二、学费管制机制设计
第二节 社会性管制机制优化
一、信息披露与公开机制设计
二、质量评估与监督机制设计
第三节 激励性管制机制优化
一、不对称管制机制设计
二、投资回报率管制机制设计
小结:管制机制优化以公平与效率为原则遵循
第七章 民办高校管制模式重构的管制机构设置
第一节 深化政府职能转型
一、由集权向适度分权转变
二、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三、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第二节 优化管制机构
一、设置专门管制机构
二、提升管制机构的管制能力
三、健全管制机构监督体系
第三节 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一、培育民办高校中介组织
二、理顺民办高校中介组织与管制机构的关系
三、规范民办高校中介组织的行为
小结:机构设置是实现管制模式重构的组织保障
第八章 结论、问题与前瞻
第一节 “管制—激励—竞争”模式
第二节 问题与前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