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良好的态度对待工作
当我们回想过去,不难发现,自己在很多时候会消极地看待所有身边发生的事情,总是生活在谩骂、批评、抱怨和四处发牢骚的日子里,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激情,只能在无奈和无尽的抱怨中浪费着自己的生命。
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在心理上所反应出来的个体差异,他来到一所正在建设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个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这个工人很烦躁:“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地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周500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楼。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很多人来工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快乐地工作,心中就感到特别有意义。”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工人,是完全被动的人。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不会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顾,甚至可能是生活的弃儿。
第二种工人,是麻木的,是为钱而工作的人。对他们抱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劳的,因为他们抱着只为薪水而工作的态度,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不是企业可依靠和领导可信赖的员工。
该用什么语言赞美第三种人呢?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抱怨和不耐烦的痕迹,相反,他们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们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荣誉,同时,因为他们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带给他们足够的荣誉。他们就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员工,他们是最优秀的员工。
第三种工人,完美地体现了工作的哲学:自动自发,自我奖励,视工作为快乐。相信这样的工作哲学,是每一个团队都乐于极力推广的。持有这种工作哲学的员工,就是每一个企业所追求和寻找的员工。他所在的企业,他的工作,会给他最大的回报。
实际生活中,很多雇员总是对工作怀有一种消极的心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只是受老板的雇佣而工作,因而自己应该做的就只是那些与职责相关,并与自己所得薪水相称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心态,使得他只盯着份内的那些工作,而不愿额外多做一些,还时常会觉得工作是多么的枯燥无味,不断抱怨老板苛刻,于是连份内的那些工作都不努力去做,被动地应付上司分配下来的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这类员工是没有任何成功机会的,他们的心态只把自己当作一个员工,为了工作而工作,殊不知,这样的后果是最后连员工都当不成。
要想在职场上有所成就,就应当赶快抛弃这样错误的心态,认识自己可能在职业上发挥的价值。无论你现在做什么,处于哪个职位,薪水是高是低,你都不应该只把自己当作公司中的一个雇员,只是为老板打工。应该像那些在职业上成功的人,把自己看做是公司的拥有者一样工作。
态度决定一切。摆正了你的工作心态,你就成为了公司活跃的一份子,那就意味着你对工作是看重的,是积极诚恳的,总是在负责任地为公司着想,主动为老板排忧解难。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任何一个公司都会发生很显著的变化,蓬勃发展也是指’日可待,至少你会发现,当每个人都在工作上多做一些小事时,公司会在资源的消耗上省下一大笔资金。如果你很好地做到了,你的老板就会发现你对公司的价值并不仅仅限于一名雇员,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一名雇员的职责和贡献,你的敬业态度可以为公司带来无形的价值,你可以有机会进入公司的管理层,最重要的是你身上有成为老板的潜力和气质。
拥有这样的心态,你面对工作的时候就会获取比别人更多的乐趣。你早出晚归地努力工作,做出比别人更好更多的产品,你身边的人,尤其是你的老板会对你另眼相看。
既然“只把自己当作雇员”的心态是消极有害的,那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呢?答案是:良好积极的心态。
不为自己的错误做任何辩解
一个人作错了一件事,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老老实实认错,而不是去为自己辩护。这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事的最高深的学问。
职场中,很多人错误地把能力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能胜任工作的最主要条件。其实,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素质,而这种素质的体现,是需要责任感来实现的。因此,一个再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他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而一个能力有所欠缺的人,只要有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他便会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弥补,而缺乏责任心则是品质问题,一般情况下很难进行弥补。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