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京生编著的《中国现代书象》内容介绍:“书象”概念最初是由我提出来的。”因此,我不以旁观者而继续以参与者的身份写这篇短序。定义“书象”,首先牵涉到的问题是“书象”的概念是针对什么而言的,它指称哪些艺术现象?对此,我一直在思考,至今不能说已经有了最终的结论,我只能说,在读了吴华和傅京生的著述之后,才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我同意吴华和傅京生的意见,“书象”所针对的对象包括传统的书法和文字,甚至也可以兼容传统的图形符号。但从纯粹理论上讲,我又认为书法是轴心。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狭义“书象”是针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而言的,广义“书象”的针对性可以兼容中国和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字和符号;狭义“书象”指书法之象,广义“书象”可以兼容文字之象甚至符图之象。
序言一 刘骁纯
序言二 吴华
第一章 现代书象概念与价值指向
一、现代书象的概念
二、现代书象的文化皈属
第二章 中国现代书象的产生与发展
一、从现代书法到现代书象
二、由现代书法向现(当)代
艺术语境发展的现代书象
第三章 中国现代书象的文化特征
一、中国书法精神是现代书象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之一
二、西方美学研究中的现代书象
三、作为中国本土文化标志的现代书象
第四章 现代书象:在“跨文化建构”中
一、非西方意识背景的“本土化”
二、立足阐释学意义上的“本土化”
三、现代书象的“跨文化”建构
第五章 现代书象个案研究
一、古干现代书法奠基人
二、谷文达观念主义的创始者
三、徐冰关注文化碰撞与融合
四、吴华建构中国现代书象的世界话语
五、洛齐有预谋的文化过程——洛齐“书法主义”的实质
六、邱振中从最初的四个系列到无边界——邱振中“现代书法”的学理渊源
七、张大我中西文化碰撞意义上的“自然主义”——张大我以书法为资源的现代艺术刍议
八、朱青生不断实验——越是超常,越是奇特,其创造价值就越大
九、魏立刚在不断“活动”中超越自我
十、张强“踪迹学”及其他
十一、王南溟锋芒锐利的艺术及批评家——在全球化背景中追求冲突的极限
十二、邱志杰关注现实情感与心灵——从书法出发的扩张
十三、濮列平视觉的听觉化——汉字思维的魅力展示
十四、阎秉会古风重建——在现象学还原状态书写
十五、文备诗情主义的现代书写——文备的现代书法
第六章 “学院派”书法概述
一、“广西现象”与“学院派”
二、“学院派”的创作思想
三、“学院派”的价值与意义
第七章 以斑窥豹:台湾现代书象(“现代书艺”)
一、多元共存的台湾现代书象生态格局
二、墨潮书会——观念性书法群体
三、台北市立美术馆历年所展及与书法资源相关的艺术家创作
四、台湾现代书象(“现代书艺”)综述
附录:中国现代书象及相关事件大事记(据杨应时辑录整理)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