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兵主编的《教学价值——文本解读的语文教师视角》每篇经典作品的研读大致有如下一些内容:
[教材意图]将作品在整个高中阶段语文教材或初中阶段语文教材的地位、作用揭示出来,用简略的语言分析阐述教材编者的意图。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出现在高一下册,是作为“古诗及其赏析”单元的重点篇目编入教材的,显然,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更侧重于诗的形式鉴赏(即注重“体裁教学”)。
[解读背景]一方面要介绍已有的基本观点,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有这么几种:“世事虚幻说”、“光明象征说”、“神仙世界说”、“回首宫殿说”、“争取自由说”、“回归自然说”,等等。一方面要介绍重读的相关背景,努力尝试接近作者的精神世界。
[价值发掘]对经典作品的核心价值作重点阐释。
[学情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客观分析。
[课堂建议]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具体建议,包括课堂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主题的理解、相关资料的分析等等。
序言
·基地概况·
基地主持人、导师介绍
学员介绍
锻造思想力:高端语文教师培养的引擎——程红兵语文名师基地经验总结
·学习与成长·
成长,从文化自觉开始
写在基地生活的边上
回首才惊那云端的舞步
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
因真实而创造
学习中成长,反思中进步
博采众长,经营自己
难以开口说“再见”
充实并快乐着
汲取琼浆,充沛生命
见贤思齐
要得千仞岗,振翮向长空
逼着自己走向专业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努力打造成上海教育的“达人”
·耕耘与收获·
教学价值:文本解读的特定视域
游走于天上人间的淡远奔放——《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解读
立足文本、考察学情、钩沉真意——再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驰骋天地之间,无奈物各有主——《前赤壁赋》教学的再解读
走近“大家”——再读《种树郭橐驼传》
正本清源,多元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再解读
散文的心是“自我的表现”——郁达夫《故都的秋》文本细读与教学价值再发现
生死《合欢树》——史铁生《合欢树》的再阅读
中怀愧怍意,泠泠生寒光——杨绛《老王》文本阅读与教学价值的再发现
韧性的坚持背后——再读《生命的节日》
生活的艺术,人性的呼唤一一重读契诃夫的《变色龙》
精准把握文本主旨,有效提升学习情感——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再解读
你怎么知道项链是假的一项链》文本价值的重构
“小”人物生活的无奈——《项链》重读
海明威式英雄的背后——解读《老人与海》
《给女儿的信》的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
我不在瓦尔登湖,就在去瓦尔登湖的路上——重读《瓦尔登湖》
走进卡夫卡艺术夸张中的真实——重读《变形记》的价值发掘和课堂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