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祥、戴芳、王家宝编著的《颠覆性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试图从新兴国家的后发企业的角度来审视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产生、路径持续、路径偏离、路径创造,同时联系我国企业管理实际撰写而成。
本书将颠覆性创新的理论与要点介绍给读者。颠覆性创新理论的综述按照研究的主要问题,从颠覆性创新的内涵、颠覆性创新的特征、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障碍,以及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路径等方面,分析比较了不同学者的观点及其异同。与此同时,本书还将颠覆性创新概念与其他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与维持性创新概念进行了比较,提出识别颠覆性创新的方法与指标。
本书融入了诸如产业竞争优势、二元组织等其他相关理论工具。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综述主要包括:产业竞争优势的内涵、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理论观点、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和测试,以及当前我国理论界产业竞争优势研究的成果。二元组织理论综述主要包括:二元组织的理论背景、概念和定义,以及二元组织如何解决创新者的困境。这些理论工具试图对颠覆性创新理论提供成熟的依据,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而深入地认识颠覆性创新。
颠覆性创新作为一个崭新的理论,尚有许多亟待深化和完善的地方。克里斯坦森教授提出颠覆性创新的出发点是解释在位企业失败的原因,因而其具体内容是探讨资源、组织、市场环境等因素对在位企业创新失败的作用和影响。目前对于后发企业如何利用颠覆性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仍然比较缺乏。
陈继祥、戴芳、王家宝编著的《颠覆性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所进行的关于后发企业如何通过颠覆性创新构筑竞争优势的研究,不仅关系到颠覆性创新理论自身的完备,更是符合我国后发企业构筑竞争优势、提升国际地位,进而成为行业领先者的时代要求,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颠覆性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适合从事企业创新研究和实务工作的读者参考、阅读。
第一篇 颠覆性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1章 颠覆性创新的背景
1.1 技术变革使得企业战略环境越来越动荡
1.2 后发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动态环境下最重要的经济事件
1.3 颠覆性创新是后发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1.4 颠覆性创新为中国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指出了方向
第2章 颠覆性创新理论的产生和演进机理
2.1 颠覆性创新的内涵
2.2 颠覆性创新的特征
2.3 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障碍
2.4 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途径
2.5 简要评述
第二篇 颠覆性创新与竞争优势
第3章 颠覆性创新与产业竞争优势
3.1 颠覆性创新的形成机理
3.2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形成机理
3.3 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
一一基于贸易利益分配的视角
第4章 颠覆性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
4.1 颠覆性创新演进与行业变迁一一以机械挖掘机行业为例
4.2 颠覆性创新产生与演进的动力:客户价值体系变化
4.3 颠覆性创新产生与演进的过程
4.4 颠覆性创新演进中的扩散替代机制
第三篇 微观市场上的颠覆性创新
第5章 在位企业的创新选择与败亡原因
5.1 颠覆性创新中在位企业败亡的一般性解释一一核心刚性理论
5.2 基于流程的在位企业创新刚性及其影响
5.3 存在创新竞争时在位企业的投资决策刚性
5.4 在位企业的败亡及其破解
第6章 后发企业的创新选择与跨越发展
6.1 后发企业创新模式选择与跨越发展机会
6.2 颠覆性创新模式下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
6.3 后发企业运用颠覆性创新的战略途径
第7章 后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颠覆性创新视角
7.1 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
7.2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方法与路径
7.3 本章小结
第四篇 颠覆性创新的组织与管理
第8章 二元组织创新的管理研究
8.1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进展
8.2 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二元性创新管理框架
8.3 二元组织动态学习机制研究
8.4 二元组织的结构
8.5 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部门协同
第五篇 我国制造业的颠覆性创新
第9章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颠覆性特征与创新战略选择
9.1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的颠覆性特征研究
9.2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能力特征
9.3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特征与创新战略选择
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