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谋杀手段(用刑侦科学破解致命罪案)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作者 (德)马克·贝内克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二章 罪证

林中骸骨

在哈菲斯一案中,警方没费多大劲就把被肢解的尸体收集齐全了。但罪行和尸骸之间的关联并不总是很快就能找到。在森林中发现骸骨就是个典型情况。

每年都会有很多枯骨被发现,但和电影里演的不同,有时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这些骨头是人的还是动物的。有时候也无法确定骨头在那里多久了——一个月,一年,还是一个世纪?骨头是否曾被动物刨出来拖到别的地方?有没有必要动用警犬或可以一寸一寸地毯式搜索的搜索杆?

搜索的结果将确定找到的骨头是否与失踪人员报告或谋杀案有关。如果相关信息与失踪人员记录中类似身材的人并不吻合,并且也没有利器伤口或其他证明谋杀的证据,那么继续调查可能没太大意义。

就在几年前,这种骨头还会被送到位于某个法医学机构地下室的储藏点去。在美国,这类骨头上通常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刑侦人类学家”。这意味着,法医学骨科专家会研究这些骨骼,尝试确定大致的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或在腐烂前尸体是怎样储存的。可惜,在这个世界上没几个法医学骨骼专家。考古学和法医学之间的交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独立的骨科专家简直屈指可数。

刑侦人类学仅有的几个培训地点之一是“尸体农场”(BodyF删)。它真正的名字是“刑侦人类学研究所”(Forensic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Facility,ARF)。它的实验室藏在田纳西大学足球场的地下,因此它有个不同寻常的地址:诺克斯维尔市田纳西大学南体育场250号。从官方角度讲,尸体农场是田纳西大学人类学及刑侦人类学系的分支机构。

和大多数与尸体有关的研究机构一样,尸体农场被排挤到了学术研究的死水塘里。这本身并不是件坏事,因为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研究的问题总是很有趣。这个地方现在很有名,就连沉闷的德国《时代周刊》(Die Zeit)都给尸体农场起了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尸骸森林(The Forest of Corpses)。这里有时也研究昆虫对尸体的影响,因此我有幸曾在那里工作。

对研究人员和犯罪小说家来说,尸体农场的历史已经成了现代童话。它创立于1971年,那时威廉·巴斯(William Bass)被派到田纳西大学开始骨骼研究,任人类学系主任直到1995年。研究之初,巴斯的刑侦人类学小组需要场地和原料。研究旨在推进快速确认尸体身份,包括处于严重腐烂状态的尸体。所有刑侦学研究都仰赖确切的数据,以推断年龄、种族和死亡时间——这些信息越准确,之后的研究就越高效和精确。

刑侦人类学家并不总解答诸如死亡时间之类的难题。巴斯最初的几个案例之一发生在他的学生时代。他的工作是辨认两名司机的尸体,他们的卡车在肯塔基撞到了一起。让所有人惊讶的是,调查结果显示组成这两具尸体的尸块实际上属于三具尸体。那第三个人是位女性,很可能在撞车之前就已经死了,装在其中一辆卡车里被带在路上。

在巴斯到达现场前,骨骼检验技术已经有了充分认知的坚实基础。因为在科学博物馆和解剖机构,来自世界各地的数量巨大的头盖骨样本已经经过了好几十年的测量。对这些头盖骨的检验得出了许多关于人类成长特征和变异性的有用图表,以及许多关于活人的重要结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许多欧洲人类学家对种族人类学(racialanthmpolog),充满热情,即便本来不是,在纳粹的逼迫下,他们也不得不变得热情起来。战后,很少有研究者愿意再涉足这个领域。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的名声也不怎么样,不是因为糟糕的数据收集,而是因为它隐含着种族灭绝和人种净化的含义,让人不寒而栗。在德语国家的刑侦学机构中,合格的骨骼专家还是寥寥无几。就像美国书籍和电影中描绘的那样,这种刑侦学家在德国极为鲜见。

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和教授学生的目的,1971年巴斯从零开始了他自己的骨骼搜集。根据他的数据档案,骨骼被精确测量,并根据性别、年龄、地理背景、疾病和其他永久信息,系统地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在发现无名骸骨的时候,这些精确的图表能够帮助确定它曾具有怎样的身体特征。

巴斯并未满足于此。他的机构也研究腐烂的发展过程。为了这个研究,巴斯和他的学生不得不开车到那个用来存放正在腐烂的物质的农场里去——这很麻烦,而且要开上几个小时的车。学生们必须每天检查他们的试验品好几次。本来警察也可以参与骨骼鉴定的课程,但由于农场地处偏僻,这一切都变得不现实。

巴斯对他们系的教导主任说,他希望学校提供一个永久性场地,让他储存和研究尸体。若能够进行持续的观察,研究自然腐烂过程就容易得多了。这个工作可以帮助确定任何给定尸体的“尸龄”,即死亡时间。P20-23

目录

前言暨致谢

第一章 我的良知

 一桩暴行

 新技术和老谜题

 思维方式

 外一篇:荣誉和红胡子

第二章 罪证

 林中骸骨

 尸体农场的新闻

 外一篇:寻尸犬

 犯罪学家的工具箱

 面孔和身份

 外一篇:列宁的遗体

 调查和猜想

 曼海姆谋杀案

 外一篇:巴赫、拉斐尔和一个男孩的散乱骸骨

 一宗近乎完美的罪案:批发市场案

 用花粉说话

第三章 证人、巧合和度量

 已婚的室内装潢师

 混凝土中的酿酒人:喜力案

 狗屎运对阵六十个目击者:曼努埃拉。施耐德案

 致命案件:小查尔斯·林德贝里绑架案

 外一篇:希特勒和基因进化:伪装成科学的一派胡言

 好人和坏人

 外一篇:正义对阵真相

第四章 致命的罪案,有时是索命的惩罚

 能从长相看出杀人犯吗?

 彼得-库尔滕:杜塞尔多夫吸血鬼

 外一篇:适应环境的好公民

 盖尔牧师案

 外一篇:嘉年华亮片和其他罪证

 死刑

 眨眼的头

 外一篇:杰佛里·达默之死

 谁罪该万死?伯纳多和霍莫尔卡案

 外一篇:基因指纹

 外一篇:氟烷打碎美梦

 附言:黑暗时代

第五章 证人、公众和死寂

 辛普森案

 外一篇:血鞋印

 塞弗特案

 被遗忘的食人族:卡尔·登克

 强盗尼塞尔

结语

序言

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间,刑侦科学家一直在谋杀案和其他刑事罪案中为调查人员提供协助。马克·贝内克博士将他们的作用置于更广阔的天地中。他带着我们进行了一场赏心悦目的杀人犯主题环球旅行,并向我们展示了在科学家和警察工作合二为一的那些年里,他们的调查工作有了怎样的长足发展。对这个专题,他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热情,并且对提出和讨论艰深问题有着令人欣喜的刨根问底的劲头,比如:人在被砍头后是否还有生命迹象;死刑的优缺点;列宁的遗体进行了怎样的防腐处理;错误指控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希特勒对基因理论奇异的误用。

贝内克博士满腔热忱地讲述了他对暴力致死案件的犯罪学研究成果,遍及欧洲和远东,从南美到美国。他带着我们,从掏心挖肺的“科隆屠夫”和杜塞尔多夫吸血鬼的性虐待杀人案,到美国的汉尼拔杰佛里·达默及更晚近的夫妻杀手保罗·伯纳多和卡拉·霍莫尔卡;从指纹技术的起源到威廉·巴斯教授的田纳西“尸体农场”——在那里,各类研究尤其是昆虫的出现和消失被细致分析以确定死亡时间。笔迹、面貌复原和基因指纹中DNA的使用被逐一审视。

在布鲁诺·理查德·豪普特曼杀害婴儿林德贝里这一里程碑式的审判中,贝内克教授细致地剖析了刑侦学证据的长处和弱点。让我格外感兴趣的故事是,1865年,病理学之父同时也是为穷苦大众的公共卫生抗争的战士鲁道夫-冯-菲尔绍博士差点在与未来德意志帝国的奠基人奥托·冯·俾斯麦的决斗中牺牲。刑侦科学还有待发展,杀人案的破解仍未实现。贝内克教授向我们展示了,我们曾到过哪里及现在正站在哪里,让我们准备好迎接未来。

迈克尔·巴登,医学博士

2005年7月,纽约市

纽约州警察局首席刑事病理学家

纽约市前首席法医

纽约市约翰·杰犯罪学学院前兼职刑侦科学教授

内容推荐

《谋杀手段(用刑侦科学破解致命罪案)》作者马克·贝内克博士从刑侦科学的角度,为读者带来了精彩的破案故事。比如,一小片断木如何帮助警方破获悬而未决的儿童绑架案?而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著名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正是以此案为原型写作的。还有,如何通过花粉的甄别来判定一堆枯骨的死亡原因?可怕的“杜塞尔多夫吸血鬼”到底是谁?保罗和卡拉的罪案,是警方的耻辱还是不完善的刑侦科学系统的遗憾?

在《谋杀手段(用刑侦科学破解致命罪案)》中,马克·贝内克向读者展现了罪案现场,引领读者和刑侦科学家一起探寻谋杀的手段,并试图了解罪犯的生活背景和内心状态对犯罪行为的影响。随着罪案的展开,贝内克还尝试着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刑侦科学的发展以及对破解罪案的作用。

编辑推荐

马克·贝内克所著的《谋杀手段(用刑侦科学破解致命罪案)》讲述了作者对暴力致死案件的犯罪学研究成果,遍及欧洲和远东,从南美到美国。他带着我们,从掏心挖肺的“科隆屠夫”和杜塞尔多夫吸血鬼的性虐待杀人案,到美国的汉尼拔杰佛里·达默及更晚近的夫妻杀手保罗·伯纳多和卡拉·霍莫尔卡;从指纹技术的起源到威廉·巴斯教授的田纳西“尸体农场”——在那里,各类研究尤其是昆虫的出现和消失被细致分析以确定死亡时间。笔迹、面貌复原和基因指纹中DNA的使用被逐一审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