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蓝天的小鱼儿》由孔稚娴著,为“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之一。科学童话具有双重魅力。它是童话,充满幻想,十分迷人;它又传播科学,给人智慧,十分诱人。孩子们读了它,就如著名科普作家郑文光说的那样:“会锻炼出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头脑,一种力图窥探物质世界奥秘的意志;他会逐渐学会观察他周围的丰富世界;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爱学习、爱思索、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向往蓝天的小鱼儿/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孔稚娴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向往蓝天的小鱼儿》由孔稚娴著,为“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之一。科学童话具有双重魅力。它是童话,充满幻想,十分迷人;它又传播科学,给人智慧,十分诱人。孩子们读了它,就如著名科普作家郑文光说的那样:“会锻炼出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头脑,一种力图窥探物质世界奥秘的意志;他会逐渐学会观察他周围的丰富世界;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爱学习、爱思索、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人。” 内容推荐 《向往蓝天的小鱼儿》由孔稚娴著。编者们将近百年来我国原创科学童话的精品力作选入这部书中,它似一个百花园,可以让小读者们尽情地欣赏品味;又似一个科学宫,可以让小朋友们穿越时空,上天人地,漫步遨游;当然,这本《向往蓝天的小鱼儿》也是一个资料库,对于家长、童话作者和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到这里来学习、借鉴和研究,为繁荣科学童话创作添砖加瓦。 目录 寻找蓝色血液 海底花园奇遇记 想做一条鱼的小乌贼 不能握手的朋友 小青蟹借衣服 向往蓝天的小鱼儿 邂逅美人鱼 海蚌的女儿 藏在水中的神枪手 小鲸鱼创造的新纪录 藏在泥沙里的专家 闪光的小树 翠青的稻田 山林里的“娃娃” 天花板上的学生 小不点儿 单腿跳的小熊 山林里的祖传秘方 蚂蚁救护队 夜幕下的“侦察兵” 小猴和他的小草 站错队的小犰狳 松鼠今天不在家 小山雀搬救兵 听,百灵鸟在唱歌 送不出去的鞋子 捡到一间小房子 小蝙蝠找朋友 小飞蛾的秘密武器 土蜂唱歌的地方 追赶野猫的鸟儿 会走路的“石头” 试读章节 1 在美丽的珊瑚礁海域,有一家免费诊所。它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外科专家——松岩虾大夫。 一天早晨,一阵“咚咚咚咚”的敲门声,把虾大夫从睡梦中惊醒,虾大夫打开房门,看到值班护士裂唇鱼搀扶着病恹恹的小黄鱼等候在门外。 “什么地方不舒服了?”虾大夫端详着小黄鱼,关心地问道。 小黄鱼有气无力地说:“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一直上吐下泻的。” “是不是吃过期的食物了?” “没有。” “是不是喝冷饮了?” “也没有。” “这可怪了!”虾大夫迟疑了一会儿,对裂唇鱼说,“给他做个化验吧,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裂唇鱼说:“我们的检测试剂已经用完了。” “怎么不早点去买呢?” 看到虾大夫有些着急,裂唇鱼赶忙解释说:“去过好几家药厂,他们都说,由于原料紧缺,暂时不生产检测试剂了。” “这可怎么办呢?”虾大夫双眉紧锁,苦苦地思索着。 过了一会儿,只见虾大夫双眼一亮,欣喜地说:“有了,在医学院上学时,我曾学过从一种蓝色血液中提取检测试剂,只要我们找到这种蓝色血液,试剂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上哪里去找这种蓝色血液呢?”裂唇鱼问道。 “我自有办法。”虾大夫胸有成竹地说,“你只管照顾好小黄鱼就行了。” 说完,虾大夫找来一张红纸,贴在诊所门外,大笔一挥,“唰唰唰”,在纸上写下了下面几行大字: 紧急告示 本诊所急需蓝色血液。 虾大夫,即日 2 告示一经贴出,立刻在海洋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过往的海洋居民都争先恐后地拥进诊所,要求献血。 “先抽我的。”海蟹第一个来到诊所,向虾大夫伸出了手臂。 虾大夫把针头插进海蟹的体内,很快,一种淡青色的血液流进针管。虾大夫说:“不行,你的血不是蓝色的。” 见此情景,海螺赶忙挤上前来,毫不犹豫地说:“再抽我的!” 一会儿,就听到虾大夫失望地说:“也不行,你的血是白色的。” “那就抽我的吧!”等在后面的乌贼着急地说,“我的血准能行!”说着,就把长长的胳膊伸到了虾大夫的面前。 结果,虾大夫叹口气说:“还是不行,你的血是绿色的。” “还是试试我的吧。”一个苍老的声音说,“或许我的血是蓝色的。” 虾大夫抬头一看,说话的是海龟爷爷,赶忙说:“不行不行,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用您的血呢?” 在海龟爷爷的再三要求下,虾大夫才把针头插进了海龟爷爷的体内,就在大家满怀希望的时候,却见虾大夫无奈地摇摇头说:“您的血是红色的。” 看到这里,小黄鱼呜咽着说:“也许有蓝色血液的朋友根本就不在我们的大海里。” “不会的。”虾大夫说,“只是有蓝色血液的朋友还没看到我们的告示罢了,只要看到了,肯定会来帮助我们的。” 3 “轰隆隆——”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的轰鸣声从远处传来。大家不由自主地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天空已蒙上了一层黑沉沉的乌云。 “暴风雨就要来了!”虾大夫大声喊道,“大家快躲避一下吧!” 话音未落,就见一排排连天的巨浪裹挟着层层油污、道道浊流,向珊瑚礁海域涌来。 污浊的海浪像凶残的恶魔一般,不停地把魔爪伸向珊瑚礁的每一个缝隙,抓起躲在里面的海洋居民,恶狠狠地推来搡去…… 一番肆虐,恶魔终于累了,但它却不甘心空手离开,临走时,又卷起诊所门前的告示,扬长而去。 灾难过后,无数的海洋居民陆续来到虾大夫的诊所,可是,令虾大夫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不是来献血的,而是来看病的。 “虾大夫,我有些头晕。” “虾大夫,我有些恶心。” “虾大夫,我浑身无力。” 患者越聚越多,他们的症状都与小黄鱼相似。 “难道是我们的饮用水出问题了不成?”虾大夫愁眉不展,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有检测试剂就好了。” 说到这里,虾大夫向门外一看,吃惊地说:“咦?我们的告示哪去了?” 大家这才发现,门外的告示不见了。 P001-004 序言 我国的白话文自然科学知识童话(以下简称“科学童话”),是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 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1期上,刊登了陈衡哲写的科学童话《小雨点》。这是至今所能看到的最早公开发表的白话文科学童话作品之一。 1936年至1937年,《中学生》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我国科学文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高士其写的《菌儿自传》。这是我国第一部中篇科学童话,也是一部科学性、思想性和文艺性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 从1920年到1949年,我国从事科学童话创作的作家有陈衡哲、韩襄、贺宜、吕梦周、董纯才、高士其、郭以实、何公超、金近、施雁冰等。其中尤以董纯才创作的《凤蝶外传》和《狐狸夫妇历险记》最为著名,被人誉为中国科学童话的“奠基之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中叶,党中央先后发出了“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和“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于是,科学童话创作犹如注射了兴奋剂,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之后,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座谈会、科普创作座谈会,更多的科学家和作家投身到科学童话的创作中来,从事科学童话写作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发表科学童话的阵地遍地开花,中央及各省市的科技报刊纷纷刊登科学童话,《我们爱科学》、《智慧树》、《少年科学画报》、《少年科学》、《儿童时代》等杂志,还专门辟出专栏。更有影响的是,《人民日报》、《新观察》都开始注意和提倡科学童话创作,先后发表了老作家袁静等写的科学童话。 人们欣喜地看到,这一时期作者的视野开阔了,跳出了从生物世界撷取题材的小圈子,开始注意到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电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基础科学和新科技知识方面的题材,作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代科学童话的风格和写作特点。这些科学童话,不但传播了科学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想象力,也对广大读者进行了心灵美的教育。 科学童话具有双重魅力。它是童话,充满幻想,十分迷人;它又传播科学,给人智慧,十分诱人。孩子们读了它,就如著名科普作家郑文光说的那样:“会锻炼出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头脑,一种力图窥探物质世界奥秘的意志;他会逐渐学会观察他周围的丰富世界;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爱学习、爱思索、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人。” 我们将近百年来我国原创科学童话的精品力作选入这部丛书中,它似一个百花园,可以让小读者们尽情地欣赏品味;又似一个科学宫,可以让小朋友们穿越时空,上天人地,漫步遨游;当然,它也是一个资料库,对于家长、童话作者和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到这里来学习、借鉴和研究,为繁荣科学童话创作添砖加瓦。 祝我国的科学童话创作更加兴旺! 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高端编委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