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鱼挂到臭猫叫到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更的的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更的的所著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以土地里长出的直白文字解构知青神话,是“真实”的小儿女们杂碎的吃喝玩乐和性爱体验,解构了以往“伤痕”“反思”文学中所有的政治意义,还原为最真实最常态最平凡的知青生活本身。在这种真实的生活形态里,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悲剧意味。

内容推荐

更的的所著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知青不属于城市,不属于农村,他们是毛主席撒下的一把草籽,悄然活着,活得艰难迷茫,活得不知所以。土剌剌的村子,原始的人性,与不可遏制的清醒和无限美好的理想交织着,知青们莫名其妙陷入无法逆转的历史陷阱中,等待耗费了整整一季的青春。此种原因,人人了然于心,《鱼挂到臭猫叫到瘦》作者不动声色地揭其荒唐可笑与残忍。

目录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河心知青记(代跋)

试读章节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那雨已经自行其是淅淅沥沥地下了七八天。稻子已经割完,小麦还未出苗,油菜尚未栽下,满天世界就是白亮寥廓,四处看去都是极其雾蒙蒙的烦人,而且萧瑟。

远方的五霞山是全然不见,周围的几个村子成了含糊的一团影子,杨树窝村口的大杨树上半截淡化为一抹水汽。收割的稻子还伏在田里,收回的稻子在稻场上码成堆,把手伸进去试探,有一些稍稍发热,要烂稻场了。

西面有声音叽叽喳喳响起,四五个人影远远地逶迤而来,那是从岱埠卖菜回来的女子吧,几把红褐色的雨伞倒给这黯淡风景添了几分颜色。女子们高高地走在洋车沟上,氤氲中叽叽喳喳的声音送得比较的清脆水灵。

阿毛从早开始就在麦田里理水,已经两个多钟头了。麦田不能积水,虽然纵横交错挖了很深的沟,只要有泥块不慎掉进去,水还是淌不出去。水出不去,麦种就烂掉了。南方麦子产量不高,但是终归是粮食,夏天还是要靠麦子混几天的。而且麦秸是好柴火,力道足。

听见千涩咳嗽声,大嘴陈家老四在细雨中飘飘忽忽走来,穿着一件蓝色半透明的塑胶雨衣,扣子眼都扯豁了,肩胛处、胳膊肘破了,用伤湿止痛膏橡皮胶布粘着。

陈家老四天不亮就起来了。陈家老四天不亮起来用虾笼装鱼,在出水口蹲了好半天了。

阿毛问陈家老四,有鱼吗。老四说,有个屌。陈家老四把虾笼递过来,阿毛弯腰看了看,虾笼里有几条蹿鲦和几条小鲫鱼,小鲫鱼的嘴还在一张一合,还有一条小鲢胖头鱼苗,浑身裹着水草,看起来大约不满半斤。阿毛说,尻,这点小鱼怎么吃?老四说,拿咸菜炒炒。

陈家老四望了望天:“这雨还是不会歇,烂稻场。作了孽了。”陈家老四又使劲咳了几声,从口袋里拿出了皱皱的“勇士”香烟,抠了一根给阿毛,自己也衔了一根,转过身把雨衣拉起来遮着风,用洋火点着了火。

阿毛和陈家老四对着了烟,抽了一口,那烟返潮,湿湿软软的,有一点霉味,还沾了点鱼腥味。

陈家老四的脸是日见憔悴了。陈家是从湖北过来的移民。夭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话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陈家移民来到了礼野县胥河公社,总是不太合群,原住民也有点欺生,砍陌生鸡。兄弟五人没有办法,离群索居在陈家小村,自成一格。

陈家老大和老五不耐饿,在那几年稍微一饿就饿死了。陈家老二、老三、老四生命力坚强,饿得腿都肿了,竟然没有饿死。

陈家老二、老三在大饥饿前已经成了家,都是娶的湖北女子。一俟饥饿过去,盼到有饭吃了,又接着继续生儿育女,陈家老二前后生了两男一女,陈家老三一共生了两女一男。

陈家老四尚没有成家,没有成家就是挂屌汉。挂屌汉,竹窝里的人都这么称呼单身孤鳏男人。一个男人,屌没处可去。只好整天挂着,所以是挂屌汉,很形象的。

陈家老四个子孱小,生得有点异相。陈家老四的嘴异乎寻常的大,几乎生到了耳朵下,把一颗脑袋割成了两半。陈家老四可以把自己的拳头塞到嘴里,还能含含糊糊说话,说明他的舌头还有活动的余地。所以方圆三里都知道竹窝里的大嘴。大家都喊他大嘴,他答应。大嘴当然也有一个尊姓大名,但是除了分红名册上,没有人知道,只知道这人就叫大嘴。

大嘴的屌长期挂着,阴阳不怎么调和,偶尔摸一回亲家母,也是贼头贼脑心急慌忙,阴阳还是比较不调和,甚至很不调和。

摸亲家母是竹窝里村人民最喜闻乐见的业余文体活动,就是偷情。摸亲家母图的是两情相悦,大嘴的尊容不讨人喜欢。谁愿意被一张脸分成两半的人摸一摸呢?

看来大嘴床上功夫也比较平常,所以大嘴摸亲家母多了一些经济上的考量,这是很为竹窝里广大群众不齿的:屌,这不算本事。

大嘴的经济情况也极其一般,所以就难得尝到肉味,大嘴摸不到亲家母或者难得摸到亲家母。大嘴终日寻寻觅觅、愁容满面,看起来就凄风苦雨,一张脸仿佛灾难深重的旧社会了。

大嘴抽了几口烟,弯腰曲背地走了。陈家小村在竹窝里村的东南,大嘴的蓝色雨衣慢慢融入了秋雨中,转了几个弯,模糊在竹林里,淡化了。

洋车电灌站建在王家渡。洋车沟横贯胥河公社,笔直地一直伸到刘村。下雨,洋车沟上不泥泞,不滑。几个女子在洋车沟上走了一段,就转弯下来了,再要沿着洋车沟往东就到刘村大队,那就越来越远了,成语叫做南辕北辙。

洋车沟上的几个女子走得近了,原来是几个同学,女知青。三个是栗树窝的,两个是杨树窝的。P1-3

书评(媒体评论)

这部小说读来,让人有一种类似观赏苏绣、工笔画或者天鹅绒、波斯地毯的细致质感。那个叫竹窝里的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场景里的鸡飞狗跳、家长里短、烟波水光山色、粪桶鸡窝鹅圈、雾气酒气汗气……完全是有色有味、可触可感的,原生态似的一大把、一大把地掼摔到你面前,甫一开卷,你就不自觉地被“忽悠”进去了……

十年的老知青 旅美作家 现任教于耶鲁大学东亚系 苏炜

知青下乡不是去受苦的,知青回城也不是来诉苦的。遗憾的是,中国的知青文学,从一开始就掉进了“受苦”和“诉苦”两个泥坑。只有如实写出当时的农村、当时的农民,才能从最基础的角度揭示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才是知青文学的要义。

六七届知青 凤凰网高级顾问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专栏作者 乔海燕

在他的笔下,中国农民和城市青年——这些不速之客——无不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读者很自然地走进他笔下的生活,历史距离和地理距离似乎已不存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国家的人都被触动。虽然他到现在依然低调神秘,而且这几年才开始在网上发表著作,但是更的的,这个不平几的作家,会把他不平凡的名字刻在知青文学这块碑上,而且是很高的位置。

法国汉学家 知青问题研究专家 清华大学教授 潘鸣啸

这本书生动地重写了知青故事,写出了这代人在土地上扎根的不平凡的经历,尤其是知青一代人与农民建立的温馨而浪漫的关系,笔法幽默、妙趣横生却又常有令人心酸之笔,是一部难得的精彩之作。

文学评论家 北京大学教授 陈晓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