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清华大学也曾经云集了诸多著名学者教授和科学名人。比如: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周培源、钱钟书、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梁思成、华罗庚、陈省身、吴有训、钱三强等文化大师或科学巨匠都曾在清华大学任过教。
百年清华传世哲学是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进胡绍功编著的《百年清华传世哲学课》的精神世界,领略科学巨匠或文化大师们的人生经验和睿智吧!相信每一个处于迷茫中的人能拨云见日,每一个处于浮躁不安中的人能归于淡定,并做好人生的每一个选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年清华传世哲学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胡绍功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清华大学也曾经云集了诸多著名学者教授和科学名人。比如: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周培源、钱钟书、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梁思成、华罗庚、陈省身、吴有训、钱三强等文化大师或科学巨匠都曾在清华大学任过教。 百年清华传世哲学是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进胡绍功编著的《百年清华传世哲学课》的精神世界,领略科学巨匠或文化大师们的人生经验和睿智吧!相信每一个处于迷茫中的人能拨云见日,每一个处于浮躁不安中的人能归于淡定,并做好人生的每一个选择。 内容推荐 “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正展现在你眼前的胡绍功编著的《百年清华传世哲学课》这本书,虽然它不是最伟大的,但希望你能够从清华传世哲学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良机对于懒惰是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相信不会错失良机的你,在认真阅读《百年清华传世哲学课》的同时,同样也会感受到清华每一个文化大师或科学巨匠都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不管是长篇巨著还是只言片语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目录 第一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自强不息,为人生创造非凡价值 2.事因志立,立志则事成 3.无航向的船总在逆风中行驶 4.欲成大事,必有自信 5.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6.处于逆境时要善于把握自己 7.用阳光心态面对生活 8.世路难行也要乖乖把它走完 9.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第二章 做人要勇于担当,做事要严谨务实 1.先知责任的苦处,后知责任的乐趣 2.一份工作意味着一份责任 3.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 4.不要吃一行恨一行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不肯认错迟早会吃大亏 7.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事,切勿急功近利 8.多做实事,少说空话 9.甘于在平凡中默默奉献 第三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做事与治学的三种境界 2.破旧立新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3.不到黄河不死心,到了黄河心更坚 4.抓住机会比机会本身更重要 5.坚持到底也是一种胜利 6.做事要有点“锥子精神” 7.一生只挖一口井,一生只做一件事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9.万事都怕“认真”二字 第四章 保持理性,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 1.学会含忍,人生方得自由 2.减少生气的次数 3.争论中要善于“主动认输” 4.当你不是珍珠时,就别抱怨怀才不遇 5.所有的烦恼都是比出来的 6.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7.坦然接受人生的无常 8.生活的本质是快乐而不是比赛 9.浮躁的人产生不了智慧 第五章 治学之道在于勤 1.养成自学的习惯 2.读书要有点废寝忘食的精神 3.勤奋和成功是一对密友 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求学问要精更要博 7.兴趣比天才更重要 8.言有易,言无难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第六章 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生性淡泊奈若何 2.超然物外,不以名利自累 3.以事业为重,莫以名利为先 4.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5.可以赚钱但不可以迷恋钱 6.朴素之美源于内心 7.压力的根源在于患得患失 8.驱除心中的贪念 9.甘于把自己放在最低处 10.修一颗平常心——吃得下睡得着 第七章 苦寻得不到,放下瞬即来 1.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2.学会放下,别把悲伤久放于心 3.对自己的“死敌”也欣赏 4.抛却妄念,给心灵减负 5.拿得起是一种功力,放得下是一种境界 6.简简单单就是幸福 7.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8.把生活当做艺术来享受 9.放下不该惦记的东西 第八章 堂堂正正为人,明明白白处世 1.人品比才能更重要 2.学会放低自己,做人要低调 3.受恩不忘谢,施恩不望报 4.挺直脊梁,做人要有骨气 5.学会为他人着想 6.以忍为怀,切莫处处与人争 7.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8.久而敬之,关系才会长久 9.心静如水,平静地度过每一天 第九章 一颗包容心去生活 1.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2.提携后辈乃为师之道 3.人生不能无友 4.朋友就是最大的生产力 5.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7.别强求别人和你保持一致 8.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9.怀着爱吃菜胜过怀着恨吃肉 第十章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 1.夫妻之道在于相互理解 2.爱丈夫胜过爱自己 3.幸福婚姻需要一点“理想主义” 4.失去信任,婚姻就是一座围城 5.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6.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7.戒除坏习惯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8.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9.人生每一步都是一个三岔口 试读章节 4.欲成大事,必有自信 “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无自信心,每处一事,既看得透彻,自信得过,则以一往无前之勇赴之,以百折不挠之耐力持之,虽千山万岳,一时崩溃而不以为意。虽怒涛惊澜,蓦然号于脚下,而不改其容。” ——梁启超,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曾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说:“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阻力时,梁启超告诫年轻人说:“惟当察阻力之来而排之,不可畏阻力之来而避之。譬之江河,千里入海,曲折奔赴,遇有沙石则挟之而下,遇有山陵则绕越而行,要之必以至海为究竟”。这句话旨在告诫我们:要直面阻力,像河流一样,遇到大山的阻隔,就算绕道而行,也要到达大海。归根结底,梁启超说的是一种自信。 “虽千山万岳,一时崩溃而不以为意。虽怒涛惊澜,蓦然号于脚下,而不改其容。”这句话让我们不得不想起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临危不乱的人,在他一生的征战中,也遭遇过好几次滑铁卢,但是,每一次他都能够从容化解,保存实力,这正是铸就他一生传奇的重要原因。 诸葛亮因误用马谡而失掉街亭,使得蜀国几十万大军陷入断粮断水的境况,而司马懿大军压境,形成包围之势,眼看蜀军即将全军覆没。诸葛亮前往西城运粮,司马懿亲率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说司马懿大军压境都惊慌失措。诸葛亮却异常冷静。他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诸葛亮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而他自己则登上城楼,带上一张琴,悠闲自在地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看到这个情况后,不敢擅自进城,回禀司马懿后,司马懿亲自前去观看,果真如此。于是司马懿传令退兵。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为人谨慎,用兵从不冒险,因此,司马懿料定诸葛亮一定在城里布置了伏兵。司马懿大军撤退之后,诸葛亮立刻离开了西城。 在空城计中,诸葛亮只身一人面对司马懿的15万雄兵,如果他没有强大的自信为依托,不可能那么冷静和沉着。 高尔基说:“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自信,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自信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通向理想彼岸的小舟。有了自信,你才能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著名音乐家萧伯纳年轻时,有一次,有一些重要的事需要得到校长的支持,他自己练习了多次,终于来到了校长室门前,想敲门进去,可手刚刚举起又放了下来,他的怯懦感浮上心头,怕还没开口就被校长骂出来,可走了又觉得不甘心,犹豫了一阵,还是决定要见校长。 可没走几步,萧伯纳又返了回来,就这样几次三番,萧伯纳在校长室门前徘徊了半个多小时,最后才鼓足勇气敲响了校长室的门。那件事以后,萧伯纳发现自己常常会有这样的担心:“我说这话,人家会笑话我吧?”“该不会让人以为我在出风头吧?”诸如此类的想法每时每刻地都在折磨着萧伯纳,而这种怯懦也扼杀了他无数的构想!因此,他下决心要从怯懦中自拔出来。首先,萧伯纳试着在众人面前讲话。起初,萧伯纳浑身都在发抖,而后,他便有意识地摆出一副自信的样子,不断延长自己的讲话时间。最终萧伯纳从怯懦中一步一步走出来,成为具有坚定信念和充满自信的人。 每个人都有一种表现自我、获取认同的本能倾向。自信的人敢于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被人认可获得一种令自己感到愉悦的成就感。自信也是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是促使人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是人取得成功必备的、重要的心理素质。 琴纳是英国医师,他在二百多年前,经过证实,用牛痘接种可以使人免除天花。这个结论在当时遭到多方面的强烈反对。有人说他亵渎神明;有人指责他把人当牲口;有人提议剥夺他行医的权利;有人提议把他开除出医学会。但琴纳不理会这些世俗的偏见和恶意的攻击,坚信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琴纳说:“让人家去说吧,我走我的路!”事实证明了他的结论是正确的。琴纳靠自信打开了免疫学的大门,并因此拯救了无数的生命。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往往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梁启超说的那样“以一往无前之勇赴之,以百折不挠之耐力持之”。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自信。则困难和和挫折就成了难以逾越的高山。脆弱的心灵承受不了生活的撞击,一触即溃,则元气大伤,难有余勇再战。 P12-14 序言 1911年,清华大学在北京创立,至今已有101年校史,最终积淀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构筑了清华大学的丰厚内涵。 百年名校清华大学成立之初,原名叫清华学堂,本是清朝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科系。 清华大学在一百多年的岁月里,培养了很多优秀学子,他们或成为国学宗师,著书立说;或成为文坛翘楚,一篇文章自风流;或成为史哲泰斗,流芳千古;或成为军政达人,建立奇功伟业;或成为科学巨匠,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清华大学也曾经云集了诸多著名学者教授和科学名人。比如: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周培源、钱钟书、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梁思成、华罗庚、陈省身、吴有训、钱三强等文化大师或科学巨匠都曾在清华大学任过教。 清华大学是中国自然科学的发源地,如果没有清华,就没有中国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每一个文化大师或科学巨匠都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不管是长篇巨著还是只言片语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清华的精神就是实干。清华教授、散文家朱自清说:“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别耽搁吧,走!走!走!”朱自清性格平和中正,从来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词,近乎少年老成,他一生的学问事业也奠基在这种性格上,最终形成了脚踏实地、务实求真的实干作风。 在谈到学习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说到了黄河心更坚。”华罗庚的一生极为不平凡,一生中曾遭遇三大劫难。在这等恶劣的环境下,华罗庚仍然坚持学习和工作,这需付出何等努力,需要怎样坚强的毅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谈到做事时,清华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说:“就要像锥子一样,数十年紧紧地锥住它,就是钢板也会锥出个孔来。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和毅力,总是可以做好几件事情的。”人的智力和体力都是有差别的,但只要肯下工夫、多下工夫、下苦工夫,时刻勤奋,数十年如一日地顽强进取,就算是一个天资普通的人,也会取得一定的成就。 在谈到教育时,曾担任过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说:“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与此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而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杆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肉吃吗?” 百年清华传世哲学是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华教授们的精神世界,领略科学巨匠或文化大师们的人生经验和睿智吧!相信每一个处于迷茫中的人能拨云见日,每一个处于浮躁不安中的人能归于淡定,并做好人生的每一个选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