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井忠夫、胡小伟等著的《民间信仰与社会生活》卷共四篇,其中《善书的流传以及新儒教、新道教和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结社)》由日本东京筑波大学荣誉教授酒井忠夫撰写;《关公信仰与大中华文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小伟撰写;《济公信仰与社会生活》由天台山济公研究会会长许尚枢撰写;《会馆与民间信仰》由厦门大学教授王日根分别撰写。民间信仰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其内容极为广泛而无所不包,本卷择取关公信仰与善书劝化金箴作为重点论述。关公信仰源起于隋唐时期,宋代被奉祀,为理学所推崇,道教纳之为祈雨神,至元明清成为护国佑民神。千百年来,它不仅为汉族人民所崇拜,亦为元明清以来蒙、藏、满各民族所敬奉。在台湾据1997年统计,关于关帝信仰的宫庙堂坛有近千个单位,不可谓不盛,至今在港澳地区警界还奉之为“警察神”。海外美、澳、东南亚华人社区都有关帝庙的设立,可以这样说,关公信仰具有大中华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