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预算是一种在拉美兴起、后在全世界传播开来的公民参与地方预算的方式。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参与式预算形成与传播的动力,浙江大学、德国柏林马克·布洛赫中心和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协调项目办公室)等三方于2009年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亚欧参与式预算:民主参与的核心挑战”的国际会议。在会议的报告中,就参与式预算的运作方式、参与式预算与地方参与的其他形式相比较而独具的创新点以及参与式预算移植到其他城市和国家的可能性等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的案例来自六个亚洲和六个欧洲国家。伊夫·辛多默、鲁道夫·特劳普-梅茨、张俊华主编的《亚欧参与式预算(民主参与的核心挑战)》集结了会议的一些优秀论文,或许可以为中国的参与式预算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亚洲,均出现了民主转型过程,公民参与,尤其是参与式预算,在这两大洲得到了传播。这种转型过程在欧洲早巳非常显著,有200多座城市采纳了参与式预算。伊夫·辛多默、鲁道夫·特劳普-梅茨、张俊华主编的《亚欧参与式预算(民主参与的核心挑战)》中收录的若干经整理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这类实践的影响,如改进了公共管理的现代化,改善了公民与政治家之间的联系。在亚洲,情况则完全不同。在亚洲的某些国家,诸如日本或韩国,参与式预算大幅扩大了公民参与的议程,引入了诸如纳税人预算等新形式。在其他国家,参与式预算代表着对开放和透明过程的适应。为此,《亚欧参与式预算(民主参与的核心挑战)》记录了在欧洲和亚洲这两大洲公民参与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本书讨论的参与式预算案例不管是从比较政治学还是民主理论的角度,都将使读者受到启迪。
前言
导言
参与式预算——一个全球视角
第一部分 亚洲的经验
日本市川市参与预算
蔚山东区的参与式预算:一个韩国案例
印度尼西亚的参与式预算:塔纳达塔的经验
民主分权和参与式预算:印度喀拉拉邦的经验
第二部分 重点:中国的经验
中国的参与式预算概览
中国公众参与预算的若干思考——以上海市闵行区预算改革为例
试析中国“阳光财政”政策:离线和在线的评估
中国大陆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
当今中国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城市社区
第三部分 欧洲的经验
参与与现代化:参与式预算在德国——以柏林利希滕贝格区为例
一个波兰案例研究:普沃茨克市的参与式预算
西班牙的参与式预算与动员:谁参与以及如何参与
参与式民主或“相近民主”?——法国普瓦图-夏朗德的“中学参与式预算”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