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树林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徐汇卷)》正是上海徐汇人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文学性及艺术性的表述。一方水土,一方风习,一方歌哭,一方气度,上海徐汇的民间故事必然也用它机智、幽默、乐观、明朗的旋律,表现着上海徐汇的城市精神与市民情绪。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徐汇卷) |
分类 | |
作者 | 黄树林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黄树林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徐汇卷)》正是上海徐汇人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文学性及艺术性的表述。一方水土,一方风习,一方歌哭,一方气度,上海徐汇的民间故事必然也用它机智、幽默、乐观、明朗的旋律,表现着上海徐汇的城市精神与市民情绪。 内容推荐 黄树林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徐汇卷)》讲述了: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徐汇卷)》的出版对于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明,保护民间文化的知识产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目录 前言 神话 先有湖塘后有天 传说 人物传说 比干七窍玲珑心 孙叔敖痛打两头蛇 公冶长与鸟语 颜回加寿 孝子朱骞 孟子离婚 甘露十二为丞相 严子陵与客星亭 曹操看碑文 曹操的奸计 王羲之写春联 武则天做皇帝的来历 赵匡胤做皇帝的来历__ 赵匡胤当十八年马上皇 长生不死佘太君 苏小妹结婚趣闻 神医“金手” 祝枝山写对联 徐文长的故事 徐文长智斗地头蛇 徐文长吃白食 康熙私访 张天官教书 郑板桥游览金山寺 “乾隆”年号的来历 乾隆皇帝寻父 许仙与白蛇 孟姜女姓名传说 黄道婆传说 黄道婆的故事 黄道婆在崖州 黄道婆和黄婆庙 徐光启传说 徐光启拦轿 徐光启娶亲 徐光启摆渡 徐光启述志龙华 徐光启被困龙华塔 徐光启种棉花 七十二只阁老古墓 名医叶天士传说 名医“叶半仙 名医叶天士 叶天士救人 叶天士回生有术 吕纯阳面试叶天士 帮会人物传说 白虱挂中堂 黄金荣挨打 黄金荣觅牡丹 杜月笙破财 青帮大亨和江北大亨 旧上海闻人传说 阴谋 夜护巨款 天后宫与妈祖 施老爷娶亲 孝子救母 龙华草庵 “一览楼”的起因 一只玉蟹 沉香石桥 台湾城隍庙 苏州狮子林“真趣亭” 龙华的传说 龙华的由来 龙华——火龙的化身 龙上天 龙华奇闻三则 龙华寺的由来 龙钟 龙华大庙山门口的哼哈二将 龙王爷为龙华开河 龙华塔的传说 龙华塔的来历 龙华古塔顶里的红鲤鱼 牵金牛 龙华宝塔的“宝”为什么没有了 龙华庙会 会游动的壁上雕龙 古井里的仙牛 龙华百步桥 仙人出会 雷击龙华宝塔呒没倒 石狮显灵 七星菩萨一 雷击火药船 土特产传说 佛跳墙的传说 陆稿荐的传说 太师饼的来历 麻风病药酒的来历 醉蟹的来历 龙华蟠桃的传说 龙华豆腐干的来历 景德镇的瓷器 动植物传说 公鸡为什么啼叫 猴子屁股为什么是红的 蚯蚓红节疤格来历 蛐蟮为啥头颈有道白 蛐蟮讨眼睛的传说 轧去尾巴的螺蛳 子规的传说 佛手的来历 大蒜头解毒 风俗传说 清明节插柳的来历 端午节门前挂菖蒲 腊八粥的故事 为什么叫“过年” 故事 笑话 试读章节 颜回是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颜回学孔,是孔步亦步,孔超亦超,负有盛名,因而孔夫子周游列国必携颜回同行。在沿途中碰到困难,颜回乞讨求食先供孔夫子。同时颜回进取心迫切,孔夫子也倾力施教。 颜回十八岁时,与孔子一同外出,途遇阴阳老祖。阴阳老祖善观面相,孔子在阴阳老祖面前夸奖颜回,说他要把颜回作为惟一继业的弟子来培植。阴阳老祖听后却摇头叹息,说孺子虽可教,但大限将至,命中注定只能活十九岁,满腹经纶也无用。孔子听了非常吃惊,恳求阴阳老祖设法挽救。于是阴阳老祖说:“当今秦国并齐,要开山放洪水,齐国上下数千人命危在旦夕,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有人能劝说秦王改变主意,救数千人的生命家财,其功德就更加无量了。” 孔子很想救颜回,但那时他因与秦王政见不合,已遭秦王逐出国境,无颜再去恳求秦王了。这时候,适逢秦王之子病重,招榜求医,孔子就命颜回半夜扮做医生揭榜进入王宫,为太子治好了病。秦王问颜回要什么报酬,颜回说只要秦王答应一件事,分文不取。秦王认为一件事有何难,当下就许下诺言,于是颜回就以星相天理规劝秦王放弃对齐国用水攻的策略,并说目前齐王正得人心,人心所向,力不能轻视,用强攻水淹,只会生命涂炭,杀孽过重,招致世人寒心,千夫所指,秦王位也难稳固,况且太子小难未始不与之有关。秦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相信了他的话,便放弃了用水攻齐的战略方案。这样,颜回立下了功德。可是可否免死呢?阎王的生死簿上已明明注好十九岁,谁敢不掏魂归案?阴阳老祖又指点颜回在某时某地去恳求二位仙翁——南极星和北极星,他们是崔判官老爷的娘舅,二老能替外甥做主。于是孔子就命颜回前去求寿。 颜回一步一磕头跪爬上山。二老正在全神贯注地下棋,颜回不敢惊动老人,跪地旁观,这样一跪就是三天三夜,当两位仙翁正为一子相持不下的时候,迷在棋中,说啥人能为我们俩解围,我们就为他做好事。颜回在一旁早已看出棋路,一听这话,喜跃上前,举棋为他们一子定音,二老方才见到有人跪在地下。听了颜回的恳诉,二老想,自己与阴阳老祖素有交情,难得这年轻人是个人才,况且有功,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计,给他加寿,为世人多做点益事有何不可?于是二老叫来崔判官,打开生死簿,一查,果然颜回他的寿限是十九岁,怎么改呢?二老一商量,便在十九岁上面加了个九字,这样颜回的寿命就变成了九十九岁。这就是后来颜回活到了九十九岁的传说。 P11-12 序言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1世纪是与中国民间文艺保护的春天一起来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纪新中国历史开篇注定要从知识界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及其从中寻找现代化的资源与动力开启那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精英阶层乃至普通群众,在新纪元伊始之际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华大地上五千年积淀丰厚的民间文艺遗存:几多焦虑,几多审视,几多期待…… 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个世纪的痛苦与欢乐、牺牲与胜利之后,随着4月的和风一寸寸染绿京城的街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终于完成了新统帅部的组建,并在冯骥才主席的倡导下作出了用10年时间在全中国境内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战略决策。其内容是对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最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俗志》(3 000卷)、省卷本《中国民间美术图录》(31卷)、专题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0卷)、《中国剪纸集成》(50卷)、《中国唐卡集成》(20卷)、《中国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国服饰集成》(60卷)、《中国彩塑集成》(10卷)、《中国民窑陶瓷集成》(10卷)、《中国皮影集成》(10卷)、《中国民间杰出传承人集成》(100集)、《中国史诗集成》(300卷)、《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500卷),并命名一大批民间艺术家,建立一系列民间文艺之乡与民间文艺保护基地、传承基地,建设民间文艺数据库。其目的,不外乎是固守中华文明根脉、传承中国文化薪火。 想当初,没有上级的指示,没有企业的支持,没有出版社的承诺,一切都只是一个发生在初春里的梦。于是,多少赞叹如春潮涌起,多少怀疑似涛声依旧,多少讥讽穿行在街巷,多少风险横陈于前路。但是,紧迫感、责任心使我们义无反顾,民间情怀、国家利益令我们坚定前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众志成城,誓将梦想化现实。 由于顺应了发展多元文化的时代潮流,也顺应了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复兴的党心、民意,春天的梦想一天天成长: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扶持优秀民间文艺及国家级大型文化工程之后,中宣部决定襄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获得民间文艺界前辈贾芝、冯元蔚诸先生的全力支持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于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实施工作会议于2003年3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正式召开。第一批实施省区及专项随之开展行动。 作为主干项目,编纂出版包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在内的“中国民间文学全书”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动议之初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这是因为:作为这项工作重要基础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的组织系统仍然存在;其省卷本编纂工作仍在进行;大多数地区都已编定有关县卷本。我们相信,它定能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第一批收获。 难忘啊,从1984年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当时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曾先后动员200多万名民间文艺工作者从事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民间文学普查,先后收集到40亿字的文学资料。其中,包括184万篇民间故事,302万首民间歌谣,748万条谚语,各种专集4 000多种。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遗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