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不但帮妈妈更好地解读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它首先解决的是新手妈妈们的心理问题。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背景,结合个人经验和工作积累,帮准妈妈们充分了解生产前后所要面临的各种变化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如决定孕育宝宝之前,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宝宝降生后,如何面对家庭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让新手妈妈们有一个从容的心态,更好地迎接宝宝的到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0-3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智慧妈妈健康宝贝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李丽 |
出版社 | 新时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书不但帮妈妈更好地解读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它首先解决的是新手妈妈们的心理问题。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背景,结合个人经验和工作积累,帮准妈妈们充分了解生产前后所要面临的各种变化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如决定孕育宝宝之前,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宝宝降生后,如何面对家庭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让新手妈妈们有一个从容的心态,更好地迎接宝宝的到来。 内容推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发现孩子。 作为新手妈妈,每个女人都希望孩子从一出生就能受到良好的呵护、培育,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婴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特别是心理发育情况,因为3岁之前是一个人的心智、性格、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本书作者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他们的一颦一笑,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等方面,阐述了0~3岁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其活动规律,包括婴幼儿体格发育、心智发育、常见心理问题等,并据此提出培育的方式和方法。帮助新手父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让家长及时准确地给予恰当的满足。 本书不仅注意早期开发婴幼儿的各种感知觉、记忆力、想像和思维能力,还特别注意在早期就对他们的个性进行培养。帮助父母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科学、智慧的早期教育。 目录 第一章 生宝宝前,妈妈要做好的心理准备 第1节 好妈妈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 没有人天生就会当妈妈/3 不要苛求做完美妈妈/5 第2节 新手妈妈的苦乐经 婆婆来了/8 怎样避免产后抑郁/11 左右为难:上班还是在家带孩子/15 错误的爱会害了孩子/19 第二章 宝宝出生前——大脑发育最活跃的胎儿期 第1节 怀孕初期——宝宝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第1个月的胎教重点——环境胎教/23 第2个月的胎教重点——情绪胎教/24 第3个月的胎教重点——抚摩胎教/27 第2节 怀孕中期——开发胎儿脑力的重要时期 第4个月的胎教重点——言语胎教/30 第5个月的胎教重点——运动胎教/33 第6个月的胎教重点——求知胎教/35 第7个月的胎教重点——光照胎教/37 第3节 怀孕后期——调节孕妈妈心情和提高宝宝心智发展 第8个月的胎教重点——艺术胎教/39 第9个月的胎教重点——音乐胎教/41 第10个月的胎教重点——冥想胎教/43 第三章 宝宝0~1岁——建立信任和安全感的乳儿期 第1节 宝宝1~3个月,交流和抚触最重要 固定的声音和气味对宝宝很重要/47 对婴儿发出的哭声要及时回应/48 抱着宝宝睡到底好不好/49 给宝宝强大的爱——抚触/50 宝宝气质差异与妈妈的照看方式/52 在活动中与宝宝进行交流/53 为1~3个月的宝宝选购合适的玩具/54 第2节 宝宝4~5个月,在游戏中锻炼宝宝的心智 宝宝的感官综合训练/56 “藏猫猫”和“打哇哇”游戏/57 与镜子的亲密接触/59 宝宝黏人不是坏习惯/60 教会宝宝独立玩耍/62 宝宝“十白生”的正确理解和引导/63 如何与6个月前的宝宝沟通/65 第3节 宝宝7~1己个月,全方面开发宝宝的能力 宝宝能力综合大训练/67 爬行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68 宝宝开始主动要求独立做事/70 适合7~12个月宝宝的游戏/71 为宝宝走路做好准备/73 预防宝宝断奶综合征/74 第四章 宝宝1~3岁——人格初具的婴儿期 第1节 情商的培养 儿童的情商是什么/81 宝宝的第一次反抗期/83 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打架怎么办/85 让宝宝逐步克服对医院的恐惧/87 宝宝发脾气时的应付指南/89 教会孩子正确地进行情绪管理/91 “色宝宝”其实内心很单纯/93 正确对待宝宝的“自私”/95 迷恋规矩的执拗宝宝/97 当宝宝说谎时应怎么办/100 面对宝宝的嫉妒该如何引导/103 扭捏的宝宝如何变得大方/107 如何教会孩子面对挫折/109 第2节 智商的培养 不要错过早教的“最佳黄金期”/113 如何低成本开发孩子的智力/116 手指多运动头脑更聪明/117 怎样对3岁前的孩子进行语言训练/118 孩子为什么喜欢听重复的故事/121 家长如何教孩子学画画/123 怎样教孩子学英语/126 如何教宝宝快速识字/130 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132 左撇子要不要纠正过来/134 怎样激发孩子的想象力/136 如何发现孩子的特殊兴趣和才能/139 第五章 孩子3岁前需要注意的心理问题 第1节 如何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要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148 批评宝宝应坚持的原则/151 表扬宝宝应坚持的原则/153 如何避免“唠叨教育”/155 过多批评让孩子“破罐破摔”/157 意见不同时如何与孩子沟通/161 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163 如何让孩子说出心里话/165 吓唬孩子害处多/167 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169 如何应付任性的孩子/172 第2节 妈妈要关注的宝宝行为 3岁前,宝宝的心理健康标准/176 孩子为什么爱吮手指/178 宝宝爱“咬人”该如何矫正/180 别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184 如何对待宝宝的恐惧心理/186 如何降低孩子的焦虑/188 严厉苛刻的管教是强迫症的温床/190 孩子得了自闭症该怎么办/192 不当的教养方式会造成孩子自闭/195 如何改变孩子的“恋物瘾”/197 宝宝哭得“没气儿”了怎么办/200 宝宝竟有“撞头“癖好/202 宝宝总爱摸私处该怎么办/205 孩子总眨眼睛、抽鼻子、耸肩膀是病吗/208 试读章节 不要苛求做完美妈妈 我在和一些妈妈沟通的时候,发现很多妈妈存在育儿焦虑。比如,有的妈妈看到别家的宝贝报了亲子班,她就算借钱也跟着去报,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到有的妈妈给宝贝买了漂亮的新衣服,她就感觉对自己的宝宝有亏欠……更有焦虑过分的妈妈,总是担心自己做的不好,时时处于内疚之中,孩子感冒了,她怀疑是自己后半夜睡的太死,没能像猫头鹰一样彻夜值班导致的;看到别的孩子能流利地说儿歌而自己的孩子做不到,就责怪自己平时没有多花时间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个子长得矮一点,就觉得自己在孩子的营养上没有多下功夫…… 对此,我想说的是:妈妈们,请你记住,你只是个普通的凡人,而不是神!但凡普通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都会有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所以,请容忍自己的不完美。 能够尽心尽力地陪着孩子成长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你因此而失去了自我,事无巨细都要费尽心思,时间长了,便会感到自己情绪低落、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严重的还会变得脾气暴躁,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等不适症状。仿佛宝宝的降临成了你不得不面对的责任,这样就丧失了生活最初的乐趣。这种情绪和状态不仅会伤害你的身心健康,同时还会传染给宝宝,给他(她)造成不良影响。 那些以为牺牲自我就能培养健康宝宝的妈妈们,在她们的内心深处是有着巨大的焦虑情绪的。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往往导致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过大,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胜过别人,这样才能在未来争取到更好的生存空间,一旦期望落空就惊慌失措,坐立不安,想方设法让孩子被动地接受你的调教。殊不知,大人们越是这样,越有可能让孩子不知所措,有时反而会让父母的预期失算,甚至适得其反…… 我曾看到一个妈妈在女儿七八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训练她走路,嘴巴里还念叨着:“宝宝真棒,你看别的宝宝都不如你学的快!”殊不知,在孩子的肌肉和骨骼还没有发育到成熟的时候,就让她进行身体不能承担的事情,对孩子的发育没有好处只有伤害! 另外,还有一些妈妈对孩子的安全问题非常焦虑,担心孩子会生病,天气冷点儿就不让孩子下楼玩;稍微有点对抗性的游戏,就坚决阻止孩子参与。这些过度的担心只会禁锢孩子的天性。要知道,我们没有力量去保护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也要给孩子受挫的机会。 虽然很多妈妈都懂这个道理,但在实际生活当中就是很难放手,常常像个老母鸡一样死死地护着孩子,这也正是很多妈妈沦为“孩奴”的最直接原因。其实,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来说,只要孩子在自己的视野之内,不要太顾及孩子玩的是泥巴还是树叶,只要孩子玩的很开心,都不应该剥夺孩子的兴致。 P5-7 序言 俗话说,3岁看大,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有着很深的科学依据的。一个人在3岁的时候,性格、心智、气质、潜能等方面的发展就已经为其未来的成人期打下了基础。发展心理学将0~6岁的幼儿期视为“人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而0~3岁又是人格形成的最基础时期,这就好比是一幢大楼的地基,地基打不好,这幢楼建得越高就会越危险。对于这个问题,备受中外家长们推崇的早期教育名家蒙台梭利也曾强调:一个人的能力、智力水平的增长在0~3岁这一阶段要比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总和还要大。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甚至可以认为0~3岁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宝宝在3岁之前的人生是如此重要,但是我们却看到有太多的年轻父母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照看孩子。比如,我们一直提倡的母乳喂养,其实就是针对有的妈妈担心身材、担心工作而不给孩子吃母乳的现象;还有的妈妈在生完宝宝后就着急上班,把孩子交给保姆和其他亲人来带;有的甚至把几个月的孩子寄养在老家,直到孩子上学……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情况就一定会给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心理伤害,但是极有可能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阴影,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且,有些问题往往是在多年之后,随着孩子的成长才逐渐暴露出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寄养在老家的孩子重返父母身边时,与父母之间存在着难以弥补的感情隔阂,导致两代人沟通障碍和情感淡漠,这让很多妈妈痛心疾首,但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甚至会留下永久的遗憾。 即便是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如果年轻妈妈受落后的育儿观念影响,或者自身性格不成熟,同样会存在育儿障碍,给孩子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让孩子带着伤痛开始自己的人生,我想这是任何一个妈妈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相反,如果在孩子幼年时期,家长,尤其是妈妈能够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具备良好的性格和心智能力,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充满幸福、希望和向上的能量。 读到这里,一些年轻的妈妈们可能要说,“上面提到的问题我们都懂,但是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培养一个健康的宝宝呢”?对此,你手上的这本书将会给你尽可能全面的建议。 首先,它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详细地介绍了宝宝在胎、乳、婴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养育要点,把重点特别放在了1~3岁宝宝情商、智商的培养和开发上。让新手妈妈们在毫无育儿经验的情况下也不会措手不及、孤立无援;它会帮妈妈更好地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并在这个基础上给予孩子正确的爱。 接下来,作者用相当一部分文字介绍了新手妈妈该如何与宝宝沟通和互动,更好地增进母子情感,开发孩子的潜能。 最后,作者又分析了宝宝3岁前的一些“特别”行为,比如“爱咬人”、“爱吃手”等,这些现象其实是每个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发生的,但作为新妈妈来说,常常会把它们看成是不正常的行为,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进行阻断,这样做往往会收到相反的效果,甚至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本书的这部分内容则可以帮助妈妈仔细辨别哪些是正常现象不应进行过度干涉,哪些是心理疾病应该早日矫治。 当然,本书所提供的帮助还不止于此,它在关注宝宝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在关照新手妈妈们的心理状态。因为在宝宝0~3岁这个阶段,也是妈妈最辛苦、身心最受挑战的时期。同时,宝宝在这个时期也是最依恋妈妈的。可以说,妈妈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因此,妈妈此时的状态和对孩子成长规律的了解,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为了孩子,妈妈们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做孩子的好榜样,只有妈妈人格完善,心智健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所以,这本书不但帮妈妈更好地解读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它首先解决的是新手妈妈们的心理问题。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背景,结合个人经验和工作积累,帮准妈妈们充分了解生产前后所要面临的各种变化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如决定孕育宝宝之前,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宝宝降生后,如何面对家庭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让新手妈妈们有一个从容的心态,更好地迎接宝宝的到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