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首部财经“电影图书”——附赠、首发中国第一部反映金融危机的同名剧情片,中国经济学家及学者首次集体“触电”、友情出演。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本书通过刘纪鹏、温元凯、丁一凡、王小东等国内炙手可热的九大经济学者针对“美元是张纸”这个话题,各抒已见,碰撞出“中国没有必要英雄救‘美’”、“美国是一个‘被绑架’的国家”、“西方社会是‘精确的计划经济’”、“金融巨人是如何抢劫的”“中国领导人可获诺贝尔和平奖有三个理由”等精彩观点。这是一部由“美元问题”引爆的谈话录,作者将私人谈话中才有的“大胆”摆上桌面,令人拍手称快。
财富是什么?金钱是什么?货币是什么?美元是什么?价值是什么?我们怎么才能守住我们的财富?国家和个人如何才能富有?美元是不是一张纸?美元是怎样影响全世界的?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怎么办?人民币怎样崛起?……
为了不让父辈和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被金融资本家掠走,我们必须读《美元是张纸》这本书,看《美元是张纸》这部电影。
引子:美元确实是张纸
1.美国拥有对世界货币的定价权
货币是怎么产生的/2
美国是如何崛起的/3
美国怎样滥用货币定价权/5
美国为什么要编造”美国梦”/6
人民币的未来:怎样增加国民收入/7
我们还有哪些短板/8
2.从央视的《货币战争》看美元的本质
贵金属与人类财富的积累/12
元朝是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帝国/13
镖局、票号、战争与银行家/14
清朝衰落是因为通货紧缩/15
美元是怎样变成没有黄金基础的货币的/16
特里芬:真正的”欧元之父”/17
中国要吸取日本的教训/18
3.从大众传播学的批判角度质疑金融危机
对美元,要有批判精神/22
美元被“天使化”了/23
美国是一个“被绑架”的国家/24
西方社会的本质:“精确的计划经济”/26
用智慧去发现金融危机背后的秘密/27
4.从“国民待遇”的角度看待美元
我们需要建设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体系/30
国民待遇是真正的软实力/32
提高国民待遇才能真正拉动内需/34
经济数据应该给人民带来利益/35
我们的东西卖得太便宜了/37
我们理应自己消费我们最好的产品/38
5.美元目前还不是纸,但中国天生是大国
美元目前还不是一张纸/42
宁可烂掉都比买美国的“白纸”好/42
我们理应扩大活动范围/43
中国应该往西发展/45
美国不会认为中国人都是白痴/47
中国可以谋求正当利益/48
大量购买美元资产是一种变相的赞助/49
“外国真的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好”/52
中国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54
美国学者说:统治这个世界的文明八千年以前就定了/56
6.美元的衰落和人民币的崛起
货币到底是什么/62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64
美元是如何成为世界货币的/64
美元不可能一直处在高峰/67
”特里芬之谜”/68
贬值的因素:黄金储备、通货膨胀、贸易逆差和战争/70
美元最后可能变成一张纸/72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六个条件/75
人民币站起来的标志/88
我们的文化必须站起来/90
人民币崛起的策略/91
7.人民币的崛起需要和平、和谐、发展
“高举金本位”的人并不懂货币理论/96
黄金做货币有三个问题/96
中国与美国不会发生战争/98
中国为什么要拿那么多美元资产/99
中国的崛起是从哪里开始的/101
中国领导人可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三个理由/103
人民币崛起需要和平、和谐、发展/104
有一种值得警惕的观点:权谋论/105
大国崛起,背后一定有原因/106
8.如何化解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
外汇储备贬值5个点,损失巨大/110
外汇储备:从好事变成了风险/111
如何化解外汇储备的风险/111
中国没有必要英雄救“美”/113
人民币还不能成为世界货币/114
人民币国际化策略:韬光养晦/115
一个新概念——”人民币美元”/116
10年内,美元的地位不可撼动/117
美元是张“人见人爱”的“绿纸”/118
9.一张纸是如何变成美元的
从财商的角度看美元的本质/120
金钱、财富、人生价值观/121
1971年,美元面值已经与价值不符/127
中国是”以美国为核心的经济体”的一部分/128
不要用华尔街的价值观去判断美元/131
金融巨人的抢劫/132
美元是“美丽而复杂”的金融衍生品/134
信用社会必须建立在道德体系之上/138
后记:一本抛砖引玉的书
货币是怎么产生的
众所周知,今天的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拥有对世界货币的定价权。中国要真正强大起来,也需要使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为了这个美好的前景,我们应该努力。
要说明白货币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在远古时代,人类慢慢形成社会以后,由于个人和社会需求的增多,人们的物质财富有了剩余,出现了“剩余物”,慢慢地,一种交换的形式出现了——以物易物。好比我用一个鸡蛋换你一条鱼,或者我用一块肉换你一篮蔬菜,这就是最原始的贸易和易货。
后来,这样就不方便了,社会需要一个统一的“媒介”为这种交易服务,这样货币就产生了。这是几千年甚至更早以前的事情了。最初的货币是贝壳、羊毛等,后来是金属铸品,等等,慢慢地,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形成了。
国家形成之后,逐渐又产生了国家的自主货币。货币通常是由贵金属铸成的,铸币的权力起初是分散的,后来逐渐就变成了国家所有。例如,过去在欧洲只有国王才有权力铸币。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金银矿产的话,它就可以铸很多币出来,而没有这些矿产的国家就相对贫穷。
这就关系到货币的实际价值问题。如果你大量铸币,以至于货币超出了它代表的“价值”,这一种货币实际上就贬值了,因为再多的货币也换不到相应的物品。所以,货币和货物之间就存在一个比价的问题。比价合理,经济就发展。如果货币太多,就会产生通货膨胀,货币太少又会产生通货紧缩,过高或过低的比价对经济都是一种伤害。
到了18、19世纪以后,随着货币的增多,大家发现金属货币太笨重了。在中国,过去,人们常常用绳子把“钱”串起来,或者使用银锭,把银子做成50两、100两的大锭——这些货币在搬动和运输等方面都不方便,于是慢慢就出现了钱庄,出现了汇票,最后为了交易的方便,人们还发明了纸币。
中国真正的纸币出现得很晚,到了清朝才真正开始。原来的纸币,严格说来都是以银本位和金本位为基础,就是有一张纸币就等于有一块儿黄金或白银放在那里,纸币代表着这块黄金或白银。这样才能够保证纸币的信用。
后来,慢慢地,人们发现,即使没有代表一定数量金银的纸币,也就是说“多印”的纸币因为有一定的金银做后盾也可以有价值,甚至没有金银做后盾,只要纸币代表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和信用,也可以有价值。因此,拥有这些纸币的人可以购买更多东西。
比如,我只有100两黄金,却印刷了相当于200两黄金的纸币,而社会也认同这种纸币的价值,好像我真有200两黄金一样。这就是现在银行的基本秘密。不过,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纸币和黄金或者相应货物的对应问题,也就是有多少黄金或对应物才能印刷多少纸币的问题。
世界各国通过长期的交流发展,慢慢形成了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银本位制,以及以西欧为代表的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即每一张钞票必须有相应分量的黄金或者白银来对应,这样就慢慢形成了与现代社会相似的货币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它的经济实力产生了一种关联。一个国家越强大,它的货币就越强大,就可以购买更多的东西,而且更有信用,更有价值,甚至可以用来收藏,作为财富的储备传于后代。
美国是如何崛起的
人类社会发展到了20世纪以后,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日益强大——美国崛起。
我们习惯上把人类的文明分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东方文明中,中国由于错失了工业革命,自从清朝后期开始,就慢慢走向衰落。而西方各国则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它们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建立了机器的社会,变得日益强大。 这个过程的标志性事件就是“鸦片战争”,西方打败了偌大的“中央帝国”——大清王朝。到“二战”以后,西方完成了先进的工业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德国异军突起,野心勃勃地入侵他国,导致世界大战爆发。后来,由于美国崛起,盟国打败了法西斯联盟,赢得了胜利,德国失败了。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主要是在欧洲和亚洲,欧亚大陆饱受战火的蹂躏,而美国本土却没受到直接打击。美国开始成为一个世界工厂,它牢牢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使社会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因为抓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遇,美国变得更加强大。当然,不容否认,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美国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美国的军火工业、制造业,还有美国的士兵。美国广袤的国土也成了盟国的大后方,这促成了战火中美国的霸主地位的确立。
1945年,美国制造出原子弹,并将两颗原子弹投向日本,提前结束了“二战”。美国人凭借手里的原子弹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霸主,取代了英国、法国这些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
后来,美国抓住时机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成为了基准兑换的基础。与此同时,美国主导建立了联合国,联合国的总部也设在美国,美国仿佛成了联合国的“东道国”。
从1945年开始,美元逐渐成为世界货币,美国经济的强大、美国科技的领先、美国综合实力的雄厚让美元的霸主地位一直持续了差不多六十年。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美国控制了世界货币定价权,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将美元作为金融外汇储备的主要工具。
各国以美元作为国家的储备货币,个人则把美元作为财富的储备手段。在1949年前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新中国,老百姓也还是纷纷以拥有美元、收藏美元为荣,中国知识分子出国留学打工、讲学挣来美元,把它收藏起来,作为一种财富的储备手段。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美国经济、文化、军事的强大,美国取得了世界货币的定价权,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一阵风刮了六十年。
P3-5
美元确实是张纸
美元是张纸?从材质和本质上说,美元确实是张纸。
纵观历史,所有的纸币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势,那就是不断地贬值。
英镑、美元、日元,以及历史上的马克、法郎等,莫不如此。
非洲国家津巴布韦近些年来物价飞涨,2008年3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令人吃惊的100000%,当地货币的纸面价值已经低于纸的价值。而到了2008年6月份,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至2200000%。但独立经济学家认为,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率被严重低估了,实际通货膨胀率可能高达10000000%~15000000%。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决定在2008年7月21日发行单张面额1000亿津元的钞票。
津巴布韦的情形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在纸币脱离黄金、白银和一切代表财富的实物,仅仅成为一种符号之后,货币与废纸就很难区分开来。哪怕是目前看起来非常强势的货币,其强势状态也只能是短暂的,而贬值是长期的、必然的趋势。
如今,许多作为财富储备的“国际纸币”正在恶劣经济环境和恶意经济政策下掠夺本国人民和他国人民的财富或价值,纸币的信誉正在“崩溃”。
欧元诞生的历史相对不长,但贬值趋势似乎不亚于美元。从长期看,它仍旧摆脱不了“变成纸”的这种趋势。虽然它目前还相对强势,使得美元的贬值显得愈发明显和无法抑制。
美元的贬值源于美国经济和货币掌控者的贪婪、不受约束和不断膨胀的欲望,以及在巨额财政赤字下,对通过增发货币抵消债务的强烈冲动。
这种状况给世界经济和其他国家的人们带来的是持续的经济灾难。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宋朝的交子,起初它是由商人自行发行的。携带巨款的商人把金银交给“交子铺户” (相当于金融机构),“交子铺户”把存款人存放金银的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交给存款人,这种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是交子的雏形,存款人可以凭借它提取金银和利息。
起初的交子类似于完全的金本位制和银本位制,有多少金银就填多少数目的交子。
但是,一些唯利是图的铺户发现了通过纸币掠夺他人财富的秘密,他们滥发交子或挪用存款,然后闭门不出甚至一逃了之,致使所发交子无法兑换金银,引发诉讼。
这种做法让受困于财政窘境的北宋政府深受启发。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政府开始亲自主持交子发行。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政府扩大纸币的流通地区,把交子改名为钱引,并滥发钞票,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到公元1107年,宋朝的军费开支等主要依靠发行纸币来解决,纸币贬值高达90%,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北宋政权终于在内外交困中走向了灭亡。
接下来的元朝政权发现了纸币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信用创造价值”。于是,元朝强行在国内推行纸币。许多人不知道元朝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真正意义上实现大规模使用纸币的政府。元朝政权甚至强令黄金白银都不能流通,只能使用纸币。
宋朝滥发纸币导致纸币信誉的丧失,元朝的纸币到了元末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到了明朝中叶,纸币被贵金属白银彻底取代,明朝回归到了银本位制。
纸币不是没有优点(这点在后面有专家论述),但是,纸币的发行者在最初的时候,就把基于纸币的掠夺性演绎得淋漓尽致。使用纸币没有错,这甚至是一种必然的货币历史的进步,但前提是纸币与其代表的财富价值能够一致。
人类的贪婪本性和国家的自我利益必然导致发行的纸币往往多于实际需要,所以,当纸币脱离了金银或实物的实际背景后,贬值就成为一种趋势,变成纸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中国古代纸币的糟糕历史,当下正在由美元重演。
一本抛引玉的书
为了不让父辈和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被金融资本家掠走!
我们必须知道——美元是张纸!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非常需要一部震撼人心的财富普及书,以使人们了解世界财富的产生和分配方式。《美元是张纸》正是这样一本书!通过对美元的分析,我们可以学到与货币相关的各种知识,加深对财富本质的了解。
两年来,关于“货币战争”的图书一纸风行。货币战争,顾名思义就是由货币而起的战争,可以是流血的战争也可以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攫取各种社会财富资源。在这场战争中,可能没有硝烟,没有人员伤亡,只有财富价值的疯狂转移。美元正是这场战争的主角!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国人对金融、财富、货币等概念的认识还是相当模糊。我们急需一本让大众猛然醒悟的书,《美元是张纸》正是这样一本抛砖引玉的书。
我们这本书的立意在于让民众了解金钱、货币、财富与人的关系。民众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个强权的国家或者利益集团是怎样通过货币这种工具来掠夺人民的财富价值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的货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软、硬实力。甚至可以这么说:一个国家
美元作为美利坚民族的象征和最高利益的标志,已经形成霸权。美元对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世界人民意味着什么?我们在与美元的博弈中得失如何?在美元霸权和全球金融危机下,如何保护我们的财富?面对变化多端的“货币诡计”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是一本讨论中国2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安全的是时之作,一本针对多年来国人在经济上对美国盲目崇拜的针砭之作,数十万因对经济现状感到无比紧迫和焦灼而产生的文字,一众因为关切民生而不得不发出的声音,一部由“美元问题”引爆的谈话录。
这本书的重点,不只是通过经济理论的探讨证明美元的不可靠和衰落;也不只是探讨我们目前的美元资产有多少损失。当然,这些方面我们有理由期待经济界主流人士的反省,为什么对美元的种种弊端视若无睹,把中国的巨额财富带入危险的境地。我们不应再被动承受美国制造的经济危机和“恶意敲诈”,应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立场,拿出自己的主张并采取行动,同时又要继续保护中国的美元外汇资产的最大价值。
由于美元真实价值的急剧贬值,美国经济面临着“崩溃”的危险。为了应对巨额财政开支,美联储开动印钞机“狂印”美元——以达到吸纳他国人民财富价值的目的。拥有巨额美元资产的中国政府和众多以美国市场为主要出口对象的中国企业,处境相当危险。中国该怎么办?
本书不唱高调,不空谈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由具体的现实话题人手,文风生动活泼,讲述真诚,谈论直率,读来趣味盎然。特别是配有同名电影《美元是张纸》,这使本书成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图书电影”,中国第一部反映金融危机的“电影财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