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一部富有神奇色彩﹑描述佛家弟子不远万里历尽艰难险阻求取佛经的神话小说,究竟何以如此巨大的魅力令世人传诵不衰?《西游记》除却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包含了许多可以品嚼的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相信这是深受社会各个文化阶层喜爱的原因之一。
本书充分考虑小读者的认知特点,去粗取精、力求简洁,对原著做了较大幅度的改编,使孩子们既看得懂,又充分领略原著的精华。书中增补了大量与正文相关的故事及历史知识、生活知识,有助于孩子们加深阅读理解,扩大知识面。相信这套《听孙悟空说西游》一定能够帮助小朋友开阔视野,提高小朋友的文字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每个中国人的童年里都有着《西游记》的记忆。本书是一本专门为现代儿童讲述《西游记》故事的出版物,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认知特点。本书去粗取精、力求简洁,增补了大量的历史知识与生活知识,匹配了孩子们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大量成语,使孩子们既看得懂,又扩大了知识面。通过阅读有助于孩子们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并有利于提高其文字阅读与语言表达能力。
孙悟空见没办法留下来,含着泪拜别了菩提祖师,并和各位师兄告别,然后念了口诀,驾着筋斗云,返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这次可与去时不同,一眨眼的工夫,就已越过了千山万水,到了花果山水帘洞。
悟空大叫一声:“孩儿们,我回来了!”可半天不见有人回答。过了一会儿,有只猴子探头探脑地看了一会儿,说:“真是大王回来了!”这才带着一群猴子前来拜见。大家把悟空围在当中,悲苦地哭诉:“大王,你怎么走了这么多年!”原来孙悟空走了以后,有一个混世魔王独占了水帘洞,并且抢走了许多猴子猴孙。孙悟空听到这些以后,气得咬牙跺脚。他问清了混世魔王的住处,决定找混世魔王报仇,便驾着筋斗云,朝北方飞去。
悟空来到混世魔王的洞前,对门前的小妖喊到:“你家那个狗屁魔王,多次欺负我们猴子。我今天来,要和那魔王比比高低!”小妖跑进洞里,报告魔王。魔王急忙穿上铁甲,提着大刀,和小妖们一起走出洞门。
悟空赤手空拳,夺过了混世魔王的大刀,把他劈成了两半。然后,拔下一把毫毛咬碎喷了出去,毫毛变成许多小猴子,直杀进洞里,把所有的妖精全杀死,然后救出被抢走的小猴子,放了一把火烧了山洞。
悟空收回了毫毛,让小猴子们闭上眼睛,作起法术来,一阵狂风刮过,他们驾着狂风回到了花果山。悟空讲了拜师学本领的经过,又告诉大家:“我现在姓孙,法名悟空。”众猴说:“大王是老孙,我们是二孙,三孙,四孙,小孙……一家孙,一国孙,一窝孙了!”水帘洞内,众猴举碗相贺,合家欢。悟空便叫小猴们做了些竹枪和木刀,用夺来的大刀教他们武艺。没过多久,悟空觉得竹枪木刀不能打仗,两个猴告诉他,傲来国里肯定有好的兵器。
孙悟空驾云来到傲来国上空,念起咒语,立即天空刮起狂风,砂石乱飞,把满城的军民吓得不敢出来。只见兵器库里的器械无数,悟空拔一把毫毛一吹,变成上千个小猴,乱搬乱抢。悟空见差不多了,把风向一变回到了花果山。
从此以后,花果山水帘洞的名气就更大了,所有的妖怪头子,即七十二洞的洞主都来拜见悟空。可是,悟空却有一件事不顺心,嫌那口大刀太轻,不好用。有个驼背老猿猴告诉悟空:“听说世上宝贝龙王最多,我们这水帘洞的桥下,可直通东海龙宫,大王何不去找老龙王,向他要一件得心应手的兵器?”悟空高兴,说:“好,好,等我去去就回。”
悟空立刻来到东海龙宫,给老龙王敖广讲明了来这儿的目的。龙王不好推辞,叫虾兵们抬出一杆三千六百斤重的九股叉,悟空接过来玩了一阵,连说:“轻!轻!轻!”龙王又命令蟹将们抬出一柄七千二百斤重的方天画戟,悟空一见,接过手中耍弄几下后,又说:“也还轻了!”龙王说:“再也没有比这更重的兵器了。”悟空不信,这时,龙婆、龙女,向龙王说:“咱们不是还有一根定海神针吗?想他也拿不动,打发他走算了。”龙王听后告诉悟空:“那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一根神铁,也叫‘定海神针’。这宝物太重了,你自己去取吧!”
孙悟空跟龙王来到海底,龙王用手一指说:“放光的就是。”悟空见神针金光四射,就走过去用手一摸,原来是根铁柱子,足有一个人的腰那么粗,约有七八丈长。孙悟空使劲用手搬了搬说:“太长太长了,要是再短些,再细一些就好了。”
孙悟空话还没有说完,那个宝贝就短了几尺,也细了一圈。孙悟空看了看说:“再细些就更好了。”那个宝贝真的又细了许多,悟空拿过来,见上面写着:“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顺手玩了一会儿,觉得十分好用。
悟空得了宝贝,心花怒放。笑着对老龙王说:“你这里有披挂,送一身,一并致谢。”龙王实在没有,但又害怕悟空乱打乱闹,只好敲响应急的金钟,叫来南、北、西三海龙王敖钦、敖顺和敖闰,兄弟三人凑了一副黄金甲、一顶凤翅紫金冠、一双步云鞋,送给悟空。
回到花果山,悟空才发现那根金箍棒竟可以变成绣花针一样大小,藏到耳朵中。一天,他宴请所有的妖王吃饭,喝醉了,在桥边的松树下睡觉,迷迷糊糊地见两个人手里拿着写有“孙悟空”的批文,走到他身边也不说话,把他用绳索套上,拉起来就走。
悟空糊里糊涂跟他们来到一座城门外,看见城楼上有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幽冥界”三个大字,知道这里是阎王住的地方,转身就要走,两个勾魂鬼死死拉住他,非要让他进去。孙悟空一看火了,从耳朵中掏出了金箍棒,把两个勾魂鬼打跑了。
他甩掉套在身上的绳套,挥着金箍棒直打到城里,又一直打到阎罗殿前,十位冥王见了悟空,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忙说可能是弄错了。悟空说:“弄错了?俺不信!快拿生死簿来给我看!”十位冥王赶快叫判官拿出生死簿来查。
悟空一屁股坐在阎王的宝座上,大模大样地拿起生死簿,一直查到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顺手拿起笔把所有猴子的名字通通勾掉,说:“这下好极了,好极了,今后再也不归你们管了。”说完又一路打出了幽冥界。忽然醒来,原来是一个梦。他把梦中大闹幽冥界,勾了生死簿的事,讲给众猴听,猴子们个个欢天喜地,奔走相告。P9-13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在黄土地上生生不息。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不仅是前人留下的文化瑰宝,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的宝贵资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如果要评价古典小说对中国人的影响,《西游记》应数第一。中国人最早接触的古典名著就是这部作品。《西游记》被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的范围和次数,也是中国第一,涉及戏剧(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艺、电影(故事片、戏曲片、动画片)、电视剧、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传世之作具有永恒的魅力。百回本《西游记》自明代中叶问世以来,流传至今。从时间上说,400多年久盛不衰;从影响所及看,遍及全世界。一部富有神奇色彩、描述佛家弟子不远万里历尽艰难险阻求取佛经的神话小说,究竟缘何以如此巨大的魅力令世人传诵不衰?《西游记》除去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包含了许多可以品嚼的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相信这是深受社会各个文化阶层喜爱的原因之一。孩子们喜其情节的离奇与绝妙;成人赏其充满正义、善良真诚、乐观勇敢、自信与执著;娱者爱其可以给自己带来无穷快乐与艺术享受;学者恋其可以久久赏读,品味其中深含的学术韵味;而智者可以从中体会出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
在编写过程中,笔者充分考虑到小朋友的认知特点,按照去粗取精、力求简洁的原则,对原著做了较大幅度的改编,使孩子们既看得懂,又能充分领略原著的精彩。书中增补了大量与正文相关的故事及历史知识、生活知识,匹配了孩子们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大量成语,有助于孩子加深阅读理解,扩大知识面。疑难生僻字均有注音,小学低年级的同学也可以流畅地阅读。相信这套《听孙悟空说西游》一定能够帮助小朋友开阔视野,提高小朋友的文字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