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以下九个方面,告诉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沟通中最根本的错,用爱打下沟通的基础,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倾听有助于更好的沟通,多说孩子“爱听”的话,沟通的过程需要宽容,这样惩罚孩子最科学,“敏感问题”的沟通方式,特殊家庭更需要沟通。
本书抓住家长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九个关键点娓娓而谈。每个小节中都分“情景模拟”和“智慧点拨”两个板块,用案例与家教策略相结合的方法,道出家长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原则及技巧,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所思所想,搭建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变得更简单、更有效,从而促进青春期孩子的健康成长!
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又最困惑的一段时光。面对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羽翼初长成的懵懂少年,父母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忧,可是自以为已经在身份上与父母平等的孩子却不再愿意认真地和父母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如何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的关心呢?如何才能让孩子像以前一样对自己敞开心扉,倾诉他的困惑、烦恼、开心与期望呢?这本书可以给天下的父母找到一条与孩子顺利沟通的光明之路。
一、沟通中最根本的错/001
1.喋喋不休:过犹不及的沟通/002
2.期望值过高:没有结果的沟通/005
3.真假讨论:敷衍的沟通/009
4.揭旧伤疤:把孩子越推越远的沟通/013
5.怀疑孩子:对立监视般的沟通/017
6.过于迁就孩子:让孩子“永不满足”的沟通/020
7.以学习为借口:搪塞孩子的沟通/023
8.盘问加威胁:令孩子逆反的沟通/026
9.不打不成器:无效的沟通/029
二、用爱打下沟通的基础/033
1.不要因为工作将孩子遗忘/034
2.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037
3.引导孩子参与聊天/040
4.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044
5.把“下命令”变成“提建议”/047
6.父母应适当反省自己的言行/050
7.了解孩子的另类语言/053
三、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055
1.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气话/056
2.避免使用易产生冲突的字眼/059
3.变“对抗”为“对话”/062
4.别总拿孩子与别人比/064
5.表达对孩子的同情/067
6.当孩子埋怨时要多忍耐/070
7.释放孩子的委屈情绪/073
8.帮助孩子排解烦恼/078
9.敏锐地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083
四、倾听有助于更好的沟通/087
1.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088
2.主动向孩子倾诉感受/093
3.重述孩子的感受让孩子乐意侃侃而谈/096
4.注意孩子的体态语言/099
5.读懂孩子的眼神/103
6.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107
7.把话语权还给孩子/110
8.成为孩子的倾诉对象/114
五、多说孩子“爱听”的话/117
1.赏识的言语让孩子乐意与父母沟通/118
2.真实、具体的肯定最有效/121
3.用肯定和赏识替代否定和贬斥/124
4.别让孩子走向自负的极端/127
5.学会向孩子道歉/131
6.给批评留一点位置/135
六、沟通的过程需要宽容/139
1.原谅“顶嘴”的孩子/140
2.正确对待隐瞒错误的孩子/143
3.别总是追究孩子的错误/146
4.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做错事的孩子/149
5.用谅解感化孩子/152
6.不妨幽他一默/155
7.善待失败的孩子/157
七、这样惩罚孩子最科学/161
1.父母关于惩罚的观点要一致/162
2.孩子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165
3.规矩要严格,但是要公平/169
4.让孩子品尝一下“苦果”/173
5.发怒三步骤/177
6.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181
7.监督比惩罚更重要/184
八、“敏感问题”的沟通方式/187
1.如何帮助网络成瘾的孩子/188
2.正视孩子逃学的行为/192
3.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194
4.别让孩子跨过爱的禁区/199
5.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性成熟/201
6.让孩子远离赌博场所/205
7.警惕“黄毒”害了孩子/209
九、特殊家庭更需要沟通/213
1.如何与孩子谈离婚/214
2.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沟通/217
3.当更年期“撞上”青春期/221
4.寄宿、寄养不能让爱止步/225
4.揭旧伤疤:把孩子越推越远的沟通
情景模拟
妈妈:“放暑假了,整天只知道玩,就不能多看看书,多做做练习!”
孩子:“才刚放暑假,你让我休息几天成吗?”
妈妈:“休息?就你的成绩还想休息!刚刚过的期末考试竟然有一门不及格,去年还是倒数第10名!当初你是怎么跟我保证的?说期末考试一定能考好,结果呢!你看看!”
孩子沉默不语。
妈妈:“像你这样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又不求上进的人,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回房间去好好想想,别整天只知道玩。”
孩子:“行行行,我最失败,我最没用,给您丢人了,我走还不成吗?”(“砰”一声关上了房门。)
智慧点拨
家长总揭孩子的旧伤疤,这对于敏感的青春期孩子来说,极有可能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甚至完全放弃努力,与家长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事实上,如果家长体谅一下孩子的心,和孩子好好沟通,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让孩子明白无论他的成绩如何,只要他努力了就好,孩子就会觉得家长是真关心他、理解他、鼓励他,从而信心十足地努力学习。
其实,不光在学习方面很多家长会不自觉地揭孩子的旧伤疤,很多父母只要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就会把孩子以前犯过的错误统统拿出来批评一番。父母以为不断的批评可以使孩子加强记忆,促进孩子改正错误,但结果却不会如他们所愿。
同时,有些父母喜欢在他人面前指出孩子的错误,希望别人也能批评孩子,证明自己的正确和孩子的错误,促进孩子改正错误。实际上,这样做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要面子”,怕“伤自尊”,父母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增加对父母的仇恨,进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
下面来看一看一位成功的妈妈是怎样通过交流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的。
有一个男孩,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只是因为后来结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所以学会了偷窃,甚至发展到偷抢超市,结果被拘留了。后来,尽管孩子获得了释放,但是,却被学校开除了。
所有的人,包括孩子的爸爸都放弃了这个孩子,妈妈伤心到了极点,但是,她没有放弃孩子,她相信自己有能力挽救孩子。
妈妈几乎跑遍了整个城市,才给孩子联系到一家愿意接收他的学校。可是,孩子却不愿去,他宁愿与他以前的朋友玩,宁愿和以前一样生活。
妈妈没有训斥孩子,也没有揭旧伤疤,说孩子以前的不是,而是给孩子出了下面一道题。
“有3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
A.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
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1公斤的白兰地,而且曾经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
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习惯,热爱艺术,偶尔喝点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妈妈的两个问题是:
“如果我告诉你,在这3个人中,有一位会成为众人敬仰的伟人,你认为会是谁?”
“猜想一下,这3个人将来各自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对于第一个问题,孩子选择了C。
对于第二个问题,孩子这样回答:A和B将来的命运肯定不妙,要么成为罪犯,要么也是个废物。而C一定会成为一个社会精英。
妈妈把答案给孩子看,孩子看后吃了一惊。
“孩子,你的答案是错的。你的结论只符合一般的判断,这3个人其实是二战时期的著名人物: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他身残志坚,连任4届美国总统;B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而C的名字是希特勒,一个嗜血如命,杀害无数无辜生命,最后不得善终的法西斯头子。”
孩子呆呆地看着妈妈,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妈妈摸着孩子的脸说:“孩子,你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以往的过错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就算伟人也会有过错。从现在开始,忘记过去,努力做你想做的事情,你终会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妈妈的话,改变了孩子的生活态度。他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并且认真学习,过去的事情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后来,这个孩子成了华尔街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他说:“是妈妈让我觉醒,给了我重新开始的自信。”
这位妈妈并没有像一般家长那样,总盯着孩子的过去,揭孩子的旧伤疤,而是让孩子明白:过去并不重要,无论你过去犯了多大的错误,你仍还有机会把握现在和将来。正是这种鼓励,让孩子重新找回了自信。
所以,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要让孩子当众出丑,特别是不能在别人的面前揭孩子的“伤疤”。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于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实际情况正如洛克所述,孩子如若被父母当众出丑,甚至被揭开心灵上的“伤疤”,那么孩子自尊、自爱的心理防线就会被击溃,甚至会产生以丑为美的异常心理。
可见,父母要想鼓励孩子,就要摈弃对孩子的偏见,不要总是揭孩子的旧伤疤,而是要与孩子做好双向沟通。
★让孩子倾诉,父母坐下来听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再愿意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父母一定要多给孩子倾诉的机会,想方设法诱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向父母吐露内心的秘密。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父母可以这样开始:“现在我们关上房门,我是你的一个大朋友,不是父亲(母亲),我会开导你,会指导你,但是我们的谈话在出门以后会终止,永远成为我们的秘密。”
当孩子放下心理防线之后,家长要说到做到,并且在谈话的过程中,要始终铭记,孩子并不需要父母的教训,他要的是倾诉对象和有意义的指导。仔细倾听孩子的心声,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因此,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倾诉的机会。
★不要总是紧盯住孩子的过去不放
无论孩子以前是什么样子,只要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让孩子明白,过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把握现在与未来。要让孩子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自身的努力和勤奋上,力争今后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多看到孩子进步的一面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天天都会有进步,只要父母把目光从紧盯“孩子的不足”之处移开,就能看到阳光的一面,这一转变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会让他感到家庭的温暖。 P13-16
青春期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心灵、情感、梦想在这一阶段开始萌发,然而,在家长欣喜孩子“长大”的同时,家庭教育的烦恼也好像一夜之间从天而降!越来越多的家长觉得跟孩子说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孩子总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有时候家长语重心长地跟孩子讲一件重要的事情,孩子却无动于衷;甚至父母还没开口,孩子就已经嫌父母烦了……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父母说,孩子不听”成了摆在广大家长面前切切实实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钥匙就握在家长自己手里!家长应该积极学习沟通技巧,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让亲子沟通顺畅起来!
本书从以下九个方面,告诉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一、沟通中最根本的错
二、用爱打下沟通的基础
三、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
四、倾听有助于更好的沟通
五、多说孩子“爱听”的话
六、沟通的过程需要宽容
七、这样惩罚孩子最科学
八、“敏感问题”的沟通方式
九、特殊家庭更需要沟通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说,青春期的孩子才会听》共分为九个章节,抓住家长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九个关键点娓娓而谈。每个小节中都分“情景模拟”和“智慧点拨”两个板块,用案例与家教策略相结合的方法,道出家长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原则及技巧,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所思所想,搭建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变得更简单、更有效,从而促进青春期孩子的健康成长!
章程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