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的沟通指南,当下最棒的做事宝典,就在你的手上!和百万读者一起改变你的语言能力、做事方法吧。
让你一开口就能打动人心的独门秘笈,让你一做事就能赢得赞誉的制胜法宝,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不要只说你想说的话,要说別人喜欢听的话。不要只做你想做的事,耍做別人能认叮的事。
谁都想让自己说的话有人听,都想让自己做的事情被人重视,那么如何去说、去做就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人缘,是否受到别人的欢迎,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大力支持,不仅受到其地位和出身的影响,更取决于他是否学会了说话做事的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虽然才华橫溢,却总是四处碰壁,步履维艰;而有些人尽管资质平庸,却能够步步为营,无往不利的原因所在。很多人为此困惑、迷茫,而本书就能为你指点迷津。
说话做事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并不相同,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做出的结果也不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书从说话的技巧和做事的诀窍入手,让你知道如何与陌生人一见如故,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如何得到他人的欣赏。让你明白如何做事才能有效率,才能从中得到满足。书中以生动的例子和含义深刻的评述让读者领悟到说话有人愿意听,做事有人重视的奧秘所在。
用体谅的方法与对方“套近乎”
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每天行色匆匆。穿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人与人之间有种彼此被遗忘的感觉,一个小区里很少有人相互认识,甚至对门住的是谁也不知道。忙碌中人们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少了,以至于人们呼唤“理解万岁”。当你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的时候,自然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自然就让彼此的感觉更好了。这就是“体谅”。
体谅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以谅己之心谅人,以察人之心察己。”体谅是一种最有效的心理良药,能使人摆脱不良心境的困惑。所以,当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在还没有了解事情原委之前,不妨从自身的角度总结一下问题,也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别人的困难。当然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先学会换位思考,想想换成自己会怎样,自然就心平气和了。
曾经有个商人,在商场上颇为得意,赚了很多钱,可是他常常觉得心里很空虚。因为他觉得商场上往来的朋友都是“尔虞我诈各有心机”,很难有知心的好朋友真诚相待。
一天,这位商人找到了一位前辈诉苦。老者把他领到玻璃窗前,问他:“你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呢?”
商人有点莫名其妙,不太情愿地说:“看到马路、车子啊!对面还有高楼大厦,也有招牌、汽车招呼站,人行道上也有妈妈带着小孩……”
“没错,你都看到了!”这前辈又拉着商人到一面镜子前,再问他:“现在,你再告诉我,你看到什么?”
那商人有点不耐烦地说:“当然是看到我自己啊!”
“嗯,没错,是看到你自己!”前辈笑着对商人说:“你有没有想到,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镜子只因为多了一层水银,就会让你看到自己;我们的世界也是一样,当一件单纯的事,多了一层利害关系时,我们的眼中就会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人就是这样,当“利害相关”的事降临到自己身上时,我们就会只“看到自己,没有他人”。
古希腊哲学家说:“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是论断别人;最困难的事,是认识自己!”是的,在利害相关的事临头时,我们常常只顾自己的利益或论断别人,却不知自己自私的本性;但如果我们能时常“观照自己”,也常想到“别人的感受”,相信别人一定会感受到我们散发的“同理心”。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只要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多为别人想想,体谅别人,便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你也得到了非凡的快乐。体谅别人是一个人心胸开阔通情达理的表现,能够容忍别人的过失和理解别人的难处,这样的人久而久之必能形成坦荡的胸怀和通情达理的性格。这样你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融洽。通过下面这个小故事你更能体悟到“体谅”在人与人之间的作用。
有一对情侣,相约下班后去用餐、逛街,可是女孩因为公司会议而耽误了,当她冒着雨赶到的时候已经迟到了30多分钟,他的男朋友很不高兴地说:“你每次都这样,现在我什么心情也没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等你了!”那一刻,女孩心里失望透了,她心里在想:“或许,我们再也没有未来了。”
在同一个地点,另一对情侣也面临同样的处境。女孩赶到的时候也迟到了半个钟头,他的男朋友说:“我想你一定忙坏了吧!”接着他为女孩拭去脸上的雨水,并把自己的外套盖在女孩身上,那一刻,女孩流泪了,但是流过她脸颊的泪却是温馨的。
体谅是实现幸福的首要途径,体谅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好方式。当你遇到陌生人或者是不合作的人,如何与他们打成一片呢?这时候,任何盲目的愤怒、鄙夷和不解只能造成局面的进一步僵化。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体谅对方的难处,用体谅的话语来打动对方。
在美国曾经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迈克是美国一家房地产公司将的谈判代表。这家房地产公司将在迈阿密的沿海地方开发一套海景别墅。一切准备工作进行得都很顺利,眼开工程就要全面上马启动了,可是问题也出现了。在涉及到拆迁的居民中,有一户人家说什么也不搬走。
由于他们的不合作,使得整个工程无法开展下去,这对于这么大的工程来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问题,因为停工一天公司就要损失十几万美元。公司的高层领导很是着急,派出了几个经理都没有奏效。后来,有人向领导推荐了迈克。
迈克先是了解了前几位经理的做法,原来这几个人一直在强调,公司已经按照征地的补偿标准支付了这户人家的补偿费用,如果他们再不搬走,就要动用法律程序等等。迈克又了解了这户人家的情况。原来,这家的夫妻两个都是某家工厂的工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双双失业了。现在的补贴费用根本不够他们买房子的,如果从这里搬走就意味着他们无家可归了。
迈克想,如果硬是让他们搬走不是什么好办法,自己要亲自去找他们谈一谈。就这样,迈克来到了这个已经到处是残砖废瓦的小屋子里。那夫妇两人看见来人,摆出一副顽抗到底的样子。而这时,迈克微笑着开口了:“我不是来要你们搬走的,我是要跟你们商量一下新家的事情,我知道你们失业了……”当迈克说完这一番话,这对夫妇眼眶湿润了。原来,迈克帮他们想好了如果搬走的话新家如何安排的事情。这对夫妇感动之余更有感谢,很合作地搬进了自己的新家,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事例中的迈克不是用强硬的手段去要求他们搬走,而是从他们的角度去想,找到了他们的需要。正是这样才打动了那对顽固的夫妇,为公司挽回了损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时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很多人在不合自己意思或不顺心的时候,很容易生闷气、发脾气、做事沉不住气、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人家,以此来排遣自己心中的不满,而没有一种换位思考的意识。这样不但达不到一个很好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当我们遇到陌生人或者是敌对的人,如果你真的去理解他了,就一定能化解尴尬。如果能因为一句话就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P10-12
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无非是说话和办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的就是这两件事。说话、做事就是人的言行。所谓看人就要察其一言一行,可见把话说好,把事做好的重要性。说话和办事,二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如果没有真正做出的事情,只有好听的话,那只能是招人反感的空话;如果只是埋头做事,而不善于表达,往往造成费力不讨好的结果。所以,必须把说话和办事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偏废,相互协调,相互统一,才能造就人生的完美。
我们每天都要说话,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看似简单的说话,其实包含着很深厚的学问。能说话不代表着会说话,会说话也不一定就能把话说好。可以说,几乎每个成功人士,都是言谈的高手,正是他们的能说、会说,帮助他们走向了成功。
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话要根据对象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切不可一视同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说话也有不同的要求,或轻松,或严肃,或活泼,或庄重。在不同的场合如何让你说的话更加讨人喜欢,这是一门学问,对说话者自身有很高的要求。“打铁还需身板硬”,要想在别人面前脱颖而出,出口成章,语惊四座,那就必须要在平时多留心、多注意,勤加练习,才会取得成效。
说和做是统一的,除了要把话说好外,还要把事情做好。如何在同样的情况下,让你做的事情受到别人的重视,这是做事的最高要求。君不见,多少人每天忙忙碌碌却总是见不到做事的效果,多少人事事都勤勤恳恳却没有人理解和关心。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我们做事情的过程中,有多少人集中了全部精力呢?多少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呢?多少人在取得成就的时候,依然如平常一样淡定自然呢?有多少人对恶劣的环境不是抱怨而是积极适应呢?
成功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不过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但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多人做事目的性不强,虽然每天忙碌,却不知道所忙为何事;有些人做事很认真,却没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在无用之处做了很多无用功。“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人在成功还未到来之前就匆匆退场,留下终生遗憾。还有的人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飘飘然,而不懂得低调,为自己凭空制造了很多的麻烦。
成功的人必须是百灵鸟和老黄牛的完美结合,他们具有说服世界的口才,打动世人的话语,又能够勤勤恳恳地工作。他们洞察世事,明辨是非,处乱世而不惊,居高位不自傲,胸怀博大,俯瞰天下。希望通过本书能够给读者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