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之一,是民主力量与法西斯势力在全球最广阔海域的大冲撞,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先导,以日本投降结束,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几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渊田海军中佐系上了旗舰甲板人员送他的缠头带。他是这次行动第一攻击波的空中指挥。他自豪而又充满信心地朝对方挥舞着拳头,使劲地点点头。
颠簸的甲板上,发动机在轰鸣,绿色信号灯在黑暗中闪烁。第一架飞机开始呼啸着向前滑行,转眼间,飞机飞离甲板,钻进茫茫夜空。“赤城”号上一片欢呼。15分钟内,飞机一架接着一架,183架飞机终于离开了甲板。只有一架战斗机,没有能够及时做好同步动作,成了这次行动的第一个牺牲品。
由渊田率领,顺利升空的183架战机,编好队后,爬出云层。
此时,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阳光照射着雪白的云海,映射出一片绚丽的金黄色朝霞。
机群朝着瓦胡岛(珍珠港所在岛)方向疾飞而去。
珍珠港。港口入口处的防御栅栏网再次打开。在此之前,在港口的栅栏网附近巡逻的两艘扫雷舰之一“秃鹰”号,发现港口入口处附近有一潜望镜。“沃德”号闻讯也对同一地区进行了两个小时的搜索。但再也没有见到那个潜望镜。
然而,“沃德”号终于发现了潜艇的踪迹。它全速扑向潜艇。从床上叫醒的威廉·奥特布里奇海军少校,果断地下令开炮,当潜艇急速下沉后,他又毫不迟疑地下令投放了深水炸弹,同时,立即向海军控制中心口头报告了这一情况:“我们向在防区活动的潜艇开火并投放了深水炸弹。”作战中心只有一人值班。尽管值班军官两次接到报告,然而,他不但没有从中得出港口遭到进攻的结论,而且不耐烦地命令威廉·奥特布里奇少校:“我需要证实的情况。”大约3刻钟后,在港口值勤的“莫纳汉”号驱逐舰才接到警报。
瓦胡岛最北端的岬角顶上。前一天刚刚接通电话的奥帕纳陆军雷达站,倘若早饭按时送到,两分钟前就该关机了。此时,标图员乔治·埃利奥特惊奇地发现,雷达荧屏上“出现了某种完全异样的东西”,二等兵约瑟夫·洛克德疑是机器出了故障,当他确信机器并无故障时,他们开始标绘逐渐浮动的绿色脉冲信号。他们算出,方位北3度偏东,距离221千米,一支庞大的机群正朝瓦胡岛方向飞来。他们向谢夫堡陆军总部挂了紧急电话,正在值班的泰勒中尉,把两个“新兵蛋子”嘲弄了一番:“少为这事操闲心吧。”他坚信,那准是从西海岸开来的B-17轰炸机群。因为,根据安排,今天,将有一批B一17从西海岸开来。
从日本巡洋舰上出动的水上侦察机仍未被发现。而且,它们正源源不断地发回情报。
一阵悠扬的音乐从渊田的指挥机里传出。随后,夏威夷本地电台女播音员用甜甜的声音告诉人们,今天,夏威夷是一个晴朗、暖和的星期日。
。突然,云层断开了。“报告队长,看到珍珠港!”松椅海军大尉激动地大声喊道。渊田侧过头,看到机下长长的海岸线。对他来说,这个地方太熟悉了。大概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他已经从地图和照片上,看到过多少次了。不过,此刻看到的,毕竟是真实的瓦胡岛,渊田还是不免产生了一种心颤。
渊田从西南方绕着科达坎峰飞行,继续用望远镜仔细窥视他的目标。
一切正常。甚至,一切比预想的还要好——没有任何来自空中和地面的威胁。他大声命令话务员:“通知所有的飞机,立即进攻!,,
“托!托!托!”(totsugeki——冲锋——的头两个字母)。急促的电波,迅速向四周扩散……
少顷,渊田看到第一批鱼雷轰炸机掠过战舰区。他确信,偷袭成功了——不,准确地说,他相信,偷袭肯定会成功。
“托拉!托拉!托拉!”——事先约好的“虎,虎,虎!”(我奇袭成功)密码信号,穿过云层,向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提前传回了奇袭成功的讯息。
南云一阵狂喜。
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