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左右“旦夕之祸福”,但可以左右自己的人生之路,其方法就是培养高尚的人格。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概括地说,人格是指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这种变动缓慢的组织使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外形与生理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个体之处。而人格健康,涉及你对别人、对工作的态度,也涉及你对自己的态度。人格是否健康,需要考察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态度和关系,看你能不能使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达到和谐与平衡。“健康”在英文中指完整的意思,健康的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整体没有缺陷的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首先是肉体和精神、身体和心理的统一;其次是心理、内心世界和社会外部世界的统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够与自己的同伴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再次,健康的人也是内心生活和谐的人。所以说,人格健康就是指人格结构与社会环境、自我的气质与内心的和谐统一。
而所谓理想的人格,是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原则的道德典范、道德楷模、道德榜样,它是道德理想在个人身上的体现。确立理想人格有价值性原则、道德性原则、和谐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真善美的原则。理想在积极的追求中变成为现实,理想人格在积极的追求中产生并逐步完善。
人格塑造是为了实现人格优化,达到人格健全,从而为自己创造一个成功的人生。那么,如何优化领导干部的人格呢?
一是择优汰劣。人格优化包括品质的优化和人格结构的优化。择优就是要选择那些良好的人格品质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如自信、开朗、勇敢、热情、勤奋、坚毅、诚恳、善良、正直等;汰劣就是针对自己人格上的缺点、弱点予以纠正,如自卑、胆怯、冷漠、懒散、任性、急躁等。
二是注重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越臻完善。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人格优化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人格缺陷源于知识贫乏,如无知容易粗鲁、自卑,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自信、坚强、理智、热情、谦恭等。现代领导干部应努力成为学习型领导干部,应学会和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
三是从小事做起。“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格优化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是人格的外化,反过来一个人日常言行的积淀成为习惯就是人格。许多人所具有的坚韧、正直、细致、开朗等优良的人格特征其实都是长期锻炼的结果,是一点一滴形成的。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努力的起点。
四是积极融人集体。集体是人格优化的土壤,也是人格表现的舞台。“人和”首先是心理上相融。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通过自身修养、自我调配,达到以诚相待、彼此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关爱、协同动作。领导干部本身通过与他人交流,可以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从同事那里获得理解、肯定的愉悦,并及时调整人格发展的方向。
五是把握适度,防止“过犹不及”。列宁曾指出,一个人的缺点仿佛是他的优点的继续,如果优点的继续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表现的不是时候,不是地方,那就会变成缺点。
因此,在人格优化的过程中把握好“度”很重要,具体地说应该是:坚定而不固执、勇敢而不鲁莽、豪放而不粗鲁、好强而不逞强、活泼而不轻浮、机敏而不多疑、稳重而不寡断、谨慎而不胆怯、忠厚而不愚蠢、老练而不世故、谦让而不软弱、自信而不自负、自谦而不自卑、自珍而不自骄、自爱而不自恋。把握人格优化的“度”还体现在人格优化的目标要立足于自己已有的人格基础,实事求是地确立合理的、切合实际的人格发展目标。
所谓兴趣,是指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在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大量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兴趣是一个人进取的阶梯、成功的先导。兴趣对于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事业心强不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爱不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兴趣的大小。
兴趣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是鼓舞和推动领导干部从事领导活动的重要力量,对领导干部的成才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的兴趣品质主要有广阔性和中心性相统一的兴趣、持久性兴趣以及效能性兴趣。这些兴趣品质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这几种兴趣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珍贵的品质。而这些兴趣具有目的性与专业性、实践性与社会性、时代性与超前性的特点。领导干部的兴趣品质对领导活动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可以加速实现领导“知识化、专业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沟通与下属的思想感情,将会丰富领导干部的精神生活并促进领导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领导干部兴趣与需要有关,与认识有关,与时代有关,与培养和教育有关,与年龄、职业、性格有关。领导干部应当把兴趣建立在合理需要的基础上,倘若以权谋私,追求庸俗不堪的低级趣味,那是纪律和法律不能容的;领导干部应当提高对领导工作各项活动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了它的重要意义,才能对这些有趣的或乏味的工作都能够有兴趣;领导干部应与时代同步,与时代协调起来,同步发展;领导干部应注重自身的培养和教育,强化积极的兴趣,使兴趣升华为志趣、变为理想,这样才能持久、深刻、有效;领导干部还应当学会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不可互相排斥、扬己抑彼。
俗话说得好:人上半百,形形色色。领导干部下属的兴趣也是各种各样的。现代领导干部的责任在于实行科学领导、因势利导,使每一个人的兴趣各得其所,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和谐的集体,以发挥最佳群体效应。领导干部应及时发现下属的主体兴趣,搞清他们的兴趣类型,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分类引导、定向培养,使其在兴趣的驱使下成长为栋梁之才;应尽可能地根据每一个下属的个人兴趣来任职、定岗和安排任务,使其能干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应不失时机地把下属调整到合适的、新的工作岗位上,为其新的兴趣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其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应积极支持、帮助下属实现自己的“兴趣转移”,培养适合祖国需要的新的兴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