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是世界知名的数学大师,不仅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上成绩卓著,在数学教育方面也硕果累累,培养出像王元、陈景润等许多位在我国数学界具有影响的著名数学家。
门捷列夫——他出生于一个进步的小知识分子家庭,自幼热爱大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凭着勤奋和努力,他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临界温度,提出了水溶液理论,取得了一项项惊人的成就,把世界化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举世瞩目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一生在多领域勇于探索,造诣非凡,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谢南斗主编的《华罗庚 门捷列夫(最新插图本)》所选2位名人均是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著名数学家、科学家,在中小学教材中经常出现,但又介绍不详。阅读本书,有助于启迪智慧,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锻炼毅力,提高应对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故事性较强,读后有较大思考空间。
读《华罗庚 门捷列夫(最新插图本)》,品名人漫画,思考名人名言和名人对名人的评价,我们会受益无穷。
谢南斗主编的《华罗庚 门捷列夫(最新插图本)》选取华罗庚和门捷列夫两位名人,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勾勒出每位名人的精彩一生,每个人物的传记都向青少年朋友描述一段百味人生,将主人公坚毅的品性、过人的胆略、恒定的信念与执著的勇气展示给你。
读一本名人传记,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之旅,打开了一扇启迪成长的智慧之门。
用箩筐扣起来的小罗庚
中国江苏省的太湖西北,有一个名叫金坛的小镇。
金坛镇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的边上,是一个较大的码头。
南来北往的客商、船夫经常在这里聚会,所以小镇从早到晚都是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然而,这里人多地少,出产的蚕丝和棉花又不值钱,所以人民的生活还是十分困苦。
小镇上有一家名叫“乾生泰”的小杂货铺,店主人叫华瑞栋,金坛镇的人都称他为华老祥。
华老祥快40岁的人了,膝下还只有一个女儿华莲青。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无疑成为华老祥的一块心病。
1910年,在华老祥40岁的时候,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有了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中国杰出的数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华罗庚。
11月12日这天,华老祥请来了金坛镇上资格最老、最有经验、几乎万无一失的接生婆。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孩子呱呱坠地了。
接生婆抱着婴儿从里屋出来,高兴地叫道:“大胖小子,好个大胖小子!”与正朝里屋奔的华老祥撞了个满怀。
华老祥看着手里的孩子,乐得合不拢嘴。
只见这个可爱的大胖小子,眼睛微闭,高高的鼻梁,嘴巴正张开着,使劲地哭,头上的胎毛足有一寸来长,油黑发亮。
突然,华老祥好像想到什么事情,连忙吩咐女儿华莲青:“小青,小青,快去拿两只箩筐来!”
小莲青不明白父亲要用箩筐干什么,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还是接生婆有经验,明白华老祥要干什么,就对小莲青说:“你爹要用箩筐把你弟弟扣住。”
原来,那时的医疗条件差,婴儿生病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不治而亡是常有的事。
因此,人们只能想出一些迷信落后甚至荒诞的办法,祈求孩子的平安。
华老祥要用箩筐把孩子扣起来,就是要把孩子扣住,让孩子一生平安、长命百岁的意思。
小莲青将两只箩筐放在堂屋避风的地方,接生婆将婴儿包好,放进箩筐,再将另一只箩筐扣在上面。
婴儿原本还在哭,放进箩筐之后,竟然不哭了。
接生婆和华老祥见状,喜形于色:“扣住了,真的扣住了!”
接生婆准备将箩筐拿开,把婴儿抱出来。
华老祥一把拦住,说:“还久一点吧!多扣一会儿,至少得一个时辰。”
华老祥认为扣的时间越长扣得越牢,能够确保孩子平平安安、长命百岁。约莫过了一袋烟的工夫,孩子在箩筐里哭了起来,华老祥才不得不把孩子抱了出来。
他嘿嘿地笑着,把儿子抱在怀里亲了又亲。
“给孩子起个名字吧!”接生婆提醒乐得不知所以的华老祥。
40岁得子的华老祥,早已在心里把儿子的名字想了几千遍。
接生婆一提醒,他便说道:“进箩筐避邪,同庚百岁,就叫罗庚吧!”
小罗庚的诞生,给原本笼罩在一片愁苦气氛中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希望。 华老祥夫妇感谢苍天有眼,将小罗庚赐给了他们。
因此,他们把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华老祥,他恨不得儿子明天就能长大,好帮助他挑起家庭的重担。
华老祥夫妇整天围着宝贝儿子转,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小罗庚三四个月时,非常喜欢笑。
无论是父母、姐姐,还是街坊邻居,只要向他扮一个鬼脸,拍拍他的小手或给他一个玩具,小罗庚就会张开小嘴笑起来,两只乌黑的大眼睛笑成了两个弯弯的月牙。
这时如果还往他的胳肢窝挠几下,他就会发出响亮的笑声,两只小手还不停地摇晃,样子非常可爱。
华老祥让华罗庚的母亲停下所有的活计,专门看护和教育孩子。
小罗庚很聪明,母亲教的眨眨眼啦,摇摇头啦,鼓鼓掌啦,挠挠手指啦,他一学便会,并且能够记住不忘。
华老祥每天忙完生意就教小罗庚识字,不到一岁,聪明的小罗庚就能辨认十来个字了。
在小罗庚满一百天的时候,华老祥准备了一桌酒席,请来亲朋好友大吃一顿,弄得家里像过一个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母亲给小罗庚做了套新衣服,脖子上又挂了一团棉线,因为据说用线套住了就跑不了。
可是,在小罗庚三岁的时候,他们险些失去这个心肝宝贝。直到很久以后,全家人一提起这件事情,仍然心有余悸。
那天,大雪纷飞,道路泥泞。
小罗庚的母亲抱着他坐手推车回丹阳老家。
由于天气太冷,推车人就多喝了几杯酒,好让身体暖和些。
可能是酒喝得太多,走在路上,推车人好像整个儿都飘忽忽的。
当把母子两人推到一座桥上时,推车人一不小心,竟然连人带车推进了河里!
推车人见此情景吓呆了,站在桥上一动不动。
“救命啊——”
母亲在冰冷的河水中用力把孩子托在水面上,挣扎着,呼喊着。
母亲声嘶力竭地喊着,忽然被浪头打到了河的中间,母亲几乎要晕过去,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正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她突然觉得好像有人将她重重地推了一把。原来又是一个浪头向她涌来,将母子两人推到了岸边,他们竟然奇迹般地得救了!
母亲因为这次遇险,大病了一场。幼小的华罗庚虽然挨了冻,受了惊吓,但经过一番调养后,又活蹦乱跳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罗庚在父母的爱护和关怀下健康地成长着。
P3-5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读一些心理励志类图书,从中学习一些积极的信念是大有裨益的……我认为,故事性较强、读后有较大思考空间的中外名人传记类图书是青少年励志读物的最好选择。”
——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著名心理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讲授 俞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