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当代宗教冲突研究
第一章 阿以冲突与宗教因素
第一节 阿以冲突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阿以冲突的宗教因素
第二章 海湾教派冲突和黎巴嫩内战
第一节 海湾地区的宗教冲突
第二节 黎巴嫩内战
第三章 印巴地区的宗教冲突
第一节 印巴地区的宗教格局
第二节 印巴地区的宗教纷争
第三节 印巴地区冲突的宗教因素
第四章 中亚五国的宗教冲突
第一节 中亚五国的宗教格局
第二节 中亚五国的宗教纷争
第三节 中亚五国与新疆稳定
第五章 北爱尔兰冲突
第一节 北爱冲突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北爱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北爱问题与宗教冲突
第六章 巴尔干冲突和车臣战争
第一节 波黑战争
第二节 科索沃冲突
第三节 车臣战争
第七章 宗教冲突的其他形式
第一节 新兴宗教与社会冲突
第二节 邪教组织与社会冲突
第八章 宗教冲突的理论深思
第一节 宗教因素与国际热点问题
第二节 “冲突原因”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宗教学理论成果与学术启发
第四节 宗教因素及其影响的复杂性
第二编 当代宗教对话研究
第九章 宗教对话的背景与难题
第一节 文化背景:地球村的形成
第二节 思想背景:思维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学术背景:从比较研究到宗教对话
第四节 理论难题:相互冲突的“真理观”
第十章 世界宗教对话状况概览
第一节 天主教与东正教对话
第二节 三大启示性宗教对话
第三节 佛教与基督教对话
第四节 儒家与基督教对话
第五节 世界宗教对话会议
第十一章 宗教排他论的正统立场
第一节 宗教排他论的特征和根据
第二节 理论典型:巴特新正统神学
第三节 关于宗教排他论的学术批评
第十二章 宗教兼并论的对话模式
第一节 宗教兼并论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理论典型:拉纳的宗教对话观
第三节 关于宗教兼并论的学术批评
第十三章 宗教多元论的对话模式
第一节 宗教多元论的出发点
第二节 思想资源与哲学论证
第三节 关于宗教多元论的学术批评
第十四章 宗教兼容论的对话模式
第一节 第四种宗教对话模式
第二节 实践成果:《全球伦理宣言》
第三节 关于宗教兼容论的学术批评
第十五章 宗教实践论的对话模式
第一节 第五种宗教对话模式
第二节 宗教对话的共同语境
第三节 宗教对话的优先原则
第四节 宗教实践论的更新意义
第五节 宗教对话的方法论反思
第三编 中国宗教的和谐传统与现代价值
第十六章 和谐实用的宗教意识
第一节 阴阳五行的天道和谐
第二节 礼乐文明的人情和谐
第三节 多元一体的历史经验
第十七章 相资互用的三教合流
第一节 一主两从:儒家主导的三教互动
第二节 佛教传人:征服与屈服的历史
第三节 佛道互诤:中印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第四节 三教合流:儒释道的各自表述
第五节 相资互用:宗教对话与文化更新
第十八章 混元并用的民间信仰
第一节 民俗节日的宗教融合
第二节 民间宗教的同源分流
第三节 宗教宝卷的信仰结构
第四节 民间信仰还是民间宗教
第十九章 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的融会
第一节 伊斯兰教东传中国
第二节 元时回回遍天下
第三节 明清“回回教”与“清真教”
第四节 中国伊斯兰文化
第二十章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磨合
第一节 耶教东来:中西文明相遇和对话
第二节 太平天国:洋教形态的民间宗教
第三节 古今中西:现代中国与基督精神
第四节 韦伯命题:一段充满误解的思考
第五节 汉语神学:教会之外的基督研究
第二十一章 中国宗教现状与政策法规
第一节 五大宗教格局与政策环境
第二节 50年代后期至改革开放
第三节 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走向
第四节 中国宗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十二章 共建和谐世界的“中国经验”
第一节 中国宗教文化的历史特点
第二节 中国宗教文化的优良传统
第三节 中国文化传统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