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拉米苏编著的《女性投资婚姻的8堂课》将众多聪慧太太经营婚姻的理念、方法和鲜招,制成了一个漂亮的多棱镜,让读者轻轻松松就能看到不同婚姻里各自迥异的幸福形态,触摸到幸福婚姻的真谛,觉察到现代太太不经意间展现出来的智慧和风彩。在充满愉悦感和满足感的阅读中,你会发觉自己对婚姻的把控力增强了,对婚姻的理解也更趋平和了,不再觉得婚姻是一个壳,给人遮风避雨的同时,又让人负重不堪。相反,在你心中,婚姻就是一场乐此不疲的生活秀,那么的好玩,有趣,眼之所见皆是令你开心的惊喜。你会发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内心敞亮了,且能以轻松、开放、坦然之心来面对婚姻和人生了。
婚姻幸福几乎是所有女人的梦想,却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如愿的。当时代不断进步,经营婚姻的手法和理念是否也要来点小技巧呢?如果你还像传统女人一样认为自己的幸福要由老公来给,认为贤良淑德才是幸福婚姻的要素,笔者建议你好好翻翻本书,早一天阅读本书,就比别人早一天接近幸福。《女性投资婚姻的8堂课》由60位幸福太太的婚姻故事组成,将新一代聪明太太“玩转”婚姻的招数一一尽现,不仅让你轻易获取她们的“麻辣婚姻”理念,也为你们的亲密关系增添声色,更让你成为一个掌握生活的魅力女人。《女性投资婚姻的8堂课》由提拉米苏编著。
1 谈恋爱可以,择偶要谨慎
大多数女人都曾恋爱过,品尝过爱情带来的甜蜜滋味,然后,顺理成章地进入到婚姻这个环节,继而生儿育女,人生格局基本上也就定型了。然而,相当一部分女人从恋爱再到婚姻,可说是一路稀里糊涂地就迈进了围城。婚前的恋爱仅仅停留于追求表面的热烈,与理性择偶的关联并不太大。
正因为弄不清楚恋爱和择偶的内在联系,为了恋爱而恋爱,缺乏智慧,不善于整体思维,导致婚后矛盾重重,甚至婚姻破裂。其实,婚后错综复杂的矛盾早在婚前就已见端倪,甚至在择偶之初就有了蛛丝马迹。但是,许多女人或是被激情所惑,或是因习惯使然,或是被传统观念所左右,而视双方的分歧为无物。当双方关系出现危机时,赶紧用一纸婚书来“绑定”,为自己的人生酿下了一杯苦酒。
其实,女人的婚姻是否成功,决定权很大程度上就在女人自己手中。爱情总是浪漫的,超凡脱俗的,但婚姻却是实在的,是一个由“我”到“我们”的过程。倘若女人在择偶时能考虑周全些,对自己及后代的人生负责任一些,未来婚姻的胜算可能就更大些。总之,恋爱可以多谈几次,从18岁一直谈到28岁,都没问题,但择偶可千万要谨慎,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匹美丽的织锦呢?从婚姻家庭研究的角度来说,女人在择偶时应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量对方:
(1)身体条件。对方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获得幸福婚姻的必要条件。身体好的人能坚持工作,为家庭提供更好的经济收入,有能力承担家务,夫妻生活也会如鱼得水,而且体魄强健本身就是幸福感产生的生理基础和情感基础。在夫妻关系中,身体健康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个人体验,还会影响另一方的感受和行动,进而影响到双方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试想一下,一个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经常在医院泡病号,柜子里的药瓶堆积如山,日常生活中有诸多禁忌的男人能给女人带来多少欢乐?所以,女人在择偶时务必要将身体健康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为了自己未来婚姻的幸福,拥有创造幸福家庭的能力,自己在平时也应多加锻炼,塑形健体,做一个活力美人。
(2)心理条件。婚姻幸福与否和对方的性格也有莫大关系,婚前不快乐的人,婚后仍然不会快乐。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所说:“想从婚姻中得到什么,就要看带给婚姻的是什么。”带给婚姻的事项包括一个人的态度、喜好、厌恶、习惯以及情感反应的模式,这些因素决定了个人是否有和睦相处的倾向。换句话说,婚姻不和最大的原因是夫妻双方或任何一方本来就有不快乐的倾向,所以女人在挑选恋人时,要看他的心理是否健康。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也会比较乐观、豁达,讲话风趣,思维开阔,他有能力给自己快乐,也有能力令人愉快。
(3)经济条件。婚后的家庭生活相比于恋爱,更加平实、厚重。一定的经济条件是婚姻之船平稳航行的基础。玫瑰虽艳,却不能果腹。许多夫妻因受经济所困,贫穷日渐磨蚀了夫妻真情。一般说来,婚前的物质储备越充足,婚后的收入及储蓄越高,婚姻的幸福程度也就会越高。这并不是怂恿女人们去攀高枝,找大款,而是要对未来的生活有个清醒认识,选伴侣时一定要留意对方是否锐意进取?是否有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是否对财富有追求?
另外,经济开支的安排与幸福度也有很大的关系,丈夫将收入全部上交给妻子的,夫妻幸福度就比较高,妻子的幸福感就特别强。总之,夫妻在开支上意见越一致,特别是从婚姻伊始就一致的,幸福程度会越高。 (4)职业。丈夫婚后就业稳定是夫妻幸福的必要条件。在这样一个职场风云激荡的年代,虽然在一个单位干到老几乎是传说,不过还是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一个不安分,不停跳槽,凭感觉办事,没有职业规划的男人显然不是一个理想丈夫的人选。与此同时,女人也应努力提升自己,使自己更有价值。有调查显示,妻子的社会地位越高,往往其婚姻满意度也越高。
(5)受教育程度。一般认为,夫妻学历相同或者丈夫的学历比妻子略高一些时,婚后满意度较高。因为教育是影Ⅱ向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所以受教育程度相似的恋人容易在意见和观点上达成一致。一般说来,文化程度较高的恋人,大多是经自由恋爱而结婚,婚姻基础比较牢固,双方容易产生共同语言,而且容易理性相对,善于处理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
(6)价值观。婚姻成败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共同的价值观是婚姻幸福的坚实基础,所以恋爱时要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如何看待社会、工作、朋友、生活、婚姻。要听其言,观其行,尤其要放在集体活动中来了解,比如旅行、户外运动等,这个过程没有那么多的感情起伏,便于客观真实地了解一个人。
(7)结婚前与父母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的婚姻是否幸福,与他和父母的关系是否和谐有关。幼年生活中父母和他之间如何互动,将会影响他和未来伴侣如何互动。所以女人在恋爱时,不要拘泥于二人世界,应多去他家拜访,看他和父母的关系是否亲密温暖。一个对父母出言不逊的男人,将来对你也好不到哪里去。若是两人对父母的态度都非常好,其婚后生活幸福感也会比较高。
(8)父母的婚姻状态。一般认为,父母的婚姻状况对子女的婚姻有相当大的影响,父母关系和谐,子女的婚姻就比较好;而父母长期不和,甚至离异,子女的婚姻也较容易重蹈覆辙。民间往往认为这是一种“家风”,实际上完全是父母作为榜样和子女学习的结果。所以,聪明女人在享受对方对自己的赞美、关怀、爱恋时,别忘了去男方家中实地考察一番,用心观察一下他父母的婚姻状况,这也是恋爱必修课。
P2-4
婚姻是一场让人乐此不疲的生活秀
婚姻是一个常说常新,却又怎么也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也是普天下所有渴望幸福、憧憬乐活一生的女人都关心的话题,因为女人的幸福和婚姻密切相关。
有关婚姻的比喻,多如海边沙砾,如围城、如鞋、如茶、如瓷器、如股票、如甘蔗、如登山、如筷子、如一地鸡毛、如树……在这些比喻中,最贴切的莫过于“如树”的比喻了,一旦我们对它爱护了,用心了,树便成长了,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树上的叶子也是各不相同,既有老的,也有嫩的;既有向阳的,也有背阴的;既有青翠的,也有遭虫蛀的,但这并不妨碍大树蓬勃成长。婚姻里的每件琐事,就是这一片片的树叶,点滴的不如意,恰似树上的几片虫叶,树依然会春有红花秋有果实。
一棵树的成长,很不容易;一个家庭的成长,也很不容易。幸而,上天赋予女人以灵性,相比于男人的理性思维,女人和婚姻的关系似乎要更亲密些。
《红楼梦》里的“怡红公子”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西方典籍里也曾这样描述,“当上天造男人时,上天造他并将生命的气息吹入他鼻里。然而,在创造你—女人时,上天是在赋予男人生命后才造你,因你的精致需要精心雕琢。上天使男人沉睡,好让自己能耐心完美地塑造你;使男人睡觉,好使他不能干预创造的工作”。
这样一个精巧的、身心合一的可人儿,当然有能力令婚姻之树永葆活力,多些趣味性,少些单调沉闷。若你以轻松愉悦的心态经营婚姻,让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外,都能躲进家的港湾里,做一回无忧无虑的孩童,那么,你的婚姻之树必定是枝叶婆娑,繁花如醉。
尽管上天赋予女人以灵性,但实施起来或许不一定顺手。水与泥如何糅合,比例怎样,捏个什么样的造型,上个什么色,成了考验每个女人的难题。因为这是一个彰显个性的年代,无论男人或女人,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水多了,泥就干了;水少了,泥就湿了,这都会影响婚姻的和谐。
在本书中,我们将众多聪慧太太经营婚姻的理念、方法和鲜招,制成了一个漂亮的多棱镜,让读者轻轻松松就能看到不同婚姻里各自迥异的幸福形态,触摸到幸福婚姻的真谛,觉察到现代太太不经意间展现出来的智慧和风彩。在充满愉悦感和满足感的阅读中,你会发觉自己对婚姻的把控力增强了,对婚姻的理解也更趋平和了,不再觉得婚姻是一个壳,给人遮风避雨的同时,又让人负重不堪。相反,在你心中,婚姻就是一场乐此不疲的生活秀,那么的好玩,有趣,眼之所见皆是令你开心的惊喜。你会发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内心敞亮了,且能以轻松、开放、坦然之心来面对婚姻和人生了。
其实,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踏上了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漫长旅程,学插花、学弹钢琴、练瑜伽以怡情悦心;上大学、考研、考证,以获取生存资源,让自己的内在更强大;学习衣着搭配使自己的形象靓丽清爽……婚姻这么重要的一课当然更需学习了,没有谁天生就是经营婚姻的高手,从他人的经验里学习,无疑是最划算、最聪明的选择了。
愿每一个阅读本书的女性,都能拥有幸福满怀、趣味无穷的婚姻!
永远要提升爱的能力
三年前,我开始悉心研究中国式婚姻,从人类婚姻的发展史,到纯粹的婚姻理论,继而近距离接触了大量的真实案例,的确悟出了一些婚姻之道。总的说来,我有一种深刻的感觉,那就是:身处婚姻中的人,永远都要提升爱的能力。
情感问题,有时候就是爱的能力的问题,而非爱的对象问题。
在我们父辈那一代,他们的婚姻大多是通过介绍人以条约的方式确定下来的,只要双方门当户对,各方面条件大致相当,就能诞生一桩婚姻,可以说婚姻的功能要大于情感的需求。这种婚姻由于选择少而接纳度高,加之外部社会大环境也单纯,只要双方成长环境类似,习惯、性格、爱好等方面就容易趋于一致,因而婚姻会更稳定持久,也容易白头偕老。而现在,爱情的地位空前提高,浪漫式的爱情被普遍承认。陌生的男女通过人际吸引,电光火石间心动,最终相许彼此,两人交换戒指,结合为一体的时候,就是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体验。然后,不少女人婚前对爱情的憧憬有多大,婚后对爱情的失望就会翻番,她们很是悲观无奈,难道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只能定格于“从此他们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我想,之所以产生这种落差,第一要源于她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有误区,诚如心理学家李子勋的解读:婚姻不等于爱情,爱情是种子撒到地里,互相辛勤浇灌,种子发芽了,结出来的果实就是婚姻,但果实不等于种子,它比种子要丰富得多。所以当女人欣喜地步入婚姻后,要懂得调适角色,不要期望对方依然如婚前一样对你。
另外一个,就是要提升爱的能力,做一个优先给予者。要知道,爱情的首要特性是“给”而不是“得”,切莫像个没长大的小女孩一样,只等着对方来爱。什么是“给”?心智不成熟的人常把“给”理解为放弃、吃亏,或是作出牺牲;非常自我的人则会以交换为前提,“给”的目的就是要“得”,一旦没有实现对等交换就认为是欺骗,凡此种种偏差思维都会伤害情感,也是缺乏爱的能力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害怕给予只想索取的人,不管拥有多少,和一个贫穷者无异,因为潜意识中他认为自己资源匮乏,给了后自己就会失去。
反之,一个懂得爱的艺术、有爱的能力的女人,内心强大充满自信,她们能找到对自己生命力的信赖。她们会乐于做个优先给予的人,她们信奉“好婚姻,有得赚”,所以她们会给对方快乐、支持和空间,给家庭以和谐温馨……从“给”中她们体验到了“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我”的责任。这种“给”唤起了双方的生命力,促成了婚姻之树茁壮成长,因此,“给”其实意味着“得”。当然,给也要讲究姿态,要给得轻盈,给得自如,给得有节制,以一个可爱女人的形态给,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债主”。
如果你正为婚姻头疼,正在每天悲呼“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妨问问自己,你为爱做了什么?你是否关注自己的得优先于给?婚姻从未摧毁过任何东西,也不会破坏爱,爱是被没有爱的能力的人所破坏。多一些爱的能力,爱就会滋长,婚姻也就成为了让爱自如成长的空间。
当然,说到婚姻的经营,远不是一个“给”字就能简单囊括的,婚姻的经营方法也不是本书所能说得完的,容我在以后的书籍中慢慢道来。在此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编辑,感谢他们给予我的无私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