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观音的秘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明博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慈悲、观自在的品性,人人本自具足。除可作为深度的人文游记,让读者可以“带一本书去普陀”;马明博编著的《观音的秘密》还提供一面洗尘镜,一剂清心散,让我们随作者的脚步在“琉璃世界”(普陀山别称)中漫步徐行,分享喜悦,一沐清凉法雨,洗去自心尘埃,不知不觉中,获得以正确的见解引领,从而“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让一己当下的道路,沿着本性的慈悲徐徐开展,走向更加圆融无碍的人生。

内容推荐

写作《观音的秘密》,是因为作者马明博发现了一个深藏久远的秘密:

在生死轮回的大海上,我们的身体就是普陀山,

而观音菩萨居住其间。

就像释迦佛视一切众生如自己的孩子,观音菩萨会把你拢向怀里;她会将你脱粒,除去障碍你、缠缚你的外壳;她会将你筛去皮屑,帮助你见到“本来面目”;她会将你碾磨,让你粉碎掉“我执”;她会调以清水,然后,将你揉搓,让你变得随顺;她也会将你送上蒸笼,直到你获得心智的成熟。《观音的秘密》让我们随作者的脚步在“琉璃世界”(普陀山别称)中漫步徐行,分享喜悦。

目录

自序

壹 菩萨凝视的岛屿

 01 守望的距离

 02 普陀是山,是岛?

 03 菩萨的礼物

 04 大海中的般若船

贰 香云地

 01 灯光是门

 02 香云地

 03 法界藏身

 04 草绳钟

叁 看观音菩萨看

 01 虞美人

 02 观音是女,是男?

 03 一只现实主义的净瓶

 04 观音的黑豆坊

 05 看观音菩萨看

 06 老人与海

肆 寻找观世音

 01 大脚趾的观音

 02 观音的故居

 03 沙滩上的药与糖

 04 100岁的儿子,25岁的父亲

伍 天花法雨

 01 海外家风

 02 法雨寺檐下听雨

 03 天花法雨

 04 一日即是一生

陆 慈悲的深度

 01 “囚徒困境”,佛的选择

 02 观音的秘密

 03 随缘的自行车

 04 苏东坡的困惑

 05 慈悲的深度

 06 生死并非离别

柒 佛顶山顶佛

 01 故道白云

 02 弘一法师的一声叹息

 03 观音无相

 04 树树观自在

捌 《心经》随喜

 01 当玄奘遇到观音

 02 做自我的旁观者

 03 般若波罗蜜多

 04 《心经》随喜

玖 带一本书去普陀

 01 佛国的小脚丫

 02 带一本书去普陀

 03 菩萨心之种种

 04 开往梅福禅院的火车

 05 磐陀石上的阳光

 06 茫茫人海中,一只漂流瓶

试读章节

罗兰·巴特借《恋人絮语》说:“许多歌谣和旋律,描述的是情人不在身边时的感受。”愁绪因离别而起,煎熬因孤寂而生,彼此心怀眷恋的人,隔着物理的时空,默默相守。

这段相隔、相守的距离,就是“守望的距离”。

从“不在身边”这个角度看,信仰与爱情,有几分相似。

观音菩萨并不在我们身边。那么,她在哪里?离我们有多远?

不知道。

虽然不知道,但你坚信,“有需要时,观音菩萨就会在我身边”。当然,她是隐匿的存在。因为她隐匿,所以要祈请她。

坚信与祈请,让信仰与爱情有了分野。爱情与信仰或许同源于失落、愁绪、煎熬,但祈请从来不是情人间的思念与倾诉。

祈请观音菩萨时,我们知道,此时此刻,有很多人在祈请她;我们也知道,自己不会是她唯一眷顾的人。但是我们深信,她认真地倾听着我们每个人的祈请,并且因应这些不同的请求予以响应。这一刻,对于祈请者来说,是超凡入圣的一刻。有时,哪怕祈请只是一番倾诉,也能帮助人从困境中超脱出来。

有信仰的人是有福的。因为祈请从来不是寄出一封没有收信人地址的信。

然而,祈请不是让我们把责任推卸给菩萨,要菩萨替我们做什么事,而是请菩萨给予我们力量去完成那些事。这是祈请的黄金法则。要知道,菩萨是不会帮助我们偷懒的。祈请也不是请菩萨帮助我们改变外在的困境,而是请她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心。祈请就像与信任的朋友交流,因为有他默默支持,虽然面对的困难依然在,但此时我们的勇气增加了,困难的程度便因此减轻了。

最完美的祈请,是这样的——“菩萨啊,请您给我力量去帮助他人。”

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你对他好;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他知道你的好。观音菩萨是后者的典型。

未到普陀之前,观音菩萨已经在远远地守望你。来普陀的路上,你是否感觉到,自己与观音菩萨的距离日渐缩短。身在普陀,你与观音菩萨之间地理的距离消失了,你是否感受到菩萨的世界有何不同?离开普陀以后,从此,无论你行走到何处,都行走在观音菩萨眷顾的目光中。

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

想到了就去!

办妥年休假手续,准备行囊时,陆续接到肖业、治斌的电话。听说我要去朝礼普陀山,他们问:“随喜同行可否?”当然可以!“三人行,必有我师”嘛。动身前,又碰巧亚东自宁波打来电话。听说我将有普陀之行,他说:“太好了!我陪你去拜菩萨!”

不可思议。以普陀山为缘,我们被牵在一起。

普陀之行,对于我,并非一次简单的旅行,而像一堂禅修的实验课。普陀山之于我,是生命行旅的驿站,是心灵深处的家园,是潜修密证的心路,更是我从城市生活的主动“退出”。

据我所知,释迦佛的一生,重复着两件事——“退出”与“复返”。作为释迦族的王子,他“退出”尘世,前往森林中,独自苦修六年。在菩提树下觉悟之后,他“复返”世间,开始了为期四十九年的弘法生活。每年雨季,他带领僧众主动“退出”尘世,用三个月的时间“结夏安居”,静坐禅修——汉传佛教以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为期。雨季结束后,释迦佛带领僧众“复返”尘世,继续推行以智慧、慈悲为主旨的生命教育。即便在“复返”的日子里,他及僧众每日也有三次“退出”,在清晨、上午与黄昏三个固定的时间段,静坐禅修。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沉湎于细碎的物质生活,人哪里有时间观照自己的心?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我的生活,是禅修的重要功课。为此,每一天,我都会为自己留出一段时间,从物质生活主动“退出”,虽然只有一刻钟或半小时。

在家中找个角落,安静地坐下来,尝试着观照自己的念头,可以帮助身心回归平和、宁静。并不复杂,只是静静地坐着就足够了。因为安静,人得以观照内心涌起的念头。一个接一个的念头,生起又渐次消失,像不息的海水,涌上沙滩又悄然退下。念头的生灭非常短暂,像小孩子喜欢吹起的肥皂泡,五彩斑斓,随风而飘,当你起劲地追它时,“啪”,它破灭得无影无踪。P10-13

序言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就别重逢。

就像此刻,您拿起了这本书。

随便翻吧,哪怕只是读上两三页。

如心生喜欢,就一起去探究“观音的秘密”。

如未能感动,请放下,允我低眉合十,道一声“珍重”。

拿起,放下,皆缘。

马明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