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光珞等编著的《建筑力学》从力学知识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出发,淡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者之间的明显分界,重在杆件和结构的力学计算与分析,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结构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力学基础。另外,在内容上注意适当的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便于学生对于基本内容的掌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基本假设
第二节 基本概念
第三节 计算简图
第四节 杆件的基本变形
第二章 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第一节 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的概念
第二节 自由度和约束的概念
第三节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组成规则
第四节 体系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第三章 刚体平衡
第一节 力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
第四节 空间力系
第四章 杆件的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一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第二节 内力、截面法
第三节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第四节 拉(压)杆的变形
第五节 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六节 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第七节 拉伸和压缩超静定问题
第八节 联结件的剪切和挤压强度计算
第五章 圆轴扭转
第一节 外力偶矩、扭矩和扭矩图
第二节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应变
第三节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和强度条件
第四节 圆轴扭转的变形和刚度条件
第六章 梁的弯曲内力
第一节 剪力和弯矩
第二节 列方程作内力图
第三节 简易法作内力图
第四节 叠加法作梁的弯矩图
第七章 梁的应力和变形
第一节 弯曲正应力
第二节 弯曲切应力
第三节 弯曲强度条件
第四节 弯曲变形
第八章 静定梁的影响线
第一节 影响线的概念
第二节 静力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
第三节 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第四节 影响线的应用
第九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第一节 应力状态概述
第二节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第三节 强度理论
第四节 梁的主应力及强度计算
第十章 组合变形
第一节 斜弯曲
第二节 偏心压缩(拉伸)
第三节 弯扭组合
第十一章 压杆稳定
第一节 压杆稳定的概念
第二节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和『I缶界应力
第三节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和I临界应力总图
第四节 压杆稳定的实用计算
第十二章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第一节 静定平面刚架
第二节 三铰拱
第三节 平面桁架
第十三章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第一节 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
第二节 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单位荷载法)
第三节 图乘法
第四节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位移计算
第十四章 力法
第一节 超静定结构概述
第二节 力法基本概念
第三节 荷载作用时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第四节 对称结构的计算
第五节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第六节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第七节 超静定结构特性
第十五章 位移法
第一节 位移法基本概念
第二节 等截面直杆的形常数和载常数
第三节 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
第四节 位移法典型方程及计算步骤
第五节 对称性的利用
第六节 算例
第十六章 力矩分配法
第一节 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
第二节 单结点的力矩分配
第三节 多结点的力矩分配
附录一 截面的几何性质
第一节 静矩和形心
第二节 惯性矩、极惯性矩、惯性积和惯性半径
第三节 惯性矩和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
第四节 主轴、主惯性矩、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性矩
附录二 型钢表
表附2-1 热轧等边角钢(GB 9787—1988)
表附2-2 热轧小等边角钢(GB 9788—1988)
表附2-3 热轧槽钢(GB 707—1988)
表附2-4 热轧工字钢(GB 706—1988)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