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药国际化的专利法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张冬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药国际化的专利法研究》(作者:张冬)在基础理论上,遵照中药专利审查制度调研数据及其与西药的对比,论证了中药专利化的法律症结,并试图揭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解决路径。产业应用上,帮助理清中药国际化市场竞争中的配套保护操作方案。可以预见,中药国际化的创新性研究,正是大国复兴的务实之需。

内容推荐

《中药国际化的专利法研究》(作者:张冬)以我国中药、西方国家及国际条约中约定的相关植物药,以及传统医药发展的最新知识产权信息为基础,筛选国内外中药及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典型案例,以专利法为切入点,对中药专利化涉及的审查认定、技术原理、国内外法律条约应用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翔实的系统认识。

《中药国际化的专利法研究》适合专利法、中药国际化等研究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引言:中药保护的知识产权基础理论

1.1 罗马法基础的属性定位:私权,兼顾公权利益

1.1.1 一种现代意义的无形财产权

1.1.2 贯穿着私权的自然属性

1.1.3 根植于罗马法的基本概念

1.2 利益平衡的根本目的:社会利益最大化——以全球新技术竞争为视角

1.2.1 初衷:正义和效益的二元价值

1.2.2 体例:程序依附实体的综合规范

1.2.3 内容:私权受到社会利益的限制

1.2.4 实施:依托国家机构的救济保障

1.2.5 趋势:运营知识产权的强国战略

第2章 问题由来:中药产业安全的风险报告

2.1 安全危机综述: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化的风险忧思

2.1.1 全球中药国际化的专利竞争日益激烈

2.1.2 我国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滞后的风险加剧

2.2 中国市场报告:中药产业开拓国内市场风险报告

2.2.1 国内报告之一:自身生存发展的风险透视

2.2.2 国内报告之二:跨国医药公司在华竞争的风险剖析

2.3 国际市场报告:中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风险报告

2.3.1 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综合条件

2.3.2 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分布情况

2.3.3 中国中药企业竞争国际市场的经典案例

2.3.4 中药产业难以实现国际化的关键问题

第3章 关键概念:中药专利保护的研究范围

3.1 中药及中药专利保护的研究范围

3.1.1 中药的界定

3.1.2 中药专利保护的研究范围

3.2 中药保护安全战略的释解

3.2.1 安全战略=经济安全性+竞争国际化

3.2.2 安全战略的理论依据

3.2.3 安全战略的典型例证

第4章 中药专利化的技术瓶颈透视

4.1 中药学的本质:复方药与辨证论治的文化理念

4.1.1 中药的物质特色

4.1.2 中药的理论特色

4.2 中药复方专利申请的特点及与西药专利的差异性

4.2.1 中西药概念与内涵的差异性

4.2.2 理论体系的差异性

4.2.3 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技术主题

4.2.4 中西药专利保护的差异性

4.3 中药专利化的技术瓶颈:中药专利无法自制数字化的审查标准

4.3.1 难以满足现行专利审查标准的“三性”要求

4.3.2 专利保护范围难以确定

4.3.3 专利侵权认定受阻

4.3.4 专利保护与行政保护的冲突

4.3.5 中药复方发明专利的技术垄断优势不明显

4.3.6 中药复方专利之间的相互引证率与自我引证率极低

4.3.7 中药复方专利申请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第5章 专利法保护标准的比较:西方植物药专利保护的比较和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的立法实践

5.1 西方植物药专利保护评述——以美国为视角

5.1.1 美国植物药专利保护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外延

5.1.2 综述美国植物药专利保护的立法发展及特别规定

5.1.3 透视美国植物药专利保护的经典案例——以美国植物药Veregen TM专利发展为例

5.1.4 美国植物药专利“三性”的法律评述

5.1.5 美国植物药与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模式的法律比较

5.1.6 对美国植物药专利保护模式的法律思考

5.2 我国中药专利审查的执行原则——以发明专利为视角

5.2.1 中药专利审查“三性”标准的基本释解

5.2.2 对中药专利审查机制七阶段的认识

5.2.3 中药专利审查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审查标准明示

5.2.4 中药发明专利审查三原则的实务分析

5.3 中药专利立法的国际国内架构及发展

5.3.1 中药专利立法的国际化情势

5.3.2 释解TRIPs协议和CBD公约有关传统医药保护的弹性条款

5.3.3 透视我国中药专利的立法缺漏及相应产业风险

第6章 专利法保护之外的补充路径:中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合理解说

6.1 中药传统知识保护范围的认定

6.1.1 对中药传统知识的释解

6.1.2 对传统知识的保护范围的认定

6.2 中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立法现状

6.2.1 国际公约条约及国际机构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历史演绎

6.2.2 各国传统植物药作为传统知识保护的代表性做法和立法评述

6.3 我国以专利法为代表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缺失及立法发展

6.3.1 与传统知识相比较,中药专利法商标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保护及行政保护的缺失

6.3.2 中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立法构建

6.4 中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基本特点

6.4.1 认证化——保护对象的具体范围需要国家明确认定及公布

6.4.2 国际化——国际侵权风险大于发展中国家其他出口商品

6.4.3 公权化——保护的实施离不开公共机构的统一组织和执行

6.4.4 公权与私权互利共荣性

6.5 中药传统知识保护合理性的论证

6.5.1 基于中药自身属性论中药传统知识保护合理性

6.5.2 从人权视角论中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合理性

6.5.3 基于文化多样性论中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合理性

6.6 中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基础实践路径

6.6.1 事先知情同意与惠益分享制度的理论理解

6.6.2 事先知情同意和惠益分享制度的操作实例

……

第7章 方法论:中药保护最佳路径问题的实效方法论探究与应用

第8章 建议:中药国际化保护方案展望

参考文献

书评(媒体评论)

张冬教授的这部力作尽管仅以中药而不是整个中医药为考察对象、以专利保护而不是整个知识产权为切入点,但其在研究视野的宽广、研究内容的深入、研究资料的翔实、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对策的可行性等方面都令人称道。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该书很好地兼顾了中药保护的“中国特色”与专利保护的国际环境,重视传统知识理念和保护机制介入的重要性,以突显中国本土文化的整体优势和中国国际化竞争战略考量。因此,该书是我国在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方面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冯晓青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数千年积累的中医药理论、技术、中药资源和产品蕴藏着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由于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不能适应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利用,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正利用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将从中医药等传统知识中发现的新药“正当”地获得利益保障,并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加上中医药传统知识拥有者的界定和利益分享困难,中医药的发展和传统知识保护存在的矛盾等因素,使得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和保护显得极其重要。

张冬教授从事的有关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本着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将中医药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特点与法学研究相结合并征询中医药学界同仁的意见,完成了本书的写作,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及其科研成果,相信对社会各界,尤其是从事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的各界同仁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刘新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