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春龙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及其成因研究》是“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系列”之一,运用税收收入能力测估模型和个人收入分布函数模型两种方法测算了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规模,结果比较一致,近几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率都在40%以上,这还不包括地下经济部分。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及其成因研究/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系列/华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系列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咸春龙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咸春龙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及其成因研究》是“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系列”之一,运用税收收入能力测估模型和个人收入分布函数模型两种方法测算了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规模,结果比较一致,近几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率都在40%以上,这还不包括地下经济部分。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税收流失是从税收产生之日就与之形影相随的,世界各国税收流失都很普遍,个人所得税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个人所得税流失的治理难度很大。个人所得税流失,最直接的结果是中国财政收入的减少。从短期来看,个人所得税收入减少使政府陷于缺乏资金的困难境地,影响国家职能的实现;从长期来看,为了实现既定的收入目标,政府不得不提高税率或扩大征收范围,这不仅影响了税收体系的内在弹性,更加大了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而且会增加高收入者逃避个人所得税的动机和税制的复杂性,进一步引发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流失。因此,围绕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中国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咸春龙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及其成因研究》共分十章,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包括第一章导论和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准备。第二部分即第三章,是对地下经济所导致的税收流失规模以及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规模的估测。第三部分为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原因分析,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共四章。其中,第四章至第六章为理论分析,分别基于A—S偷逃税模型、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博弈论以及制度经济学从机理上分析了税收流失的原因,第七章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具体原因。第四部分即第八章,总结了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流失治理的经验。第五部分即第九章,结合第七、八章的分析,从税制优化和提高征管效率以及增强纳税人纳税意识等方面为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治理提出了相关建议。第六部分即第十章,是结论与讨论。 通过研究,《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及其成因研究》形成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1)对地下经济规模及其所导致的税收流失规模的估测。在估测地下经济规模及其所导致的税收流失规模时,本书分别运用了现金流量法、收支差异法、货币交易法和回归方程法等四种方法,并对各自的假设条件、计算原理(公式)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运用货币交易法和收支差异法测算的结果与实际的中国地下经济规模比较吻合,中国地下经济规模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约为20%~25%,由此所导致的税收流失约为4000~6000亿元。 (2)对个人所得税流失规模的估测。本书运用税收收入能力测估模型和个人收入分布函数模型两种方法测算了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规模,结果比较一致,近几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率都在40%以上,这还不包括地下经济部分。 (3)对个人所得税流失原因的分析。从偷逃税的实现机制来看,偷逃税在客观效果上是一种隐瞒偏好的“搭便车”行为,是纳税信息滞塞和激励机制缺位的产物,或者说是征纳缺乏激励的一种寻租行为。纳税人的心理成本和从众效应、政府的税收工作目标也是影响纳税人偷逃税的重要因素;税收机关的稽查成本、纳税人行贿成本和对合谋双方的罚款额等都是影响征纳双方合谋博弈的重要因素,国家对征税人的征查和对征税人违规的处罚也能影响税收流失;税法体系的不完善和税收制度供给和需求本身的非效率导致税收流失;非正式制度上的“人情”文化和公民缺乏诚信的习惯也是造成税收流失的因素。 (4)对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具体原因的分析。在中国,影响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具体原因可以分为税制缺位、税制缺陷和实施性税收流失。税制缺位表现在应税所得的正列举方式将大量新型收入形式界定在纳税界限之外,以及附加福利的课税问题呈现法律空白。税制缺陷具体表现在个人所得税法中对税基和税率的规定存在缺陷。实施性税收流失具体表现在税源监控不力和征管手段落后、征管效率不高。 (5)发达国家治理税收流失的经验和中国治理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对策。本书认为,个人所得税流失治理主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是税制(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基和税率)的优化;二是改进税收征管工作。无论是发达国家治理个人所得税流失的经验,还是中国治理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对策措施,都是基于同一个分析框架。因此,提高征管效率、降低稽查成本、加大处罚力度都能抑制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偷逃税现象。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税收是国家之本 1.1.2 税收流失问题是古今中外关注的热点 1.1.3 个人所得税流失存在巨大隐患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对税收流失问题的研究 1.2.2 国内对税收流失问题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分析框架 1.3.3 结构安排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研究切入点的创新 1.4.2 方法论的创新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准备 3 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规模的测定 4 税收流失的原因(一):基于阿林厄姆-桑德姆(A-S)模型的分析 5 税收流失的原因(二):基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分析 6 税收流失的原因(三):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7 实证研究: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具体原因 8 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流失治理经验 9 中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治理对策 10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