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线序曲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曾良才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东线序曲》选编了作者曾良才44篇文章和1篇专访。其中,《厂长今年38》、《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创新,航空工业永恒的主题》》等文章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热点难点,反映艰难探索,抒发豪迈情怀,展望美好未来。《大漠采风》、《东线序曲》、《“重走长征路”日记》等文章热情讴歌那平凡而又伟大的航空人,浓墨重彩反映那激情燃烧的主战场,奏响出航空人报国图强、奋发有为的华关乐章。《学习力 思维力 创新力》、《东安公司见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几点思考》等文章则侧重于实践的探索,历史的反思,经验的总结,读后引人以思考,给人以启迪。

内容推荐

《东线序曲》选编了作者曾良才44篇文章和1篇作者的专访。这45篇文章中,有参加集团重大活动时有感而发的札记,有出席相关会议的讲话和演讲,有对国有企业文化的探讨和感悟,有亲身参与调研考察的思考。虽然文体不同、胚材各异、文章各自独立,但又一脉相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航空工业科研、管理、宣传、文化建设的辉煌,展示了一代航空人的思想火花和感人故事。

《东线序曲》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目录

厂长今年38

东安公司见闻

启动转变观念的总开关——东安公司学邯钢的启示之一

众人划桨开大船——东安公司学邯钢的启示之二

依靠科技进步增效益——东安公司学邯钢的启示之三

管理,是企业工作永恒的主题——东安公司学邯钢的启示之四

关键要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东安公司学邯钢的启示之五

“太行”三记

心里:时刻想着群众——“太行”三记之一

眼睛:紧紧盯着市场——“太行”三记之二

手中:牢牢抓住人才——“太行”三记之三

昌飞哲学

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

宣传工作的三大功能

创新,航空工业永恒的主题

对结构调整中“抓高放低”的几点思考

富士通集团公司跨国经营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中心代有人才出——014中心人才培养札记

慕尼黑的三奇

西门子全球性企业文化三题

宣传工作创新杂谈

大漠采风

东线序曲

激情燃烧的西线

蓝天论剑报国心——某新机首飞5周年汇报咨询会侧记

搭建5个平台,为实施大集团战略服务

面向世界,我们选择变革——发动机行业结构调整理论研讨会侧记

面对历史,我们别无选择——中国航空发动机要走自己的路

变革、机遇、发展——优秀经营管理者研讨会侧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几点思考——2004年2月20日在国防工业思想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学习力思维力创新力——2004年在中航党校的演讲

浅谈对市场的特殊理解——在集团“市场观客户观”座谈会上的讲话

建设和谐集团——2005年7月13日在中国一航建设和谐团队研讨会上的讲话

激情建设具有中国一航特色的服务文化

构建中国一航创新文化体系

加紧加快建设集团创新型文化

为创新型集团提供强大的理念引领和文化动力——2006年5月31日在中国一航创新文化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创新发展绝对优势

关于编著《如何当好党委书记》一书的几点思考——2006年10月17日在浦东国家干部培训学院国资委党务班上的演讲提纲

“重走长征路”日记

“重走长征路”日记(一)

“重走长征路”日记(二)

“重走长征路”日记(三)

“重走长征路”日记(四)

“重走长征路”日记(五)

建设与集团公司战略相匹配的文化体系——2007年5月25日在全国企业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党委在资本运营中发挥作用的思考——2007年9月9日在集团资本运营宣传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大战略与大宣传——5008年4月21日在集团宣传部长、两刊通讯员会议上的讲话

建设与战略相匹配的集团文化——5008年4月24日在西昌军工文化研讨会上的演讲

抗震救灾心灵洗礼录

人心——抗震救灾心灵洗礼录之一

人情——抗震救灾心灵洗礼录之二

人气——抗震救灾心灵洗礼录之三

人品——抗震救灾心灵洗礼录之四

战略·文化——2008年8月2日在黄山“中国企业文化实践理论创新论坛”会上的演讲提纲

实施集团战略的五性思考

文化力与企业发展力

主业上市后存续企业如何发展——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公司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调研与建议

集团并购与文化融合——2010年6月13日在第三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上的演讲

调整生产关系,培育造血功能——艾力特公司调查与思考

快速变革、抱团发展、思谋远行——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公司存续企业再调查

公司国际化与文化制胜

军工集团由传统国企向现代跨国公司转型的思考——2011年7月6日在哈尔滨中国军工文化交流会上的演讲

“集团文化”夯基蓄势引领航空报国之愿——专访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副秘书长曾良才

试读章节

计划经济转身市场经济,是一大历史变革,历史变革总是从思想变革开始。在改革的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都形成一个共识,即要进市场,必须思想观念先进市场;长风机械总厂厂长胡问鸣说:经济扭亏,先要思想扭亏;从全行业企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深刻的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企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什么一部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打胜仗,能由弱变强、由小变大;而有的企业却反而由强变弱、由盛变衰,反差如此大,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干部的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不相适应,到位不到位。观念转变了,可以出思路、出办法;观念不变或不到位,思想统一不起来,不仅好的思路出不来,即使有了好的改革方案也实行不下去,即使改,也只能是原地转圈,转一圈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因此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必须抓好思想观念转变这一环节。

首先,转变观念,才能使企业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军工企业长期形成的种种思想框框。我们在计划经济下搞了几十年企业,而且是军工,思想框框比一般民用企业还多,等、靠、要的思想,封闭的思想,军工特殊的思想等都十分突出,这些观念已经成为未来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障碍。比如军工特殊的思想,有些同志认为军工企业是百分之百的国有经济,在军工系统就只能是一种所有制,而不能搞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因此对航空工业搞控股公司改造就觉得是走形式,是一种换牌公司,只不过是前几年把部换成总公司,现在又换成控股公司。另外,在军工特殊的思想观念影响下,有军品才有地位的思想也严重影响全行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全行业几百个单位,谁都想争军品型号、争军品任务,于是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的弊端就始终解决不了。军工特殊的思想框框突破不了,十五大提出的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任务在航空就成为一句空话,国家提出的抓大放小的改革措施也就无法实施。在宏观指导上,航空工业改革的着眼点和着重点就不能从着眼于搞好每一个企业、转向着眼于搞好整个航空经济;就不能把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资本结构就无法实现。

其次,转变观念,才能使企业确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和战略。深圳中航技总裁在总结飞亚达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经验时说,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竞争,是企业决策的竞争,是战略的较量。企业发展思路的确立,经营思想的明确,战略目标的制定,取决于思想观念的更新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企业的思路,只有在确立市场经济观念的前提下才能提出来,观念不变,思路还是计划经济的思路,就走不进市场,进了市场也只能被淘汰出局。

再次,转变观念,才能使企业尽快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十五大报告指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所谓市场主体,就是企业面向市场,做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企业“四自”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职工观念转变的广度和深度。市场是企业的生存空间,也是职工的生存空间。企业能否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决定着企业的存亡兴衰。但企业要成为市场主体,靠政府去推不行,靠总公司下文件也没用,关键要靠企业的内力。而这种内力是通过转变观念,用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去教育和引导职工,充分调动职工投身市场和参与竞争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来形成的。只有当投身市场竞争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为,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内力才能形成。

抓观念转变要从航空工业的实际出发

转变观念不是比谁提出的观念新、观念全、观念多,不是把过去形成的好观念也一概否定,而是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航空工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转变观念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转变观念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相适应的新观念,从而能够解决航空工业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种种新问题,推动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

转变观念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不同实际,沿海企业与三线企业、大企业和小企业、老企业与新企业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特别要正视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现在航空企业面临的困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困难,不仅仅是缺资金、缺设备的困难,不是给点资金、搞点技术改造就能解决的困难。更多的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问题,是机制上的问题。朱育理总经理把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归纳为8个方面,即大潮的冲击、观念的陈旧、改革的滞后、历史的包袱、沉重的负担、体制的冲突、文化的振荡、道德的沉沦。企业背负着这8个方面的大困难,面临的又早已不是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更是难上加难,许多企业承受不了,有的一夜之间就失去了市场,从盈利大户变成亏损大户,有的企业现在日子好过,但潜在的困难已经明显地暴露出来,很可能在一两年之后就会陷入困境。因此,转变观念不能空喊口号,不能赶时髦,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搞一风吹。要从航空工业的实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观念转变的具体内容,在有效性上下功夫。

转变观念要和广大职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相一致,力求有较强的针对性。航空工业要实行控股公司改革试点,资产优化重组自然就成为职工关注的热点,因此开展资产观念的教育、引导职工牢固树立投资主体的观念,增强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投资回报意识就十分必要;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这是一次思想大解放,必然成为职工关注的新热点,也必然会引发各种思想的撞击;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自负盈亏也就成为职工的关注的难点,因此引导职工树立起市场观、发展观、质量观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意识就十分迫切;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但十五大提出要“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企业要减员,要让职工下岗,职工想不通,气不顺,是情理之中的事,特别是困难企业和三线企业职工,思想的困惑就更需要去关注、去研究、去解答。如果不从思想观念上去帮助他们释疑解惑,摒弃“人了国家门,就要国家养”的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择业观,那下岗分流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领导干部要做观念转变的带头人

观念转变,企业的领导干部是关键。企业的领导干部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企业经营战略、经营目标的贯彻与实现。企业的中层干部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执行者,他们的观念不转变,再好的决策也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只能是变形走样。因此中层以上的干部是转变观念的重点对象。

首先,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来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解决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深、抓好。这个基础性工作做好了,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就能确立新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就能突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养成的思维定势,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转变观念也就是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提出要转变的各种旧观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惯性思维的结果。用邓小平理论来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就能激发思维的创造性,就事论理,通过理论的升华来形成新的观念群。

其次,要把握大局,树立全局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是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也是对转变观念的基本要求。一切观念的转变都要有利于深化改革、扫除改革的思想障碍;都要有利于航空工业的全面发展;都要有利于全行业的团结和稳定。当前,对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组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大集团,这是航空工业一件带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带头树立全局观念,从全行业的整体利益、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对此,不能有丝毫含糊。领导干部不能只从单位的小团体的利益出发,而丧失机遇。机遇对航空工业至关重要,丧失机遇就将被市场淘汰,要想抓住机遇,不被市场淘汰,就要对干部实行一条纪律:不转观念就转岗,不换思想就换人。

再次,要做好转变观念当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转变是搞好国有企业最重要的思想基础,每一个职工都有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带头转观念,而且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认真宣传、教育、引导,带动全体职工一起转变观念。转变观念不能滥提新口号,观念转变是否成功,方向是否对头,就看是不是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事,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用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P30-33

序言

良才同志和我相识已久。因为经常在一起共同研究加强集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策划组织集团政治工作会议,深入交流和探讨一些深层次问题,所以对良才同志比较了解。良才同志干事执著、认真、有股韧劲,航空情怀浓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年,他勤于笔耕,写了很多文章,其中不乏精品力作,时常见诸报刊杂志。这次他将多年撰写的文章和报告汇编成书,我先睹为快,读后发人深省,启发良多。

良才同志出生于革命老区江西吉安,成长于红色之都南昌,从320厂一名基层文书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来。他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全凭着对航空工业的挚爱,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著,对文学创作的痴迷,历经艰辛而不悔,面对困难而不移,逐步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政工干部和“笔杆子”,并由此被组织上调到了原航空航天工业部政治部工作。多年来,凭藉他深厚的基层工作经验,扎实的理论功底,高超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全行业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担任思想政治工作部主要领导期间,他讲政治,顾大局,积极贯彻执行党组的决策部署,将思想政治工作主动融入中心,服务改革发展,在继承中不断与时俱进,集团文化建设蓬勃开展。特别是在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组建后,他不遗余力,深入基层,广泛宣传集团新的发展战略,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欢迎,得到了林左鸣总经理的表彰和嘉奖。

良才同志是一名非常勤奋、敬业的同志。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几十年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思考研究和归纳总结,为集团党组和领导撰写了大量高质量的报告,发表了众多见地深刻的文章。《厂长今年38》、《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创新,航空工业永恒的主题》》等文章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热点难点,反映艰难探索,抒发豪迈情怀,展望美好未来。《大漠采风》、《东线序曲》、《“重走长征路”日记》等文章热情讴歌那平凡而又伟大的航空人,浓墨重彩反映那激情燃烧的主战场,奏响出航空人报国图强、奋发有为的华关乐章。《学习力 思维力 创新力》、《东安公司见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几点思考》等文章则侧重于实践的探索,历史的反思,经验的总结,读后引人以思考,给人以启迪。

林左鸣总经理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当实干家,还要潜心做学问,著书立说,成为一名理论家。希望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像良才同志那样,多认真学习提升素养,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探讨问题提出良策,在集团公司实现“三个转变”、“三大跨越”的征程中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创造中国航空工业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

中航工业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高建设

2011年9月9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