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独立学院的缘起
1.1 独立学院的涵义及特征
1.2 独立学院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1.3 印度附属学院对我国独立学院的启示
1.4 二级学院实践的探索——四川师范大学的多元化探索之路
第2章 独立学院的定位问题
2.1 独立学院定位的内涵
2.2 目前独立学院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2.3 独立学院定位的原则
2.4 独立学院的定位思考
第3章 独立学院的产权问题
3.1 产权的涵义
3.2 独立学院产权的双重性质
3.3 独立学院的产权制度建设
3.4 高校独立学院产权的明晰
3.5 高校独立学院产权的制度创新
3.6 高校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与契约的合理设计
3.7 独立学院产权的法律保护
第4章 独立学院的收入与分配
4.1 高校独立学院经费问题的分析
4.2 高校独立学院收益权的政策分析
第5章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5.1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含义
5.2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5.3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
5.4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分析
第6章 独立学院董事会制度研究
6.1 高校董事会的定义与相关理论
6.2 独立学院董事会的设置与职责管理
6.3 独立学院董事会身份与作用分析
6.4 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运行机制及其对我国独立学院的启示
第7章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7.1 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现状分析
7.2 与就业相关的经济学理论
7.3 高校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7.4 独立学院就业工作改进方向
第8章 独立学院“转设”及前景展望
8.1 新政新解:《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8.2 民办二级学院遗留问题探究
8.3 独立学院相关政策展望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附录二:《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附录三:《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附录四:《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
附录五:《教育部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工作方案)的通知》
附录六:《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
附录七:《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