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胡兆才//杜金玲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是蒋介石的第三任妻子,中华民国时期的第一夫人,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民国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2003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宋美龄人生经历,也是一部民国历史的重要侧影,国民党的成败兴衰她均亲身经历,参与决策。本书讲述她不平凡的一生经历,也是对民国历史、近代百年风云的生动记述。《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由胡兆才、杜金玲著。

内容推荐

宋美龄是迄今仅有的身处三个世纪的第一夫人。她陪伴蒋介石近半个世纪,活跃于民国政治、外交等领域。宋美龄富有传奇性的人生经历,也是一部民国历史的重要侧影,国民党的成败兴衰她亲身经历,参与决策。军阀大战中,助蒋施银弹奏效;西安事变时挺身力推和平解决;抗战期间出使美国,演讲呼吁世界支持中国;多次力主促进中国统一。在宋氏三姐妹中,宋美龄不仅是百岁高龄,更以其自身特殊的身份与非凡才华,施展其独特魅力,对数十年民国政坛有着突出的影响。《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讲述她不平凡的一生经历,也是对民国历史、近代百年风云的生动记述。《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由胡兆才、杜金玲著。

目录

再版序言: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宋美龄

第一章 传奇家庭中的“小人精”

 两个首脑的岳丈宋耀如

 “大脚姑娘”倪桂珍

 美国化了的宋美龄

 美丽的烦恼

 永远解不开的谜

第二章 蒋介石的风流婚姻史

 蒋介石欲占“花魁”

 发妻毛福梅

 走出“群玉芳”的姚冶诚

 北伐军总司令夫人陈洁如

第三章 登上第一夫人宝座

 呼风唤雨的宋霭龄

 宋老太的关键一票

 天下最豪华的婚礼

第四章 秘书、翻译、半个参谋长

 富豪生活

 “人不为钱,天诛地灭”

 银弹战术再显奇效

 亲赴西安营救蒋介石

第五章 声名鹊起

 “明星”在前线

 负伤在淞沪前线

 “空军之母”

第六章 助蒋逼走史迪威

 原来就有裂痕

 先当和事佬

 转为助蒋砍斧子

第七章 赴美求援

 威尔基的邀请

 罗斯福总统被说服了

 轰动全美的演说

 口碑不佳

第八章 天才补天

 给魏德迈一个吻

 在黑土地上计穷才尽

 给“打虎英雄”当头一棒

 白宫羞涩

 笑不起来的喜讯

第九章 落日的反弹

 夫唱妇随念反共经

 讨好麦克阿瑟

 “铁杆朋友”尼克松

 联合国席位“保卫战”

第十章 夫亡妻萎

 宋美龄心头一块巨石

 凄凄惶惶的日子

 最后冲刺败北

第十一章 长寿之星

 风雨无阻的“晨课”

 乐此不疲地工作

 在闲聊中除焦虑

 十字架下的美满婚姻

 雨中叠影

 “猫肚丽人”

 隆重的百年华诞

第十二章 死后毁誉参半

 平静地离开人世

 全世界对宋美龄逝世反应强烈

 对她一生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这天午后,父亲正在家门口的凳子上搓着绳子,宋耀如一眼就认出了他,鼻子一酸,亲切地喊了一声“爸爸”。韩鸿翼没听清,循声抬头,没认出他,只是随口问道:“你找谁?有什么事?”

宋耀如没有回答,急切地一步跨进家门,对着白发苍苍,正低头做着针线活的母亲喊了一声娘。母亲抬头,露出满面狐疑,一双混浊的眼睛愣愣地望着宋耀如,在他的脸上扫索着。宋耀如看着年迈的双亲,忍不住泪水落下,大声地哽咽着喊道:“妈,我是教准啊!你不认识我啦?”

“是我的儿教准吗?”母亲颤抖着站起来,已是老泪纵横,“是教准从美国回来了吗?”母亲似信非信,但又很快从宋耀如的脸上找到了儿子昔日的影子,又惊又喜地说,“是的,是我的教准回来了!”

宋耀如放下行囊,一把抱住母亲,母亲在儿子的怀里抽泣着,颤巍巍地抚摸着这张既陌生又极熟悉的脸。宋耀如扶母亲坐下,边说边问:“娘,我从美国回上海已经一年多了,工作忙走不开,我写了十几封信给你们,你们收到了吗?为什么不给我回信呢?”

“信?你给我们的信?”这时,父亲已经进了门,回答说,“我们从来没有收到你的信。”

宋耀如气得咬牙切齿,知道是林乐知这个美国佬在捣蛋,心里发狠:“等我回去再找你算账!”

父亲告诉他,大哥在马来西亚做生意,弟弟临时到文昌镇有事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一连几天,一家人都在诉说着别后的情况,村上熟人的情况,宋耀如处在回忆故人旧事之中,自然也颇多风物依旧,人事悬隔的感慨。父母亲在与宋耀如交谈中,也自然提及他的婚事。而每当此时,宋耀如总是悲伤地流下眼泪不说话。

原来,宋耀如在美国读书时,认识了一位名叫安妮的姑娘。他们是同班同学,课余之时,两人谈学习、谈理想……无话不谈。假日里,两人在达勒姆小河边漫步、划船、唱歌、捉迷藏,相互诉说心里的话。这里,就是他俩的伊甸园。两人朝夕相处,心心相印。只要有片刻的分别,宋耀如便躲在宿舍里给安妮写情书,倾诉对她的爱慕之心。有一封信中写道:安妮小姐,我十分明白,我爱你远远超过爱达勒姆的任何女孩。你是我生活的希望,是我生命辉煌的亮点。自认识你,我才意识到我的生命属于你,我的生命将永远属于你……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俩相爱得难舍难分时,安妮得了一种怪病。医生也给她开了一个十分怪的处方,每天必须要捉两条蚂蟥放在安妮的大腿上,让蚂蟥吸她的血。可是,秋天没有蚂蟥。冬天来临时,安妮的生命之花凋谢了。安妮死后,宋耀如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脑海里时常浮现出安妮美丽而又动人的脸蛋,耳中时常出现安妮对他说过的一句话:“用我的关爱为你遮挡异国他乡的风雨。”

宋耀如每每追忆与安妮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他的心就荡漾在爱河中,而一想到安妮已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自己,他的心就会像刀剜一样的难过。他时时傻想,如果自己多给她几个吻,也许她就不会得这种怪病,就不会离开自己。

母亲听了儿子的哭诉,十分同情。她要把儿子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便安慰他说:“孩子,你别傻了,‘嫦娥奔月’、‘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感人的故事,都是人们编出来的,人死不能复生,你应该坚强地活下去,安妮的在天之灵才会安息。你如果为她一辈子不结婚,安妮是不会高兴的。你只有活得更好,安妮才会感到安慰。”

母亲的话虽然很有道理,然而宋耀如却一时无法接受另一个女孩。为了让他早日从悲伤中摆脱出来,母亲为他介绍了村上几个漂亮的姑娘,他都无动于衷,母亲只好作罢。

回乡的日子太短暂了,宋耀如告别亲人,回到了昆山。这时,昆山到上海的交通更方便了,只要坐火车就可直达上海。所以,每逢礼拜天,他便坐火车到上海和温秉忠、牛尚周、颜永京等朋友、同学相聚。一天,老朋友温秉忠十分关切地问他,有没有如意的姑娘。如果有什么困难,做朋友的一定为他两肋插刀。

P22-23

序言

2003年10月24日,蒋介石遗孀宋美龄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她生于19世纪,走过整整20世纪,步入21世纪,是横跨三个世纪的传奇人物。像她这样横跨三个世纪的人,别说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加上宋美龄是叱咤风云、大名鼎鼎的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的夫人,以她的地位、身份、才华和作用,她是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因此,宋美龄的确是个极为罕见的特殊的历史人物。

按盖棺论定的说法,我们对宋美龄该做个什么结论呢?按以往划分人是以好人、坏人的阶级分析方法,宋美龄是人民公敌、天字第一号大坏蛋蒋介石的夫人,而且她本人还是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公布的43名“大战犯”之一。自然,对她的结论怎么也逃不出反共反人民,是个十足的坏人。尽管“文化大革命”结束很久了,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名词已在媒体上消失,但许多人对宋美龄的结论依然是个坏女人。前些日子,笔者与一位外地朋友到中山门外的美龄宫参观。在登台阶时,听到一个七八岁的孩童问她的母亲:“妈妈,美龄宫是哪个总经理的房子?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级的房子?”

母亲回答说:“美龄宫是宋美龄的。宋美龄是《封神演义》中的妲己投胎的,是干年粉面的妖精。纣王宠妲己,为她建造鹿台为琼室,让她天天过着淫乱的生活。蒋介石也宠宋美龄,为她营造了这座宫殿,让她天天花天酒地,你没听说宋美龄天天用牛奶洗澡吗?那时普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牛奶都不知道是什么味呢!”

一旁一位游客持不同看法,纠正说:“把宋美龄比作妲己不恰当,我看她就像杨贵妃。杨贵妃天天要吃由快马从广东送到长安的新鲜荔枝,宋美龄天天用牛奶洗澡,都是一路货色。杨贵妃得宠后,她的父亲和一家人都做官发财。宋美龄得宠后,宋家兄弟姐妹也都发了。”

游客们纷纷议论起来,一个说:“我看宋美龄像慈禧太后。蒋介石整天抽大烟嫖女人,弄得骨瘦如柴,风一吹就倒了,哪有精神治理国家?还不都是宋美龄搞垂帘听政!”

我的那位朋友是研究历史的,也是位悟性较高的文人,参观名胜古迹,面对红瓦青砖,喜欢由历史沧桑引发出人生沧桑感。我俩出了美龄宫就议论起来了,他感慨万千地说:“没想到宋美龄成了个谜,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到南京城里听听老百姓对宋美龄的看法,肯定一百个人心目中有一百个宋美龄。宋美龄是民国第一夫人,在中国近代史上,在中华民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认真研究宋美龄的生平和她的作用,对于我们认识宋氏家族,认识蒋宋联姻的政治影响,认识蒋宋孔三大家族的政治、经济联盟,认识蒋介石政权与美国政府的关系,认识宋美龄与近代史上其他风云人物的关系等,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拍拍我的肩膀,继续说,“你是研究军史的,翻阅过民国档案,也接触过不少民国官员,掌握了宋美龄的大量资料,为何不着手创作一本全面系统介绍宋美龄一生的书,把她的特殊经历、性格和情感世界反映出来,尤其要把她对蒋介石政权的特殊作用写出来,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宋美龄呢?”

我接受了朋友的建议,历经两个春秋的采访、搜集资料和撰写,此书于2001年6月出版,很受读者欢迎。近日此书要再版发行,书中的内容除增加了一些历史照片外,对个别地方作了修订,我还补写了第十二章死后毁誉参半。

此书从出版到再版历时十年。这十年国家和世界发生了巨变,尤其是政治与学术空气益见宽松,有关宋美龄的史料也有新发现,对她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突破。对她的看法绝不能再用好人、坏人这样简单的方式定性。好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坏人也会做好事。宋美龄是生活在我们国家剧烈动荡的年代,也就是说,她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复杂的历史人物。赤橙黄绿青蓝紫,宋美龄身上有多种色彩。她一生虽然以反共反人民为主线,但在某些历史阶段,也做过一些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情。具体历史贡献大致有六个方面:1.她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发挥过积极作用;2.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她冒着炮火赴第一线慰劳抗日将士;3.1939年曾当面痛斥来中国劝降的德国希特勒的密使,使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的蒋介石坚定了抗日立场;4.在1943年召开的开罗会议上,争取同盟国支持中国抗战,并努力通过《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宣告,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被日本占领的全部领土归还中国;5.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重,发挥一流外交家的禀赋,赴美向美国政府及东西两岸呼吁国际友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全面支持中国抗战;6.在台湾地区和美国的很长时间内,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坚决反对“台独”。

纵观宋美龄那个特殊年代和她漫长的人生之旅,她的人生是多面的,有她反共反人民的一面,也有她光彩夺目的一面。这样看待宋美龄,体现了实事求是,体现了“不隐恶,不虚美”,客观、准确,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宋美龄。本书是尽力这样撰写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宋美龄的千秋功过会有更新的认识。

作者

2011年春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