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佐所著的《水利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与乡村治理)》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角度,通过一个个农村实例调查,探讨农村水利与乡村治理在新形势下进行的方式、思路、政策,资料珍贵,论述清晰,是乡村治理与农村水利部门很好的参考书。
罗兴佐所著的《水利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与乡村治理)》旨在讨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利用近年在全国数省农村调查获得的资料,着重探讨了农村税费改革如何影响了大中型水利设施的运作,如何影响了农民的灌溉,有哪些可行的政策选择等问题。本书的主要观点是,税费改革后,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长期投资不足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大、中型水利工程单位,因为无法解决与个体化农户的衔接问题而难以发挥作用,小型水利工程的市场化改革不仅没有带来应有的效益,反而不断切割大中型水利灌溉系统,导致农民的灌溉困境。为此,《水利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与乡村治理)》作者认为,国家应将农田水利建设看作一项系统工程,统一规划、合理引导农民投资水利建设,避免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着力解决水利工程单位与个体化农户的衔接问题。本书不仅对相关研究者具有参考价值,而且对水利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前 言
第一篇 综合分析
第一章 税费改革前农田水利的基本体制
第二章 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面临的困境
第三章 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的制度选择
第二篇 羚案报告
农田水利市场化改革的隐忧——湖北L村调查
规则、权威与村庄水利供给——陕西新庄村调查
税费改革前后的村庄水利供给——湖北艾村调查
农业用水市场化改革的困惑——安徽朱桥村调查
农田灌溉、土地制度与乡村治理——四川井村调查
宗族性村落的农田水利——湖南水村调查
农民行动单位与村庄水利供给——河南东吕村调查
“井长”:乡村水利供给的权威与秩序——河南D村调查
第三篇 调研论文
泵站经营权拍卖能解决什么问题——湖北荆门友好泵站调查
旱灾是如何形成的——湖北荆门年旱情调查
抗旱中的水利设施、村级组织和农民——湖北荆门市农村抗旱调查及相关思考
“渠成”为何不能“水到”——大碑湾泵站“卖水难”解析
资源输入、泵站改制与农民合作——湖北荆门市新贺泵站转制实验总结
农民合作灌溉的瓦解与近年我国的农业旱灾税费改革前后农田水利制度的比较与评述
村庄水利灌溉是如何实现的——四川省井村调查及相关思考
论政府在农业灌溉中的角色定位——安徽长丰县农业用水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