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充满惊喜。一条树顶走道、一片藏有古老生命形式的海滩……澳大利亚恰好是美国和英国的有趣结合,装满了未被赏识的奇迹。跟着比尔·布莱森深入这片广大又充满惊奇的大陆吧,书里配有多幅精美照片,并收录布莱森特别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所作的附录。本书秉承布莱森一贯风格,记述他到澳大利亚旅游的经历,尤其对其独特的地貌、天气、风土人情有极传神的刻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走遍烤焦国(环游澳大利亚)/布莱森旅行随笔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比尔·布莱森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澳大利亚充满惊喜。一条树顶走道、一片藏有古老生命形式的海滩……澳大利亚恰好是美国和英国的有趣结合,装满了未被赏识的奇迹。跟着比尔·布莱森深入这片广大又充满惊奇的大陆吧,书里配有多幅精美照片,并收录布莱森特别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所作的附录。本书秉承布莱森一贯风格,记述他到澳大利亚旅游的经历,尤其对其独特的地貌、天气、风土人情有极传神的刻画。 内容推荐 布莱森擅长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游历的世界,在他的书里,英国式的睿智幽默与美国式的搞笑绝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学,让他的文字充满了幽默、机敏和智慧,使他自己成为目前活在世上的最有趣的旅游文学作家 。全世界最知名、最受欢迎的旅游文学作家《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的代表作。陆谷孙教授鼎力推荐并作总序。 试读章节 飞临澳大利亚,我发觉自己又忘掉他们的总理是哪位了,不由长叹一声。我一而再地在澳大利亚总理问题上犯这种毛病——记住他的名字,忘掉他的名字(往往就在须臾之问),然后百般愧疚。依我之见,澳大利亚之外总归得有个人知道吧。 然而,澳大利亚就是这么一个让人难以了解其情况的国家。多年前第一次去那儿,我读着二十世纪澳大利亚政治史打发长途飞行的辰光,翻到一件让人吓一跳的事情,1967年哈罗德·霍尔特总理在维多利亚州某海滩溜达的时候一头扎进拍岸的浪涛,就此消失不见了。再没人瞧见这个可怜家伙的踪迹。这事对我的震骇是双重的——首先,澳大利亚会平白丢了一个总理(我的意思是,居然会碰上这种事体),其次,这消息从来没有传到过我的耳朵里。 当然,实际上,我们给予亲爱的对跖地兄弟姐妹的关注少得丢人现眼——这当然也情有可原。澳大利亚毕竟近乎荒凉一片,而且山高水远。依照世界标准,一千八百多万的人口是区区小数——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长数目都比这个数字大——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也无关紧要;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它和伊利诺伊州半斤八两。它的体育运动对我们吸引力很小,最近一部由它摄制并让我们看得带劲的电视连续剧还是《袋鼠四季宝》①。它时不时给我们送来点有用的东西——蛋白石、美利奴羊毛、埃罗尔·弗林②、回力镖——但没哪样是我们缺了就活不下去的。最要紧,澳大利亚循规蹈矩。它稳定、平和、良善。它没有政变,没有胡乱地过度渔捞,没有去武装那些令人不快的专制暴君,没有种植数量引起争议的古柯,也没有粗暴鲁莽、不合时宜的耀武扬威。 但是,就算所有这些情况都考虑到了,我们对澳大利亚事务的忽视依旧耐人寻味。就在此番启程之前,我去了新罕布什尔当地的图书馆,在《纽约时报索引》里查了查澳大利亚,看看近年来它获取了我们多少关注。我从1997年那卷开始,不为其他,只因其正好摊在桌上。那年,在所有可能有关的范畴里——政治、体育、旅游、就要召开的悉尼奥运会、食品与酒类、艺术、讣告等等——《纽约时报》有二十篇文章或专门谈澳大利亚事务或与之有关。为比较计,《纽约时报》在同一时期刊登有关秘鲁的文章一百二十篇,阿尔巴尼亚一百五十来篇,柬埔寨也有这数,朝鲜和韩国各有三百篇多点,而以色列则远超五百篇。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地点,在引起我们兴趣方面,其排名跟白俄罗斯和布隆迪相当。在一般性主题中,把它抛在后面的计有:气球和气球飞行器驾驶员、山达基教会③、狗(但不是狗拉雪橇),巴尼斯百货公司和1997年2月过世的前外交官、社会名流帕梅拉·哈里曼,她的丧事需要在《时报》上明白了然地提二十二次。 P3-4 序言 本文介绍的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是当今英语世界非常多产且又“最能逗乐”的游记作家之一,锋头之健不亚于当年的“披头士”乐队(据从互联网上查得之Powells.com对布莱森的访问记。访员DaveWeich称,在书店曾见排名前二十五位的畅销书,其中布氏一人的作品即占五种。“锋头健过‘披头士”’则是访谈录的文题)。“俏胡子”这个称呼借自台湾皇冠丛书的系列书目:“俏胡子,逛世界”——虽说从作者照片看,毛茸茸的红胡子配上黑眉乌嘴,用一个“俏”字形容,不免有些过誉了。 我的亲家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小城,小城除了一所名气不小的达特茅斯学院以外乏善可陈。恰好,布莱森于1996年携妻孥返回美国定居时也选中了这座安静的小城。今夏我赴美国省亲,原想由鄙戚介绍,与布莱森会上一面,一睹“俏”容,再求个合影或签名什么的,谁知道闲不住的“俏胡子”又出门高蹈云游去也! 最初引起我注意到比尔·布莱森的是他的两本英语和美语的通俗史话,书题分别是《母语》(The Mother Tongue,1990年)和《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1994年)。两本书虽说也附有详尽的注释和索引,像是学术著作,却绝无经院派高头讲章吓人的架势,而是轶事趣闻迭出,基本上属于清通晓畅又洞见深中的社会语言学一类读物,读着读着保你非笑出声来不可。我一向主张学外文得激发兴趣,一味苦苦“咬子弹”(bite the bullet)不行,所以曾从两书中选出若干章节作为教材,使用效果良好。当然,过多的插科打诨有时不免影响叙事的准确性。例如,布莱森在《美国制造》中断言,作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劝人吞饮香水以免屁臭。后有专家查实,说是关于香水和放屁的关系,富兰克林一生中只提到过一次,那是在致布鲁塞尔科学院的一封信里,富氏以打趣的口吻向科学家们挑战,看看谁有本领让肠道排气时飘出香水味来。 据记载,在这两部书之前,布莱森还编过一本叫作《烦难字解》(ADictionary of Troublesome Words,年代不详)的词典。此书我未见过。 后记 本书第一章至第十章由张颖翻译,第十一章至第十九章由叶子翻译,附录部分由庄星来翻译。感谢三位译者的共同努力。 二十幅实地拍摄的照片是本书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与比尔·布莱森的文字形成趣味盎然的对照。感谢拍摄者达彦。同时也感谢所有为寻找这些照片提供热情帮助的人。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让你笑到肚子痛的精彩游记! ——《国家地理杂志》 比尔·布莱森运用文字的功力无人可及,不仅在嬉闹逗趣的段落逗得读者乐不可支,对于那些难以想象的人和事物,也有深情感人的描写。这本书无疑是难得的出色作品! ——《出版家周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