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食品这么不安全?为什么我们看不起病?不是中国人不勤劳,是我们的生活太难。和所有《郎咸平说》不同,和百姓最想读的一样,这就是最好看的《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郎咸平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食品这么不安全?为什么我们看不起病?不是中国人不勤劳,是我们的生活太难。和所有《郎咸平说》不同,和百姓最想读的一样,这就是最好看的《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内容推荐 本书的第一部分谈的是每个老百姓都关心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生活总是这么难。我们的老百姓总会面临几个难题,似乎还都很难解决;第二部分谈的是为什么医改、教改和房改这么难;第三部分谈的是为什么我们企业的日子过得也这么难。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这么难 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 一、最长的工作时间VS最低的工资收入 二、“被增长”的财富速度:跑不过CPI,也跑不过GDP 三、是谁让我们如此辛苦 四、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第二章 为什么我们什么都比美国贵 一、可怜的越穷越贵:中国人的“伪幸福生活” 二、一切皆因没有藏富于民 三、如今我们已做错了选择 四、谁拿走了我们的资源 第三章 为什么我们的蔬菜这么贵 一、张悟本,怎么就成了“神医” 二、别炒股了,炒大蒜和绿豆吧 三、当青菜坐上过山车 四、我们的模式错在哪里 五、从新奇士模式看产业链整合 第四章 为什么我们的食品这么不安全 一、百倍于砒霜?黑暗下的黄曲霉素 二、伪装下的地沟油:辨别难似“哥德巴赫猜想” 三、地沟油,中国“最完美”的产业链? 四、日本模式,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五、地下产业如何走进阳光 第五章 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这么不靠谱 一、就在你身边的虚假宣传:霸王洗发水和云南白药牙膏 二、我们究竟错在哪里 三、媒体的底线:谁来捍卫我们的利益 四、什么才是正确的政府角色 第六章 为什么我们的年轻人没有出头机会 一、被扭曲的相亲产业链 二、扯开遮羞布并不是我们的目的 三、没有灵魂的拜金主义者? 四、拜金与笑贫的辛酸背后 第二部分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 第七章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这么难 一、我们的医改还在半空 二、美国如何踏进医改“雷区” 三、我们为什么看不起病 四、他山之石:医改成功靠什么 五、逼出来的“高州经验” 第八章 为什么我们的教改这么难 一、教改=折腾教授? 二、大学再大却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三、大学的钱应该怎么花 四、谁来推倒大学的围墙 第九章 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一:火山理论 一、“火山”之下,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二、封堵火山的天外来石? 三、美国房产税,为的是藏富于民 四、我们的房产税,到底藏富于谁 第十章 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二:重庆模式 一、火山理论遇到重庆模式 二、什么是重庆模式的杀手锏 三、重庆模式,化解火山危机的希望? 四、广东经验,大刀挥向何方 第三部分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 第十一章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剧。 一、“富士康悲剧”的幕后凶手 二、到底是谁剥夺了我们的尊严 三、什么是拯救富士康的希望 第十二章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不出去:吉利收购沃尔沃。 一、沃尔沃:“美妇”还是“弃妇”? 二、汽车跨国并购:解不开的魔咒 三、西方工会:吉利心中永远的痛? 四、又一幕悲剧在上演? 第四部分 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这么糟 第十三章 为什么我们的垃圾危机这么严重 一、垃圾围城,什么才是我们最大的危机 二、究竟是谁制造了这些垃圾 三、日本的反省:经济增长错在哪里 第十四章 为什么我们的水资源危机这么严重 一、“人就水”还是“水就人”:深藏在水资源短缺背后的玄机 二、生产方式:水污染的极恶者 三、“坏人”监管“坏人”才是最好的? 四、要“治水”,先“治人”? 第五部分 为什么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 第十五章 为什么美国人这么不讲理 一、“篮球外交”,来者不善 二、买单新能源?中国欠了谁 三、美国给了我们什么意外 四、奥巴马的双簧 五、8000亿,就这样拱手让人了 六、我们的让步,何时才能叫停 第十六章 为什么德国人这么不讲理 一、又一个庞大的代表团来了 二、德国,一个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的对手 三、5000亿,德国人的又一个目标 四、市场经济地位到底有多难 试读章节 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子确实过得很辛苦,那我们的企业家呢?我们的企业家其实也是非常辛苦的,很多企业家都说,他们是在替劳工们打工,搞得每天晚上12点才能睡觉。我们工人不辛苦吗?工人也很辛苦,在这么差的环境下工作,还拿这么低的工资。因此企业家也好,工人也好,大家都很辛苦。但这个辛苦换来什么结果呢?结果就是拿到了全世界最低的工资。按照我的分析,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重大的原因是欧美对我们的剥削。你听我说的似乎很像列宁讲的话,那是因为列宁讲的话是对的。我最近花很多时间在研究列宁的理论,而且还把部分研究心得放进了我的新书《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和《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里。请读者想想看,为什么我们工人拿的钱这么少?我想再请问我们的企业家,你以为你在替谁打工?你以为你现在赚的钱很多,是不是?你错了,其实你应该多赚10倍的钱才对,而不是只赚现在这么点小银子。为什么? 我们的学者经常讲,我们中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缺乏核心技术,所以毛利率低,而解决毛利率低的现状是要转型成高科技企业,例如芯片,它的毛利率就高达40%。我们这些学者总是瞎掰。我个人从来不反对高科技,但是请各位想一想,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毛利率为什么低?真的是因为它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吗?我只能告诉你四个字——胡说八道。就以东莞的玩具为例吧,我们中国的玩具业毛利率接近零,但是再看看美国的玩具公司,例如美泰,它的毛利率是多少?在2007年它们的毛利率超过了40%,和芯片是一样的。美泰不做制造的,它掌控了除制造以外的其他所有的产业链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零售,因此美泰就掌控了销售的定价权,玩具卖多少钱,它说了算。它给我们每一个玩具1毛钱的利润。如果你的工厂只能赚1毛钱,那你能给我们工人多少薪水呢?肯定很低。具体点讲,每制造一个玩具,我们只能赚1毛钱利润,而美泰可以赚3.6美金。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工人一年可以赚4万美金,而我们的工人一年就只有2000美金,这就是差别。 我再请读者思考一下我们工厂的生产成本,还是以玩具工厂为例,你要不要购买塑胶粒呢?当然要。塑胶粒是什么东西?化工产品。而全世界化工产品的价格又是谁控制的?华尔街。因此在你购买原材料的时候会发现,你又没有定价权,价格又被掌控在别人手里。因此对于我们中国的制造业而言,我们刚好卡在中间——购买原材料的价格是华尔街控制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又被美泰这样的公司控制着。我给美泰取了个名字,叫做“产业资本”,我给华尔街也取了个名字,叫做“金融资本”。我们的制造业真可以说是:前有狼、后有虎,金融资本好比是狼,产业资本好比是虎,具体点说,就是购买原材料时,是金融资本在控制着我们的价格;我们销售时,是产业资本控制着我们的价格,我们就这样被夹在了中间,它们一起把我们剥削得干干净净。 其实话又说回来,它们为什么把制造放在中国?因为制造有个特性——“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工”,它们才不愿意要这种烂东西。所以,它们就把除制造外其他产业链的环节全部控制在手上。所以我很怀疑30年前,在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欧美各国就已经定好了一个战略,那就是透过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控制原材料和销售的定价权,然后把制造放在中国,破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资源,剥削我们的劳工。到最后再透过这两端,把我们吸得千千净净。因此中国越改革,中国越开放,中国越制造,欧美就越富裕。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思考的,和其他国家相比,比如印度,我们同样是被剥削的人民,可我们怎么比他们还差呢?因为我们还有第二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这几年我们的产业政策搞偏了。我们把社会大量资源拿去修桥铺路了,所以我们的CDP才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并不代表我们的经济有什么了不起的增长,真正拉动GDP的是钢筋水泥。比如说在2008年,消费就只占35%,2009年变成了29%;钢筋水泥2008年是57%,2009年倒变成了67%。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是说我们整个社会能够创造财富的、能够用来消费的资源都被我们拿来搞钢筋水泥了。我就以华东某省为例,政府规定让农民把宅基地拆掉,然后到政府规划的土地上盖房子,一栋房子大概需要10万块,农民就把仅有的10万块储蓄拿去盖房子了。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你消耗了产能严重过剩的钢筋水泥,你增加了GDP,那我问你,我们的农民接下来几年怎么办?要知道,农民这10万块的储蓄本来可以拿去做生意赚点钱的,本来可以消费,拉动其他生产的,也就是说,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生产性资源,可以替老百姓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很不幸,这些宝贵的生产资源都被我们拿来做钢筋水泥了,钢筋水泥越多,老百姓就越穷。 四、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我们前面几个话题说的,已经是中产阶级的生活感受了,再看看那些低收入者的生活,你就会感觉更可怜。我们看看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贵州农民家庭的生活账单,账单上有一句话:“既然有盐,还要酱油千啥?”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到底有多难吗?此外,包括社科院和很多其他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得出的结论,也让我们非常担忧。它们说,一方面是我们80%以上家庭的收入没有显著增加,另一方面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对于任伺一个国家来说,当财富集中到极少数人手里的时候,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严重。P008-010 序言 在中国做事难,做人难,过日子更是难。中国经济的问题错综复杂,老百姓怨声载道。不是我们的干部不聪明、不能干,而是他们在作决策的时候总是只看到表面现象,奉行的原则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来不去想怎么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本质的问题。我认为这种为宫心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干部的权力傲慢,这些干部总是更愿意比较简单地透过“严打思维”从表面上解决问题,例如打压房价、要开征房产税等就是最好的例子,最后就只能落得老百姓的抱怨。 其实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是非常具体的,说白了就是收入低、物价高、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等。在这本书里,我特别挑了十六个读者最关心的话题,我认为,这些问题之所以解决不了就是因为政府根本不理解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而只是简单地根据表面现象作决策。本书和其他泛泛而谈的书不同,我对每一个话题都深入地探究了最根本的本质问题,只有了解了本质,才能真正釜底抽薪地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本书的第一部分,我想谈一个我们每个老百姓都关心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这么难。我们的老百姓总会面临几个难题,似乎还都很难解决。 第一,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收入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了,我们工作不努力吗?我们不够节俭吗?都不是,那我们这个经济到底出什么问题了? 第二,为什么我们什么都比美国贵。读者可能不相信这个题目。但是我告诉你,做美国人实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万美元,我们呢?才几千美元,而且美国几乎什么都比中国便宜。我不知道我们到底怎么治理经济的?实在难以理解,我们的经济到底怎么了? 第三,为什么我们的蔬菜这么贵。这已经不仅仅是大蒜和绿豆的问题了,而是一般蔬菜价格也像股价一样大幅度的变动,搞得这些小菜贩子卖菜像玩股票一样。在老百姓承受痛苦之余,不禁要问我们的农产品市场到底怎么了? 第四,为什么我们的食品这么不安全。现在连吃个饭都不安心,我找了地沟油的例子给读者做个解读,这个例子看得我到现在还惊魂未定,这已经不是一个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了,这些商人黑心黑到了这个地步,我们的社会道德出现什么问题了? 第五,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这么不靠谱。最近霸王冼发水事件和云南白药事件酿成轩然大波,还有三聚氰胺竟然也死灰复燃。毒奶粉又在一些省份上架销售,这实在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胆战心惊,我们不能说政府事后对这些事件的处理态度不严厉,可是我们想知道,我们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到底怎么了? 第六,为什么我们的年轻人没有出头机会。电视节目《为爱向前冲》、《非诚勿扰》、《我们来约会吧》继《超女》、《快女》之后,在内地也搅起了惊涛骇浪。一群扮演卫道士的伪君子趁此天赐良机。争先恐后地挥起道德的巨剑指向我们以年轻人为主的节目嘉宾,说他们现实、拜金,喜欢走捷径。在我们无情批判他们的背后,一个重大问题悄悄浮出水面了——年轻人如果不靠这种方式,那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让他们出人头地吗?我们这个社会给这些年轻人往上爬的机会了吗? 2004年的时候我就批判过某些改革,这些改革搞得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更难过,有很多人不都说嘛,咱老百姓是医改之后看不起病、教改之后上不起学、房改之后住不起屋。六年过去了,现在看来情况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善。但是今天的大环境和2004年完全不同了,我们政府的改革思路能有突破吗? 所以本书的第二部分我想谈一谈为什么医改、教改和房改这么难。 第七,为什么我们的医改这么难。全世界的医改都很难,这不是我们中国的专利。但是2010年美国的医改正式推出之后,我觉得它可以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启发,那就是医改成功的关键是必须斩断医生和药厂的挂钩。而我们广东高州的医改竟然一不小心就符合了这个思路,这是值得我们做深刻思考的。 第八,为什么我们的教改这么难。以实际经验来看,大陆、香港、台湾一国三地的教改各有特色,大陆的教改是属于重度偏离的那一种,和台湾教改的失败经验差不多。但是香港几乎无为而治的教育体系,竟然成了大陆、香港、台湾三地中最成功的典范。这绝对不是因为香港人比较聪明、比较会改革,而是因为香港除了继承了英国统治时期的制度之外.还孕育了一个特殊的经验,那就是“在香港,如果想做事,就什么事都做不成;如果不想做事,那就什么事都没有”。就是因为这种“无所事事”的经验,让香港保留了英国统治时期流传下来的优秀治学理念,这也是为什么它倒成了成功的典范的原因。 第九,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一:火山理论。中国虽然是全世界硕果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个,但却是全世界几乎唯一不怎么替老百姓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屋的国家,我反而发现这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他们普遍做得比我们好,例如新加坡和继承了资本主义的中国香港。我利用“火山理论”来解释了中国房地产和中国政府房价调控政策的本质,同时又透过理解美国房产税,来解读中国房产税的误区和严重后果。 第十,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二:重庆模式。2010年6月2日,中国七大部委联合推出的重庆模式让我燃起了一丝的希望,我在这一部分向读者特别介绍了这个模式。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想谈一谈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 第十一,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剧。富士康十三名员工跳楼自杀的事件震动了全中国的老百姓。可是富士康的悲剧根本不像媒体所报道的血汗工厂这么简单,我们完全忽略了富士康背后的黑手——苹果电脑,其实它才是真正的元凶。苹果操纵了富士康的命脉,而类同苹果的其他欧美亚洲的产业资本也同样操纵了像中国富士康一样的千千万万的代工厂的命脉。富士康事件不是富士康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中国所有代工企业的问题。让我们透过富士康拨开中国代工业的悲剧内幕吧——他们实在过得非常难。 第十二,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不出去:吉利收购沃尔沃。吉利收购沃尔沃同样震动了中国老百姓,正如李书福所言,他这个农村青年竟然娶了一个比他还要高大的北欧美女。我实在不知道李书福娶的到底是美女呢,还是数度被男人甩掉的弃妇。我觉得李书福这位农村青年还真的比不上那位北欧美女的前任老公——福特汽车。我实在看不出吉利和沃尔沃的婚姻有什么成功的可能。此外,这位北欧美女的七大姑八大姨(指工会、产业协会)等等还特别凶悍,我实在难以想象一位像李书福这样的农村青年怎么能够应付得了这个复杂的大家庭。吉利走出去的困局不单单是吉利的问题,还是所有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问题,例如上汽收购韩国双龙、首钢收购秘鲁铁矿,不都是家庭不和的大悲剧吗?我们的企业真可以说是一批批地走出去、一批批地倒下,为什么中国企业走出去就那么难呢? 本书的第四部分我想谈一谈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这么糟。 我们国家2010年的政策可以说是完全被误导到了节能减排的领域。我在《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一书中清楚地告诉读者,气候变暖这个议题就是个惊天大谎言,欧美国家透过这个伪命题,成功地把我们国家的政策转变成节能减排了。虽然我不否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是今天中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节能减排,而是垃圾围城(第十三,为什么我们的垃圾危机这么严重)和水资源短缺(第十四,为什么我们的水资源危机这么严重)。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几年之内就将造成我们没办法承受的可怕后果。 本书的第五部分,我谈论了为什么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的问题。这是个非常重大的议题,因为这个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会很严重,会对我们老百姓和企业造成特别大的冲击。 第十五,为什么美国人这么不讲理。2010年的5月份美国组建了由大大小小200个高官组成的代表团,来参加“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次对话的结果是让美国透过汇率大战,用威逼利诱的方式,拿走了我们8000亿元的新能源市场,想一想,难怪美国要来这么多人,利益驱动嘛! 第十六,为什么德国人这么不讲理。2010年的7月份,德国代表团在女强人总理的带领下,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和企业家都来了,他们总共包三架飞机,想到美国代表团的例子就让我又有种不祥的预感。结果还是不出我所料,德国又透过和美国类似的方式拿走了一大堆让中国人感到痛心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合同。 我们的日子到底怎么啦?为什么这么难?在透彻分析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的同时,我也简单地介绍了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些问题上的做法和经验。 (特别感谢我的助手孙晋带领的研究团队。本书的数据资料由孙晋、马行空等人共同完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