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和依据
1.1.1 机械通气发展历史
1.1.2 机械通气中存在的问题
1.1.3 同步变压位机械通气方法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3.1 机械通气智能控制研究
1.3.2 机械通气建模仿真研究
1.4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成果和结构
1.4.1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1.4.2 本书结构
第2章 肺通气原理及同步变压位通气方法
2.1 引言
2.2 肺通气原理
2.2.1 肺通气的动力
2.2.2 肺通气的阻力
2.2.3 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
2.2.4 肺通气量
2.3 腹部托压机械通气方法
2.3.1 腹部托压机械通气方法原理
2.3.2 实验结果
2.4 体位变换机械通气方法
2.4.1 体位变换机械通气方法原理
2.4.2 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医学数学模型研究方法
3.1 数学模型及建模
3.1.1 数学模型的概念
3.1.2 数学模型的类型及特点
3.2 数学建模的方法及步骤
3.2.1 数学建模的方法
3.2.2 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
3.3 医学中的数学模型
3.3.1 医学数学化的发展历史
3.3.2 医用模型实例:药物动力学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腹部托压机械通气数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4.1 腹压机械通气中的数学描述
4.2 数学模型建立
4.2.1 腹压、胸内压和相对肺容量的关系模型
4.2.2 二阶线性肺动态顺应性模型
4.2.3 非线性气道阻力模型
4.2.4 腹部托压机械通气完整模型
4.2.5 腹部托压机械通气完整模型验证
4.3 仿真研究前期准备
4.3.1 仿真输入确定
4.3.2 评定指标确定
4.3.3 仿真内容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1 腹压频率和压力大小分别与潮气量的关系
4.4.2 腹压频率和压力大小共同作用与潮气量的关系
4.4.3 腹压频率和压力大小共同作用与分钟通气量的关系
4.4.4 腹压呼吸时相比与潮气量的关系
4.4.5 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预测模型
5.1 系统预测概述
5.1.1 系统预测的概念
5.1.2 预测方法的分类
5.1.3 预测方法的要素
5.2 回归分析方法
5.2.1 多元线性回归的概念
5.2.2 回归方法的基本原理
5.3 时间序列分析
5.3.1 时间序列概述
5.3.2 随机时间序列
5.4 神经网络技术
5.5 灰色预测理论模型
5.5.1 灰色理论概述
5.5.2 灰色系统建模原理
5.5.3 灰色系统预测
5.5.4 GM(1,1)预测模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算法混合的呼吸周期在线预测实现.
6.1 引言
6.2 司法消噪算法
6.2.1 司法过程介绍
6.2.2 司法消噪原理
6.2.3 关键参数优化选取方法
6.2.4 仿真结果
6.3 多种预测算法
6.3.1 经验模式分解EMD算法
6.3.2 EMD与BP相结合实现预测
6.3.3 LSSVM实现预测
6.4 多算法混合呼吸周期预测
6.4.1 算法思想
6.4.2 算法执行步骤
6.4.3 仿真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腹部托压实验用床设计开发
7.1 引言
7.2 功能要求
7.3 硬件结构设计
7.3.1 结构和功能
7.3.2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7.3.3 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7.4 基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的同步控制研究
7.4.1 腹下托板运动数学模型建立
7.4.2 模糊控制器
7.4.3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原理
7.4.4 控制算法仿真
7.5 软件结构设计
7.5.1 功能要求
7.5.2 总体架构设计
7.5.3 呼吸信号处理与多算法混合预测实现
7.5.4 腹部托板驱动模块实现
7.5.5 实验数据存储功能设计
7.5.6 人机接口界面设计开发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体位变换实验用椅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8.1 引言
8.2 功能要求
8.3 机械方案确定。
8.3.1 双轮驱动式摇椅方案及优缺点分析
8.3.2 夹压驱动式摇椅方案及优缺点分析
8.3.3 滑竿驱动式摇椅方案及优缺点分析
8.3.4 最佳方案确定及ADAMS仿真
8.4 智能控制算法研究
8.4.1 控制实现难点分析及方案确定
8.4.2 速度伺服驱动的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8.4.3 力矩电机驱动的专家知识PID控制器设计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本书总结
9.1.1 本书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
9.1.2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