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体处于非健康状态时,手型、气色形态、指甲的变化较容易被人们所察觉,可掌纹的变化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掌纹虽然看上去只是小小的纹路,但是所反映出来的健康信息却绝不比手型、指甲少。经常观察掌纹的变化,了解身体的健康状态,找出人体动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既可以预防疾病,也可以调剂忙碌的工作、生活,从而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快乐。《一看就懂的掌纹书——居家极简掌纹诊病实用手册(全彩版)》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直观逼真的插图介绍了掌纹、手型、甲形的基本知识和掌纹诊病的原理,重点介绍了50种常见病症的掌纹诊断方法,并提供了各种病症的按摩疗法、拔罐疗法和饮食疗法。本书由王昊主编。
掌纹诊病是中医科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看就懂的掌纹书——居家极简掌纹诊病实用手册(全彩版)》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直观逼真的插图介绍了掌纹、手型、甲形的基本知识和掌纹诊病的原理,重点介绍了50种常见病症的掌纹诊断方法,并提供了各种病症的按摩疗法、拔罐疗法和饮食疗法。
《一看就懂的掌纹书——居家极简掌纹诊病实用手册(全彩版)》内容简明易学,方法科学实用,是居家百姓自诊自治的理想参考书。本书由王昊主编。
其特征是手指并拢时漏隙明显,手指瘦弱。此类人易患消化不良。
漏缝型手者应经常按摩足三里(图3-1)。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调理脾胃、补益气血、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我们知道,胃是人体的“给养仓库”,胃内的食物只有及时进行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人才能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穴则能担此重任。胃消化好了,就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将水谷之精转化为气血。如果胃出了问题,水谷之精不能很好地转化,人就容易生病。
尖锥型手
手掌比手指部分宽厚许多,越到指尖越细,呈圆锥状。天然甲形较细窄。
这类人心态好,很少生病,但是也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预防疾病的发生,就应保持经络通畅。《黄帝内经》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按摩通过对身体局部的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的目的。
说到按摩,有人就会犹如坠入云里雾里,茫然不知所措。也难怪,人身上穴位众多,不要说按摩,就是只看穴位就让人眼光缭乱。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按摩人身上的几大要穴就可以了。作为保健养生之用,我们可以重点按摩内关、后溪、内关、合谷等穴位。
内关,内,内部也;关,关卡也。内关,简单地理解就是内部的关卡。
因为内关穴和心包经之间的关系密切,按摩该穴位(图3—2)就可以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心脏供血不足,人就会出现心痛、心烦、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等各种症状,如果经常按摩这些穴位,上述症状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后溪(图3-3)可以为我们身体中的太阳——头,排忧解难。
牙痛、皮肤粗糙可以按摩曲池和合谷(图3-4)。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为曲池穴。
按摩此穴位还可以辅助治疗下列疾病: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咽喉肿痛、牙痛等五官疼痛,瘾疹、湿疹、瘰疬等皮肤科、外科病证。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为什么叫合谷穴呢?就是因其位置在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拇指、食指像两座山,虎口似一山谷,合谷穴在其中故名。
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1、2掌骨中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
指压合谷穴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按压。按摩合谷穴,可以使大肠经脉不通导致的疾病减轻或消除。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疾病,如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颈项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鼓槌指
“鼓槌指”又叫做“杵状指”,是指手指末背面的软组织无痛性增大,外形好像鼓槌一样,因此得名。“鼓槌指”是多种疾病的征兆,若是出现“鼓槌指”,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检查“鼓槌指”比较简单,只要对指端背面皮肤与指甲盖所构成的角度进行测量就可以了。倘若此角大于160°,即认为有“鼓槌指”。角度越大,“鼓槌指”越严重。“鼓槌指”一般都是左右手对称发生的。 “鼓槌指”可提示以下几种常见疾病:一是肺部慢性疾病:二是某些先天性疾病;三是慢性肾盂。肾炎、血管痉挛等;四是肝硬化及胃肠疾病。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鼓槌指”所提示的几种疾病的应对方法。先来看一下肺部慢性疾病。肺部慢性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平时应多做深呼吸。深呼吸的方法很简单,方法是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大口吸气,大口吐气。可以站着做,也可以在慢跑、行走或做操时做。深呼吸,最好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多少下可量力而行。
在呼气和吸气的过程中,浊气被吐出,新鲜氧气被吸进去,肺部的气血循环得到改善,气血流通顺畅,肺就能得到滋润。不过,深呼吸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宜,比如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患者则不宜进行。
下面再来说说先天性疾病的保健。母亲在怀孕期间接触有害因素,如农药、有机溶剂、重金属等化学品,或过量暴露在各种射线下,或服用某些药物,或染上某些病菌,甚至一些习惯爱好,如桑拿(蒸汽浴)和饮食嗜好,都可能引起胎儿先天异常,导致先天性疾病。
有先天性疾病的患者应注意饮食营养,保持情绪乐观。
接着再来看一下,慢性肾盂肾炎、血管痉挛等的防治之道。
慢性肾盂肾炎,急性期可清热解毒,慢性期以扶正祛邪为主,养肾阴益肾气。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可服用三汁饮、芯须汤进行调理。
血管痉挛是指动脉因外界因素或者自身因素引起的在一段时间内的异常收缩状态。血管痉挛,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血管痉挛患者应注意饮食营养,适当进行运动,保持心情开朗。
肝硬化患者也会出现“鼓槌指”。肝硬化患者忌吃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青花鱼;忌食过多的蛋白质。此外,还应该忌酒和烟,少吃糖,忌食辛辣食物,忌食盐过量,忌吃过硬食物。
肝脏与精神情志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均可影响肝的机能,加速病变的发展。所以,树立坚强意志,保持心情开朗,振作精神,消除思想负担,会有益于病情改善(图3-5)。P42-45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手与内脏关系的记载,如“掌中热者肺中热,面热者,足阳明病;鱼洛血者,手阳明病”。《黄帝内经》从整体上指出了手与人体脏腑的密切关系。正因为手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功能状态,因此手诊也成为中医诊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唐代王超在《水镜图诀》中记载了根据观察幼儿食指内侧表浅静脉的色泽与形态变化诊病的方法。到了明代,小儿食指诊病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清代以后,手诊继续发展,逐渐成为临床辅助诊病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曾有一家研究机构对1200名门诊病人做了一次掌纹诊病符合率调查,结果表明,手诊可判断出132种疾病,其中54种常见病的平均符合率在75%上,特别是对胃、胆、肝、脾相关疾病及心血管、妇科、儿科疾病,诊断准确率最高。
手诊是一门传统的中医学科,等同于掌纹诊病学和掌部医学。掌纹、手型、气色形态、皮纹、指甲等都可以用来诊病。“手诊”在当前的研究阶段应该称之为“掌部诊病学”或“掌部医学”或“手诊学”。
当身体处于非健康状态时,手型、气色形态、指甲的变化较容易被人们所察觉,可掌纹的变化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掌纹虽然看上去只是小小的纹路,但是所反映出来的健康信息却绝不比手型、指甲少。经常观察掌纹的变化,了解身体的健康状态,找出人体动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既可以预防疾病,也可以调剂忙碌的工作、生活,从而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快乐。
希望所有重视健康的人们,看完这本书后,都能为自己的健康把把脉,尽早发现身体的健康隐患,对症施治,真正做到“自己的健康,自己掌控”。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