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永恒的作家)》由帕斯卡尔·皮亚所著,“诗人之王”波德莱尔的精彩图文传记,法国著名作家帕斯卡尔·皮亚倾心力作。
“永恒的作家”系列最新作品,收录大量珍贵历史图片。
青年诗人何家炜全新翻译波德莱尔众多名诗名篇。
《波德莱尔(永恒的作家)》由帕斯卡尔·皮亚所著,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法国诗人、散文家、美学评论家。他的诗集《恶之花》标志着西方文学的思想感情与写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因其思想的复杂与丰富,他成为后世不同流派竞相争夺的精神领袖。《波德莱尔(永恒的作家)》通过细读波德莱尔的文本,勾勒还原出诗人无尽探索的一生。书的下半部中精选了波德莱尔对同时代文学家的批评,展现出他作为美学评论家的现代魅力。
说这句话的时候,波德莱尔三十三岁。那么,他这种强加给自己的感觉,这种认为自己的一生只能是悲剧的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如果只是依据他的私密日记,我们可能会认为,这种感觉从他的青少年时期就体验到了。事实上,虽然他六岁丧父,被夺走了一位他一直珍藏着记忆的父亲,不幸却并没有从那时就根植在他的生命里,而是要到他二十来岁的时候,而且他并没有马上就辨认出这种不幸。波德莱尔在《我心赤裸》中曾提到“对生活和快乐充满了强烈的渴望”;这种渴望使他在走出校门后选择了让家里人震惊的生活方式。他把时间都用在了图书馆和美术馆,以及跟文人朋友们和姑娘们交往。奥皮克夫妇颇为气恼,他们阻挠他与那些轻易跟他过夜的姑娘们交往,也一样阻挠他与作家和艺术家交往。为了将这个年轻人从这种放浪形骸的生活里拉出来,家里人决定让他远离巴黎几个月。
1841年6月9日,波德莱尔在波尔多登上了“南海邮轮”,这艘邮轮将把他带到毛里求斯岛和波旁岛。然而,虽然有家人信任的船长陪伴,波德莱尔还是在10月份离开了“南海邮轮”,并于次年回到巴黎。在他离开之后,这艘邮轮可能去了科伦坡和加尔各答。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