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九十件大事(上下)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谢远学//张瑜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谢远学、张瑜的《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九十件大事(上下)》讲述了其在九十年历程中的九十件大事!

内容推荐

谢远学、张瑜的《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九十件大事(上下)》讲述了其在九十年历程中的九十件大事!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九十件大事(上下)》收录《克服幼稚——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及其纠正》、《力战疲敌——领导全国各苏区的反“围剿”斗争》、《遵义光芒——扭转时局与挽救党和红军的伟大转折》、《草地风云——党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斗争》等故事。

目录

1.开天辟地

——中国共产党宣告诞生

2.奋袂苦斗

——党在幼年时期的主张和方向

3.星火燎原

——确立武装斗争方针并领导各地武装起义

4.独辟蹊径

——提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土地革命

5.古田生辉’

——实行无产阶级的建党建军原则

6.克服幼稚

——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及其纠正

7.力战疲敌

——领导全国各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8.遵义光芒

——扭转时局与挽救党和红军的伟大转折

9.大敌当前

——《八一宣言》发出抵御外辱号召

10.草地风云

——党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斗争

11.稳立潮头

——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2.共赴国难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3.救国方略

——提出全面抗战路线

14.走出歧途

——系统纠正王明右倾错误

15.撕破雾幛

——同国民党的反动政治路线作斗争

16.挥师敌后

——建立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

17.清风徐来

——开展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

18.武装全党

——党的七大与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19.橄榄曲枝

——努力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20.风卷残云

——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1.腰斩苍龙

——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22.摧枯拉朽

——领导伟大的战略决战

23.东方旭日

——准备迎接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24.开国奠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25.走向世界

——确立新中国的外交路线

26.医治创伤

——实现新中国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27.胜败较量

——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8.彻底翻身

——彻底铲除封建土地制度

29.规模建设

——确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和领导实施一五计划

30.巩固堡垒

——把增强党的团结提高到战略地位

31.崭新阶段

——中共八大宣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

32.秋风送凉

——全党开展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33.曲折探索

——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34.八字方针

——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和调整

35.走近“四清"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左”的错误发展

36.风暴骤起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37.阵线分明

——“一月风暴”和“二月抗争”

38.黑云压城

——冤案酿成与昭雪

39.智胜奸佞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40.排除干扰

——大力纠正“左”倾错误

41.雪上加霜

——中共十大孕育新的斗争危机

42.小试斧刃

——邓小平主持整顿各条战线并取得成果

43.风雨前行

——“文革大革命”时期的经济、科技和外交成就

44.大地含悲

——毛泽东同志逝世

45.利剑出鞘

——粉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

46.激流划浆

——纠正“两个凡是”和“左”倾错误

47.驱散寒流

——中共十一大宣布结束“文化大革命”

48.春蕾绽放

——领导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49.大地春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号角

50.拨乱反正

——领导各条战线整顿取得重大成果

51.田野歌潮

——推动农村改革全面铺开

52.中国特色

——中共十二大确立现代化建设新战略

53.扬帆启航

——全面推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54.时代新论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5.奠定后劲

——领导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56.长河浪花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57.人民选择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

58.血肉相联

——重申基本路线和加强党与人民群众联系

59.春天故事

——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走向深入

60.道路开创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伟人长辞

——邓小平同志逝世

62.挺直脊梁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63.发展命脉

——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64.科技兴国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65.面向未来

——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66.百花齐放

——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67.呼唤新风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

68.挑战贫困

——领导亿万人民脱贫致富

69.强国之梦

——发展竞技体育和全民体育事业

70.钢铁长城

——新时期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

71.警钟长鸣

——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和依法治国

72.风雨同舟

——坚持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73.盛世杰作

——提出和落实“一国两制”构想

74.时代指南

——中共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75.东方焦点

——跨世纪政府引起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

76.光彩族魂

——伟大的抗洪精神产生

77.大国风范

——灵活务实地处理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

78.共有家园

——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79.世纪抉择

——全面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80.力量源泉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81.科学发展

——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82.克难奋进

——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83.改善民生

——以民生工程为核心构建和谐社会

84.和谐世界

——全世界人民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85.神圣使命

——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完成多样化任务

86.抗灾救险

——书写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壮丽诗篇

87.体育盛事

——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

88.文明对话

——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

89.盛世华章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庆典纪实

90.科技创新

——先进科技担负富国强军使命

后记

试读章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迅速发展壮大起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人中国,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黑暗和彷徨中终于找到了救国救民的伟大真理。

在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影响下,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6月5日,中国工人阶级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以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投身到工人运动中去,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重要准备。

同时,在共产国际的具体指导和大力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由酝酿阶段进入了行动阶段。社会主义青年团也伴随着党的成立而产生,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重要后备军。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李大钊热情地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李达、李汉俊、杨匏安、张闻天等也先后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成为早期有名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引起北洋军阀的恐慌。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视为“洪水猛兽”,攻击马克思主义为“过激主义”,并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挠和禁止。

在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尖锐的斗争。这场斗争客观上又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提高了广大青年特别是知识分子的觉悟。

李大钊从天津返回北京后,积极创造条件准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他和邓中夏、高君宇等人经多次讨论,决定首先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团体,为建党作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同时,李大钊还专门发表文章,说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陈独秀还积极参加工会庆祝五一节的筹备工作,开展各种活动。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东方局派维经斯基等和俄籍华人翻译杨明斋来到中国,了解情况,帮助建党。李大钊会见了维经斯基一行,共同讨论了建党的问题。为了加快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工作,李大钊又介绍维经斯基等人赴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讨建党大计。

陈独秀当时住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二号,主编《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已经成为国内一个很有影响的社会主义宣传者,是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筹备者。

和陈独秀交谈后,维经斯基根据他在北京和上海的所见所闻,又依据苏俄革命的经验,认为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已经成熟,建议陈独秀组建中国共产党。维经斯基的这一建议正合陈独秀的想法,陈独秀立即决定开始组建中国共产党。

1920年夏,陈独秀等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了共产党组织。经过上海党组织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联系,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等中心城市,以及在日本东京的的留学生,也很快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充分的组织上的准备。

1920年9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起,改为共产党公开的理论刊物,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同年11月7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作为半公开的机关刊物,着重介绍俄国共产党的建党经验和列宁的建党学说。这两种机关刊物,成为各地党的早期组织成员的重要读物。各地党的早期组织,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指导下,在广泛深入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展工人运动、批判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倾向以及党建思想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各地党组织的早期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到1921年夏天,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益成熟。这时,共产国际又派马林和尼柯尔斯基来到上海,同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取得联系。他们建议中国早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国际代表的提议,李达分别与广州的陈独秀和在北京的李大钊进行了联系和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便担当了发动和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任务。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三号(解放前曾改为望志路一。六号,现在为兴业路七十六号——编者注)开幕。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有12名,他们来自7个地方,即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东的陈公博和日本东京的周佛海。包惠僧受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委派,也参加了会议。他们共代表着全国五十多名党员。

大会开始后,张国焘首先向代表们报告了会议筹备的经过,介绍了中共一大召开的意义,并提出了这次代表大会应当具体讨论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制定党的纲领和实际工作计划。然后,马林、尼柯尔斯基在会上致词,李汉俊和刘仁静对他们的讲话作了即席翻译。

马林在会上说,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共产国际又增添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尔什维克又增添了一个东方战友。马林希望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作出自己的贡献。

马林还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状况。他说,中国共产党基本上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工人的成分太少,因此,党要特别注意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工人组织一,把工人中的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尼柯尔斯基也在会上讲了话。他首先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介绍了赤色职工国际和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情况,建议中国共产党将代表大会的进程及时报告远东局。P1-3

后记

为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我们经过精心策划、认真编纂,终于使《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九十件大事》成功出版。这是我们用实际行动向党的九十岁生日献礼,也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是我们向全社会推出的一本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

付梓之际,我们向为此书提供多方支持和指导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光明日报出版社等表示衷心感谢,向参与编审、指导本书编著工作的专家学者表示敬意。参与本书编著工作的同志还有(排名不分先后):卢俊、李永娥、石志馨、余雪梅、李荣、师伟、岳玉成、李俊、杨清、金勇剑、谢远保、魏海波、胡娟、李明、谢远霞、刘华伟、李正艳、程常霞、张照、刘延金、李小红、傅臻、陈欣欣、尹明芳。在此,我们向以上参与编著的有关人员和给予多方关心的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谢意。

因为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定有许多错讹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写组

二○一一年五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