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培养天才大脑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作者 (日)久保田竞//久保田加与子
出版社 求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培养天才大脑》由久保田竞和久保田加与子著,张宏译,介绍了如何通过训练婴幼儿的手和手指,开发、培养天才大脑。婴儿的手和手指活动有限。那么,该如何锻炼婴儿的手和手指,充分刺激、开发大脑皮层中的额叶联合区呢?我们将结合自己的育儿实践和相关脑科学知识,向读者一一介绍。

内容推荐

这本《培养天才大脑》由久保田竞和久保田加与子著,张宏译:手的动作与大脑皮层中的相应功能区密切相关。手与脑的神经回路一旦贯通,不断强化,一个人的行动能力就越强,头脑也就越聪明。

从抓握反射、迷路反射到自主反应。从手与手指的各种动作到工具的使用、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配合婴幼儿成长阶段,锻炼手和手指,强化手与脑的神经回路,正是脑科学与育儿实践的完美结合。机会稍纵即逝。让孩子在快乐中游戏,在游戏中成长,珍藏与孩子最初的共有时光吧!

《培养天才大脑》自初版以来,在日本育儿类书籍中一直名列前茅,畅销不衰。

目录

01 手与脑的科学

02 抓握反射

03 抓握反射训练

04 抓握玩具

05 抓握反射理论篇

06 掐

07 训练每一根手指

08 手指训练理论篇

09 向前伸手

10 爬行准备

11 用手支撑

12 迷路反射理论篇

13 戳

14 弹

15 拉

16 撕

17 夹

18 使用工具

19 铅笔的握笔法

20 运彩

21 手指游戏

22 手的结构理论篇

23 拍手

24 洗澡

25 第一指关节弯曲

26 手向上翘

27 刷牙

28 捧

29 打鸡蛋

30 手指张开

31 拿筷子

32 拧毛巾

33 左利手,右利手

34 手的动作理论篇

试读章节

脑科学(Brain Science),亦称神经学,是医学和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至20世纪后半期,有关手的神经系统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对脑部、特别是大脑的研究,也即在大脑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精神药理学等专业领域分别进行研究。最近,科学家们发现,如果研究仅仅局限于某个专门领域,则无法综合、全面地了解手与脑之间的关系。因此,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们开始进行合作,共同研究脑的功能(生理学)、结构(解剖学)以及物质(生物化学、药理学)变化。对手、足、语言与大脑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就是脑科学(神经科学)。

多细胞动物拥有感觉神经系统,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运动神经系统,作用于外部世界;以及统合神经系统,统合感觉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脑科学就是以这些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研究对象。大脑和脊髓中的神经为中枢神经系统,其他则为周围神经系统。大脑是神经系统中的关键部分,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大脑表面为大脑皮层,不同部位功能各不相同。

如图1所示,大脑皮层分为四个脑区(脑叶):前部为额叶,头顶部为顶叶,两侧为颞叶,后侧为枕叶。脑区进一步细分为11个功能区,各自拥有独特的功能。额叶由额叶联合区(额叶前区)、运动联合区(运动前区)、运动区及运动性语言区组成。顶叶包括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联合区和顶叶联合区。颞叶包括上颞叶区、下颞叶区及感觉性语言区。枕叶包括视觉联合区和视觉区。大脑皮层的部位不同,功能亦各异。各部位各司其职,部位与功能一一对应。各功能区与相应的功能区及神经相连接。

图2是手与脑的关系(手的感觉神经系统及运动神经系统)示意图。颅腔内为脑部,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与脊髓相连。大脑的表面为大脑皮层。

手掌上有感觉感受器,可对外界的物理变化产生反应。手掌触摸到物体时,手的感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感觉神经,经由脊髓和丘脑,传达到大脑皮层中的手的躯体感觉区(接收躯体感觉的功能区),在此产生手掌的感觉(触觉、压觉或痛觉)。手的躯体感觉区前方(接近前额的部位)、中央沟对侧,为手的运动区。手的运动区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以动作指令的方式传递给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然后通过运动神经传递给手的肌肉。

简而言之,当手掌触摸到物体时,手的躯体感觉区的神经元受到刺激并做出反应,产生触觉。手的运动区的神经元做出反应时,手的肌肉收缩,从而产生手的动作(如抓握等)。

仅仅依靠手的感觉神经系统和手的运动神经系统,手还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将感觉神经系统与运动神经系统连接,对外界产生作用的系统(手的综合神经系统),为大脑皮层中的联合区。当手掌被用力拧了一下,感到疼痛时,手会不由自由地往回缩。这是为避免身体受到伤害、保护身体而产生的防御反射。手掌皮肤上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传递痛觉的感觉神经进入脊髓,再传递到运动神经,然后手的肌肉产生反应。在疼痛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区、感到疼痛之前,手已经往回缩了。只要有脊髓,就会产生这种反射,即脊髓反射。  在手掌上放一个球。单凭眼睛看可知道是一个球。不过,如果要仅凭手掌的感觉判断这是球,则需手的躯体感觉联合区发挥作用,综合手的多种感觉(触觉、压觉等)进行判断。

例如手握住球,不让它掉落。此时,手的躯体感觉联合区将球的信息传递给手的运动联合区,再传递到手的运动区,最后向手的肌肉发出“抓握”的动作指令,产生抓握的动作。P2-6

序言

本书介绍了如何通过训练婴幼儿的手和手指,开发、培养天才大脑。婴儿的手和手指活动有限。那么,该如何锻炼婴儿的手和手指,充分刺激、开发大脑皮层中的额叶联合区呢?我们将结合自己的育儿实践和相关脑科学知识,向读者一一介绍。

孩子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天下的父母无不希望培养出聪明智慧、有出息的孩子。20年来,我们一直提倡通过行动方式,尤其是手和手指的训练,充分开发婴幼儿大脑。如今,手的训练在大脑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仍然不容忽视。

在过去的20年中,脑科学研究已经详细解明:大脑的各个部位是如何指挥双手的,如何开发大脑才能更聪明,以及大脑不锻炼将会出现什么恶果等。将上述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就是脑科学(神经科学)。

在结合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新增了部分内容。手的动作、动作方式,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为人父母的,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双手灵巧,聪明过人。那么,请结合脑科学知识,及早开展对婴儿的手和手指的训练吧。年轻的父母们,在重新锻炼自己双手的同时,也一定能够如愿以偿,培养出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

刚刚出生的婴儿几乎一无所能。然而,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从外界(周围环境)获取各种信息,并学习获取信息的方式。渐渐地,他们的手也越来越灵活。在婴儿的大脑里,新的神经回路不断形成,大脑的功能也逐渐增强。人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它随日常生活的内容、方式而发生变化。大脑的优劣取决于它的主人如何使用它。

本书将具体介绍如何训练孩子的手和手指、开发大脑,培养出聪明的孩子。孩子双手活动自如,不仅需要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习正确的手的动作,还需要父母手把手地教。婴儿期的孩子,几乎完全生活在成人世界里,很少有机会模仿其他孩子。年轻的父母们,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吧!阅读本书,您将会知道如何引导和帮助孩子锻炼双手,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充分学习、理解本书的内容,融会贯通,您一定会培育出聪明的孩子。

此外,还需积极学习手的动作原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双手灵巧,手的动作正确、流畅,无论是对婴幼儿、还是成人都同样重要。给孩子做示范时,父母也仔细观察自己的手的动作。尽管已是成人,但仍然可能“大有作为”,而且还可能帮助恢复某些正在退化的手的功能。

我从40年前就开始研究猴子额叶的功能与结构。当时,关于手与脑的研究论文,每个月公开发表的仅五篇左右。现在,一天就有五篇。在专业学术杂志《神经科学》上,关于手与脑的论文更是不可胜数。在《科学》、《自然》等面向科技人员的杂志上,也几乎每期都刊有这方面的论文。报纸、广播、电视等,介绍手与脑研究成果的内容、节目也日渐增多。21世纪初,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开始在育儿和教育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善用脑科学研究成果,一定能够帮助您培养出聪明的孩子。本书正是根据这些科研成果和笔者夫妇自身的育儿实践经验写就的。

关于手与脑的研究,对人类来说,就是检测手使用时大脑局部血液流动的情况,并将其转换成可视影像;以及研究大脑的各个部位是如何指挥双手的。对猴子来说,则研究其大脑中专门传递信息的细胞——神经元(神经细胞)在手活动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如今,世界各国都竞相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日本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所以,即便是20世纪末写成的科普书,不仅是关于手与脑,甚至一般脑科学的,内容也不乏过时的,阅读时一定要有所甄别。

本书于2002年初版发行,在2009年版中,又更新增添了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多动手,尽早开发婴幼儿的手与脑,培养出更多的聪明孩子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3: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