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桂派名老中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奉献精神,大力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调动广大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实施了“国医大师”班秀文等老中医药民族医药专家宣传工程,李宗文所著的《蓝青强(桂派名老中医)》是研究成果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蓝青强/桂派名老中医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李宗文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弘扬“桂派名老中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奉献精神,大力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调动广大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实施了“国医大师”班秀文等老中医药民族医药专家宣传工程,李宗文所著的《蓝青强(桂派名老中医)》是研究成果之一。 内容推荐 李宗文所著的《蓝青强(桂派名老中医)》为全国名老中医、广西第一批名中医、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内科专家蓝青强教授、主任医师的个人传记。《蓝青强(桂派名老中医)》对蓝青强求学、从医、生活、教学及临床等进行了整体介绍,读来很受启发。尤其是求学、临床及做人方面给人印象深刻,对于中医药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一 民族医学古流传——出生忻城,满山是宝好地方 二 少年聪颖勤问师——艰苦求学,担薪健步不问苦 三 求学路上突生变——那夜星光,照耀回家漫长路 四 柳暗花明定目标——青涩理想,萌芽在青春年少 五 赤脚医生的岁月——难忘故乡,一草一木总关医 六 两年“共大”的磨砺——扬帆起航,临床经验渐丰富 七 从工厂到大学门——做了工人,掌握制药的技术 八 青青校园出英才——高校深造,感受中医之奇妙 九 开门办学觅真功——走出校门,感受更宽广天地 十 扎根绿城留学院——那份真情,缘结爱妻共携手 十一 行政岗位显才华——天津深造,业务行政双肩挑 十二 附属医院做院长——描绘蓝图。宏伟深远显魄力 十三 军令状下创“三甲”——齐心协力,运筹帷幄定乾坤 十四 出访台湾收获多——出访获益,盼更深更广合作 十五 公共卫生多关注——关键时刻,热心参与众方案 十六 青囊解与两弟子——中医传承。宝葫芦传递信心 十七 处方公开无保留——胸怀开阔,处方露医者仁心 十八 微笑也是张处方——心灵妙方,医德医术齐肩重 十九 名医弟子满天下——桃李满门,中医传承代代接 二十 中医如何现代化——两翼齐飞,传统时代互融合 二十一 现代医院展宏图——抓特显优,发展现代型医院 二十二 中药汤剂需改革——浓缩颗粒,看中医如何便民 二十三 冬季健身顺自然——老年养生,冬季如何来进补 二十四 一路欢歌一路悟——心得体会,四十余载中医路 试读章节 广西中部多群山,山峦起伏,有的直耸云霄,雄伟壮观;广西中部多河流,或清秀或湍急的河流在平地和群山间常常可见。 忻城的山连绵不断,变化无穷,层峦叠嶂如画屏。如果你在薄雾的日子来到这里,那么远山的剪影就如舞台背后的景板;群山又如国画家笔下的景物,绵延千里,让人的思绪随着飘逸。每当春末夏初时节,附近的人们常常前往忻城观看弄春金银花摘花比赛,车行山腰,仰眺可见黛色群山俊秀,俯瞰可见山间田垌连绵如网,四下里更是飘着金银花的芳香,你不得不佩服这里确实是人间仙境。若在初秋谷物金黄时前往,忻城则必是摄影极佳去处。 忻城除了景色美,还有很多美味的小吃。这里的螺丝味道很不错,住在忻城的小孩子常常往土司衙门跑。那里会有老奶奶煮了螺丝卖,5毛钱一碗,一点也不贵。还有玉米粥,让人吃了一碗还想来第二碗。 穿过忻城县秀丽的山山水水,我们便来到了古蓬镇。它位于忻城县南部,处于忻城、上林、马山三县交界处。这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商贾聚集。古蓬镇板梧村花召屯,村后有苍郁的青山,村前有清澈的河流,用山青水秀形容十分妥帖。美丽的山水养育着一方人。这里居住着一群善良淳朴勤劳的人。蓝姓是这里的大姓人家。 1949年,是中国人民获得新生的一年。这年春天,广西人民也正在迎接解放的到来,忻城县古蓬镇板梧村花召屯也不例外。 这年农历四月初八的晚上,倾泻的月光与漫山的野花令人陶醉。这是一个春天的夜晚,静谧而美丽。牛羊已经归圈。四下里偶然听到犬吠鸡呜之声。花召屯的农家有的正在吃饭,有的则早早准备入睡。 这是一个普通的人家,住的房屋是山区里壮族聚居区常见的半楼式干栏式建筑。主体是木头瓦房架,外面是竹篱笆。两个大米桶放在厨房附近,里面装有一些玉米,上面用塑料布遮掩着。几个大竹箩筐整齐地摆放在客堂边上。30来岁的蓝延益将迎来他人生有意义的一天,因为蓝延益的妻子就要临产了,一家人正在忙碌着。蓝延益在自己家小院里有些坐立不安,因为这毕竟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经过一阵焦急的等待之后,大约在晚上八九点钟,伴随着响亮的啼哭,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孩出生了。他就是蓝青强。这是一户普通农民,诞生的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小婴儿显得有点清瘦,但是他哭声有力,还时常发出笑声,蓝延益和妻子及家人看到孩子健康可爱,都非常开心。 农历4月初8相传是释迦牟尼圣诞日。这天风和日丽,春暖花开,蓝青强在这一天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和笑声。活泼健康的小男丁让全家人高兴异常,特别是祖母莫氏连连说:“今天是个吉祥的好日子啊,孩子长大了,一定会有出息,蓝家要出人才了。” 家人拿出久存的米酒,把养了很久的一只鸡也杀了,庆祝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从此,蓝青强开始了他不俗的人生。 板梧村花召屯是个小村子,当时只有五六十户人家。村子距离镇上有8公里。蓝家在村里也算是大户人家,蓝青强的爷爷和叔公曾经是地主,年轻时读过书,也算是有点文化的人,在村里还是有一定威信的。爷爷在蓝青强出生前就已经去世。因此,在长辈方面,蓝青强知道得更多的是关于叔公的事情。他知道叔公曾到过宜州的庆远学堂。庆远学堂是远近闻名的学堂,从那出来的人都很有学问,有的还当了官,出人头地。叔公在庆远学堂读过书,懂得很多知识,还曾经帮族人取名,蓝青强的名字就是由叔公取的。这个名字寓意深远,既有希望蓝青强身体强壮的意思,也有希望国家日益强大的寓意。叔公后来还做过乡长,成为管理一方的头儿,这当然是后话了。印象中叔公做事认真细致,对乡亲也很好,从来没有对谁发过火,这无形中也为蓝青强做人树立了榜样。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冬天的早晨,年幼的蓝青强刚刚睁开朦胧的双眼,就被家人叫起去叔公家,原来家里农活多需要人手帮忙。蓝青强一路小跑到了叔公家。叔公家围了很多人,原来他们是来请叔公帮忙主持公道,处理一些琐碎的小事情。叔公早饭还没来得及吃,看到蓝青强来了,于是冲着他摆了摆手,吩咐家人招呼蓝青强,然后披上外衣就匆忙出了家门,去帮族人处理事情去了。 很晚了,叔公才拖着疲倦的身体来到蓝青强家。叔公看见蓝青强在一旁撅着小嘴,于是就走过去跟蓝青强聊天,拉家常。他的话蓝青强至今还记得:“每个人,不管做不做官,也不管什么工作,都要对得起它。现在我做的是乡里的小干部,我就必须对得起这份工作。” 叔公对人的热情周到深深感染了蓝青强,使他逐渐形成了礼貌待人、周到处事的好品质。P4-7 序言 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全国唯一同时沿海、沿边、沿江的眢区,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广西中草药资源丰富,中草药品种居全国第二位。广西是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的世居地,其中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l壮汉等各民族文化的滋养下,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药材资源,孕育了“桂派中医”这一独特的中医流派,在全国中医行业独树~帜,在东南亚地区也具有广泛影响。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西中医药、广西民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名医辈出,涌现出了以“国医大师”班秀文为代表的一大批“桂派中医”名家,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临床、科研、教学一线,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桂派名老中医,,是“桂派中医”的代表人物,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们逐渐摸索总结出具有广西特色的一整套方法和经验,为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为弘扬“桂派名老中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奉献精神,大力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调动广大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实施了“国医大师”班秀文等老中医药民族医药专家宣传工程, 《桂派名老中医》丛书就是该工程的成果之一。丛书分为学术卷和传记卷。学术卷在发掘、整理“桂派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筛选出第一批名老专家,将他们数十年的临床体会和经典医案进行系统梳理提炼,旨在全面总结他们的医学成就,为繁荣中医药学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传记卷由专业作家撰写,主要记录“桂派名老中医’’的人生经历和成才轨迹,弘扬他们大医精诚的精神,希望能借此探索中医名家的成长成才规律,为在新形势下构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体系提供借鉴。 由于时间紧迫,书中错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 2010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