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引论:重新审视“现代主义”
一、“现代主义”:一个面目不清的概念
二、“现代主义”在中国的认识轨迹:一点历史的回顾
三、重返原点:对“现代主义”的再审视
Ⅱ.卢卡奇与“现代主义”
一、对“现代主义”思潮的意识形态批评
二、关于“内容”和“形式”的探讨
三、对卢卡奇决定论文艺观的再审视
四、当代西方文论对卢卡奇的收编
Ⅲ.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
一、《非人性化的艺术》对“现代主义”的独特把握
二、与“民主”针锋相对的《大众的反叛》?
三、奥尔特加对“大众社会”和“民主”的“反思”
四、奥尔特加一加塞特与尼采、勒庞
五、“大众”与“精英”之争的继续
Ⅳ.不同视角下的爱伦·坡
一、人格层面:印象主义的传记批评
二、文本层面:社会历史和文本批评
三、抽象结构层面: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批评
V.哈贝马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兼谈《启蒙辩证法》的“总体性”
Ⅵ.伍尔夫:重新回到“1910年的12月”
Ⅶ.福尔斯:文本的虚构与历史的重构——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删节谈起
Ⅷ.“写实”还是“虚构”——试论英美现代小说观念演变的几个问题
一、作为“小说”界定性特征的现实主义
二、从“现实主义”到“心理现实主义”
三、从“形式现实主义”到“形式主义”
四、“虚构”取代“写实”
附录:现代派文人剪影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