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程思远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最后归来,是一条曲折道路的晚年。程思远先生为李氏的归来做了很多工作,他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一书,言人之所未言,是一份李宗仁晚年政治生涯的记录,为研究现代历史和李宗仁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可贵的史料。

内容推荐

李宗仁是现代中国的传奇人物,是国民党新桂系的首脑,晚年曾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代总统。他是令蒋介石最头疼的人物,与蒋介石抗争二十几年,始终没有被吃掉。他与蒋介石的恩恩怨怨贯穿于整个国民党统治时期。本书《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披露了李宗仁当上副总统后备受蒋介石冷落,继而迫蒋下野内幕,还有美国当年对中国时局的影响,李宗仁返回祖国大陆前后的详情等,是李宗仁晚年政治生涯的全景记录。

《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由程思远编著。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竞选副总统/1

一、中途换马/1

二、参加竞选/4

三、国民党内部进一步分裂/14

四、蒋介石报复桂系的措施/19

五、白崇禧电蒋,建议谋和/25

六、黄埔路官邸的最后晚餐/31

第二章 上台前夕/34

一、元旦文告发表以后/34

二、张群飞汉与黄绍竑飞港/38

三、蒋介石“引退”/43

第三章 上台后的争斗/52

一、府院分裂/55

二、陈诚呼吁“党内团结”/60

三、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北上/62

四、行政院迁返南京/66

第四章 和谈经过/71

一、劝蒋出洋/71

二、何应钦组阁/74

三、和谈举行及其破裂/79

第五章 国民党政府撤离南京/93

一、李宗仁飞返桂林/93

二、白崇禧飞桂促驾/96

三、蒋介石对六条件的反应/99

四、白崇禧为什么要李宗仁去广州/103

第六章 在广州的困境/105

一、赴美求援/106

二、何应钦辞职/107

三、阎锡山组阁/109

四、在守粤问题上争吵/111

五、白崇禧召开长沙会议/114

第七章 蒋介石从幕后走到前台/118

一、蒋介石到广州/118

二、中央非常委员会的产生/120

三、厦门军事会议/122

四、李宗仁台北之行/123

五、湖南起义/125

第八章 国民党政府播迁重庆/128

一、美国发表白皮书/128

二、李宗仁重提防守广州/131

三、蒋介石妄图固守川滇/133

四、蒋、李关系濒于破裂/134

五、国民党政府播迁重庆/137

第九章 蒋介石酝酿复职 李宗仁赴美就医/139

一、李宗仁对蒋复职的态度/139

二、昆明之行/142

三、白崇禧提妥协方案/143

四、李宗仁飞桂,蒋介石赴渝/145

五、纽约就医/146

第十章 蒋介石在台再起 李宗仁在美定居/150

一、白崇禧部队被歼/150

二、川滇解放/154

三、蒋介石复职/155

第十一章 被罢免的经过/160

一、塔夫脱拉李宗仁/160

二、毛邦初案与“游说”活动/162

三、李宗仁被罢免/165

第十二章 对台湾问题的建议/167

一、提出建议的内外因素/167

二、具体建议/170

三、各方反应/172

第十三章 程思远五上北京/174

一、一上北京/174

二、二上北京/177

三、三上北京/178

四、四上北京/179

五、五上北京/185

第十四章 落叶归根/187

一、离美赴欧/187

二、回到祖国怀抱/189

三、以礼相待/191

四、毛主席、刘主席接见/195

五、政协茶会和家宴/198

六、北戴河休养/200

第十五章 归国以后/202

一、东北之行/202

二、中外记者招待会/204

三、旧地重游/210

四、郭德洁病逝/215

五、访问南京/217

六、保护措施/219

七、临终遗言/221

试读章节

二、参加竞选

蒋介石对李宗仁竞选副总统一事,直到一九四八年三月上旬还没有什么表示。因此李宗仁以为蒋已同意了,特于三月十一日在北平中南海对新闻记者首次发表竞选副总统的谈话。竞选事务委员会也在南京正式成立,由邱昌渭(1898—195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

博士。1931年曾担任桂系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会秘书主任。1943年10月调任中央设计局副秘书长。1949年任总统府秘书长。同年去台湾。)主持其事。 可是以后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李宗仁意料之外。三月十六日,蒋介石召见孙科,次日孙科公开表态,也要竞选副总统。十分清楚,孙科背后有蒋介石撑腰。这么一来,李宗仁的处境就大大不妙了:第一,孙科是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又是现任国民政府副主席,易于取得人们的支持;第二,人们已经知道总统一职,非蒋介石莫属,蒋与李宗仁都是军人,当然以孙科同蒋搭档较为适宜;第

三,孙为粤人,广东人当然支持他,李失粤援,自易失败。白崇禧发现情势对李不利,曾对我说:“我们只好力尽人事罢了。”李宗仁于三月二十二日由北平飞抵上海,发表竞选言论。他反复地陈述这样的意见:如果当选副总统,当尽力所能及,在政治上实行民主政策。几日后,他到了南京。那时国民党人竞选副总统的,除李宗仁、孙科外,还有于右任和程潜。蒋介石发现这种情况,特决定总统、副总统的候选人,应由国民党中央提名,并派定陈立夫负责领导国民大会内的党团干部会议,所有国民党籍的国民代表都要受党团干部会议的约

束,违反者予以党纪制裁。

四月三日夜,蒋介石在他的黄埔路官邸召见李宗仁,对李说:“总统、副总统的候选人,均由中央提名。副总统候选人,已内定孙哲生(孙科),希望你顾全大局,退出竞选。”

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劝告,月13日病逝于台北。理直气壮地说:“半年以前,我已经向总裁请示,如果你不赞成,我当然唯命是听;不料你一直没有什么表示,所以我就积极准备一切。事到如今,我已经欲罢不能了。”

四月三日,通过黄绍竑的联系,李宗仁同于右任、程潜建立了一条有关竞选副总统的联合战线,一致反对副总统候选人由党内提名的决定。此

参加副总统竞选失败后,任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一举措得到了复兴系、三青团地方干部的广泛支持。

原来,自抗战胜利以后,陈氏的CC系声势日涨,显然与蒋、宋、孔并驾齐驱,成为四大家族之一。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二日,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统一党团组织案》(三民主义青年团并入中国国民党),自是各省、市、县的国民党主委由CC系分子担任,而副主委则由三青团分子(大部分是复兴系分子)担任。由于争权夺利,CC系与三青团分子的矛盾日益激化。在一九四八年四月初国民大会第一次大会前夕,三青团的地方干部大部分得以国大代表身份来到南京。他们得知蒋介石以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成立党团组织,支持孙科竞选,认为如果孙能胜利,蒋介石将更加信赖陈立夫,而CC得势,自非他们之利。于是,为了对付陈立夫的CC系,蓝(蓝衣社)、埔(黄埔系)、青(三青团)的一些骨干分子,如汤如炎、白瑜、周天贤、任国荣、郎维汉、刘先云、郑代恩、许伯超等,一致支持李宗仁竞选。虽经贺衷寒(1900—1972,国民党著名特务,国军政训系统负责人。黄埔系骨干将领。抗战时,贺衷寒先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政治部秘书长。1947年任社会

部政务次长,1949年蒋介石引退,贺亦随之辞职。贺与蒋的关系不仅是师生,亦是蒋的爱将,长期在军中政治部门活动。)、袁守谦(1904—1992,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32年参与发起组织复兴社特务处。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委会  政治部第一厅厅长、代部长。1945年后任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常委。1948年起任华中“剿总”秘书长兼政务委员会委员。)劝阻,也不理会。此一发展,实非蒋介石所能逆料。

P4-7

序言

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远适异国,寓居海外十有六年。一九六五年七月,响应祖国号召,冲破重重阻力,返回祖国大陆。

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最后归来,是一条曲折道路的晚年。程思远先生为李氏的归来做了很多工作,他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李宗仁先生晚年》一书,言人之所未言,是一份李宗仁晚年政治生涯的记录,为研究现代历史和李宗仁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可贵的史料。

一九六三年,李宗仁先生对《欧洲周报》记者奥古斯托·玛赛丽说,“我由于自己的失败而高兴,因为从我的错误中一个新中国正在诞生”,表达了他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感情。一九六九年一月,李宗仁于弥留之际,在写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信中说:“我在一九六五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的。”其所以至死不渝,是因为这是他一生无数经验教训的总结。这一总结,也为至今仍留在海外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及有关人士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祖国要统一,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海峡两边的骨肉同胞必将携起手来,共同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书写新的一页。

王首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1: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