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说到晋朝,我们不能不简要回顾一下两汉、三国的历史,因为短暂的晋朝的一些基本典章制度都是从这两个朝代借鉴而来。
且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垓下一战消灭项羽统一天下,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建立了大汉王朝。中经外戚王莽代汉自立15年,汉宗室刘縯、刘秀兄弟起兵以及众多农民起义反王莽,最后刘秀取得了胜利,定都洛阳,再兴汉室。
东汉光武帝刘秀颇有中兴君王风范,他事必躬亲,亲揽大权,力防外戚干预朝政,遏制宦官肆无忌惮,作恶多端。他的继承人明帝犹有其父之风,同样能够掌握皇帝权力,抑制外戚、宦官势力,惩治不法官吏,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较少对外发动战争,故史家对这段历史时期有“天下安平,百姓殷富”的赞誉。章帝继承明帝,初政还是不错的,史家亦曾将他比作西汉的文、景二帝。但是好景不长,他就改变了光武帝、明帝奉行的“严切”政策,扮演起“宽厚长者”,宠任后族,母后临朝,外戚执政,成为极寻常的事情。到和帝以后,国事已难以收拾。至尊的皇帝被母后串通外戚拥立了4人(安帝、质帝、桓帝和灵帝);临朝听政的皇后多达6人(章帝窦太后、和帝邓太后、安帝阎太后、顺帝梁太后、桓帝窦太后和灵帝何太后)。宦官亦借机而起,与后党外戚争持国柄,而且权势日盛,横行作恶,比后党外戚有过之而无不及,廉正一些的朝臣、官员被诛杀殆尽。面对这种情况,后党外戚则想借助地方力量,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来镇压、消灭宦官势力,结果至桓、灵二帝时,国家大权逐步被州牧掌握,而且一方州牧一旦力量强大起来,多方州牧就交相进逼而来,形成群雄纷争、割据的局面,东汉政权陷入衰落。
东汉后期,朝廷黑暗,政治腐败,外戚宦官相互争斗,交替专权,迫使农民流离失所,起义不断。董卓专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各地豪强地主纷纷加强武装实力以自保。州郡官吏、士族集团也以勤王讨董卓为名,乘机扩充自己的势力,经过数年的兼并战争,形成了几个较大的割据势力。
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今河北、山西及山东的东部和北部),称雄北方;曹操占据兖、豫二州(今山东西南部与河南),控制中原腹地;孙策占据江东(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刘表占据荆州(今湖北、湖南);此外还有割据凉州(今甘肃)的韩遂、马腾,占有辽东的公孙度。刘备由于实力不足,被逼辗转投靠袁绍、刘表,没有固定的地盘。
袁绍,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人,出身于“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世家大族。他凭借显赫的家世,得到官僚士大夫的支持,在众多地方割据势力中实力最为雄厚。
曹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曾任中常侍,桓帝时封费亭侯。当时宦官与士族水火不容,曹操是一个有远见的人物,他不受家庭因素影响,反而注重与名士交往。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曹操依靠一批豪强地主的支持,很快就占据了兖州的广大地区。公元192年,在击败青州黄巾军后,曹操得降卒三十万人,选拔其精锐,号称“青州兵”,其实力大为增强,从此不再依附袁绍。公元196年,曹操又进军豫州,击败汝南(今河南汝南)和颍川(今河南禹县)两郡的黄巾军,占据许县(今河南许昌),加强了军事力量,巩固了对兖州和豫州的统治。他的谋士荀或提出,现在皇帝东流西徙,人们担忧帝室的命运,如能迎奉献帝,正符合人们的愿望,利于笼络人心和镇服各据一方的雄杰。这一策略正合曹操心意。他遂以洛阳残破为由,亲自率兵迎汉献帝到许县,“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与此同时,他又在许县推行“修耕植以畜军资”的方针,实行屯田,解决了军粮问题。
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曹操陆续消灭了大大小小的一些地方势力,如袁术、陶谦、张邈、吕布等。
公元199年,袁绍消灭公孙瓒,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拥有几十万军队。公元200年,袁绍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南下,打算消灭曹操。双方发生了著名的官渡之战。这是袁绍与曹操的一次大决战。
官渡之战,曹操消灭了袁绍的主力,不久,袁绍病死。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因争夺统治权而彼此内战,曹操乘机攻取了袁氏的政治中心邺城,打败三袁及其势力,占据了中原东部地区。经过七八年的努力,曹操最终歼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上控制了北方地区。平定袁绍以后,曹操把政治中心迁到邺城,汉献帝仍然留在许都。
基本平定北方地区以后,曹操想乘胜消灭侨居荆州(今湖北襄阳)的刘备,进而吞并江东的孙权,统一全国。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取荆州。荆州牧刘表喜欢供养士大夫,关西、兖州、豫州有学之士前往投奔的有上千人,刘表建立学校,宣讲儒学。宣威将军贾翊曾评价刘表,认为他是和平时期的三公之才,但多疑而无决断,不能处理变化的局面,天下纷争时难以有所作为。曹操南下的主要对手实际是刘备和孙权。
刘备,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后人。刘备早年丧父,家贫,与母贩鞋、织席为生。15岁时求学于大儒卢植门下。但刘备不大喜欢读书,而对玩狗、骑马、音乐、服装很感兴趣。他说话不多,敛藏锋芒,对人对事的好恶不现于脸上。一些人认为刘备不是一般人,愿意交结他,给他钱财,刘备自己也喜好结交民间豪侠。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