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香国奇才吕碧城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林杉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人物传记《香国奇才吕碧城》,从“新民愿”到“病中吟”共二十五章。作者冯林山先生(笔名:林杉),通过广泛收集史料,还原民国才女吕碧城的一生,撰成《香国奇才吕碧城》一书。本书记叙了民国时期一代才女吕碧城的传奇人生,从而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吕碧城是中国近代妇女革命史、文学史、教育史和思想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她那不同寻常的传奇经历,折射出一个时代社会变革和一代知识分子的艰难抉择。

内容推荐

《香国奇才吕碧城》由林彬编著。

《香国奇才吕碧城》简介:

吕碧城,与张爱玲、萧红、石评梅齐名为民国四大才女,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她早年丧父,家产被夺,旋遭退婚,而少年独立,诗文名动京城,曾作词怒斥慈禧太后,出现“到处成推吕碧城”的盛况。秋瑾与她一见如故,为她慨然弃用“碧城’,的名号。苏雪林曾将一幅吕碧城身着孔雀服“美艳有如仙子”的玉照供养多年,以表倾慕之情。

吕碧城早年提倡女权,兴办女学;担当《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师从严复先生修习名学(逻辑学),曾任袁世凯顾问女官;中年周游欧关,以古典诗词记外埠风物。她首创“中国保护动物会”,兼济慈善,中年以后精研佛学,从事《法华经》翻译和佛教研究。她一生未嫁,死于香港,骨灰撒入大海。

目录

一 新民愿

二 大公报

三 女学志

四 姊妹花

五 行路难

六 苦与甘

七 袁公府

八 山水赋

九 一字师

十 春与秋

十一 拜谛闲

十二 美利坚

十三 进哥大

十四 相见欢

十五 再出洋

十六 欧罗巴

十七 戒杀生

十八 云衣换

十九 梵天行

二十 释之责

二十一 山光道

二十二 槟榔屿

二十三 旧时村

二十四 珠崖居

二十五  病中吟

吕碧城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一新民愿

公元一九。四年,甲辰,清光绪三十年。位于渤海之滨的津门大地.又迎来了一个寒冷和迟到的春天。

天上的云和地上的风相互追逐着、厮打着,把天地间搅得一片混沌,太阳躲到遥远的背后,脸上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若无其事地望着这对冤家不厌其烦的纠缠。

一条凹凸不平的古道铺向远方,浩繁卷帙地连接起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它如同大地上裸露的一根粗大的脉管,注人人类生命的腹地.煞费苦心地去选择自己的生存诉求。

几株枯树,几座泥屋,年深月久地伫立于大道之旁,寒冷却温馨,贫困却平和,炊烟天天照常升起,拖着长长的烟迹,明暗有致、层次分明。构成一道最简约的风景。虽无美可言,但总是慰藉着人们那颗伤痕累累的心灵。天犹未明,吕碧城就逃出舅舅在塘沽的盐署,跳上了去天津的火车。

然而她一文不名,庆幸遇到了天津“佛照楼”的老板娘,不仅帮她买了火车票,还一路带她到《大公报>所在的法租界。

车厢内灯光幽暗,然而透过小小排窗。把光与影投射到车轮的脚下,仿佛为那趟列车挑灯引路,轨与轮相亲相爱,耳鬓厮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洒下一路急促的喘息声。

吕碧城瘦弱单薄的身子靠在椅背上,伴随列车的滚动而颠簸着。她毫无困倦,思绪不由自主地又回到了盐署,与舅舅严朗轩为“访女校事”那场极不愉快的争执,最终带来的是舅舅的骂阻。她只好让海防署秘书方小洲夫人先行,随后她再去天津《大公报>与之会面。

《大公报》是一年多前在法租界由国人创建的一份书页小报。社址在狄总领事路(今哈尔滨道)工部局对过,由天津紫竹林天主教总管、大盐商柴天庞(本名敷霖)、天津本地大建筑商王郅隆为主,张连璧(字少秋)、樊国梁(北京天主教堂主教)、李敬宇、朱志尧、严复等人为辅而合办,发起不久,即集股逾万。该报由英敛之任社长,方守六任主笔,馆务由英敛之弟英实夫、英粹夫佐理。

英敛之,姓赫舍里,名英华,字敛之,号安蹇斋主,又号万松野人,祖上于顺治元年随帝入关。二百年后的同治六年十月二十八日(1867年11月23日)出生在北京西郊黑山扈附近的一个村庄,其父靠摇煤球为生,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年少时他常到青龙桥一个茶馆里捡顾客扔下的茶叶包装纸。带回家练习书法。有一天一个道士愿收他做徒弟,他未跟父母打招呼,便随道士进了北京城。在面馆吃饭时,又遇到一个教书的先生。他见英敛之是个可塑之才,转请道士让这个孩子给自己做书童,陪他到各处教馆教书。这便是他改变命运的开始。

在跟先生教书过程中,他也读了不少书,增长了不少文化知识。这其中有一位皇族“将军”的女儿叫爱新觉罗·淑仲(1874—1925)的,是雍正十四弟的直系传人,在跟教书先生读书时与英敛之产生了爱情。此事被“将军”发现后,不仅把女儿锁起来,还要惩办英敛之。因着教书先生出面化解,劝“将军”成全这对年轻人。“将军”也觉得英敛之是个人才,气也消了,于是把女儿许配给了英敛之。

英敛之婚后不久皈依了天主教,学习法文并找了一份工作,还能养活父母和妻子。他热衷政治活动,在城里参加了维新组织,还写了一篇《论兴利必先除弊》的文章,声援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与妻子先后逃到香港、越南,后来又回到云南蒙自做文案,这期间生下儿子千里。一九○○年八月经上海回到八国联军占领下的天津。因找不到工作,只好又携妻儿到上海,以教外国人学汉语养家糊口。

一九○一年四月,英敛之从上海回到天津,在紫竹林教堂做弥撒时.他结识了天主教总管柴天庞,此后便有了开办《大公报》的动议。慈禧太后从西安回銮后,下令大赦维新派人士,看到开列的名单中有“英华”的名字,慈禧太后还特意说了一句:“把那个叫英华的也赦了吧。”从此英敛之就以英为姓,连他的父亲也随儿子姓了英。那可是大清皇太后赐给的姓啊!

然而,对于青年吕碧城来说,她却一无所知。到天津之后,老板娘领她从老龙头火车站下车,住进法租界同升客栈。她即刻给方小洲夫人写信,约其会面,商访女校之事。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