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未来八年我们该如何做/青年对话录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汪丁丁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未来八年我们该如何做》中汪丁丁教授以他的学养深思与家国情怀,和年轻人探讨中国未来的社会图景,也就他长期关注的政治家品格、制度建设、医疗与养老、环保、劳动力与工资以及人类社会过程等诸多问题,提出他的见解、批评与建设性意见,只为期待中国与中国人更加美好的未来。

书中收录了《政治家的品格》、《中国社会官僚化问题》等文章。

内容推荐

《未来八年我们该如何做》内容介绍:汪丁丁教授以他的学养深思与家国情怀,和年轻人探讨中国未来的社会图景,也就他长期关注的政治家品格、制度建设、医疗与养老、环保、劳动力与工资以及人类社会过程等诸多问题,提出他的见解、批评与建设性意见,只为期待中国与中国人更加美好的未来。

《未来八年我们该如何做》是“青年对话录”系列之一。

目录

未来八年该如何做才好

未来八年

开放的言论

幸福在哪里

政治家的品格

智识与豁达——政治领袖的品质

论政治家的品格

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其实是敬畏感

偏激与宽容

关于中国人的自由

市场,社会,民主

一官僚化与“公务员热”

官僚们的另一企图

中国社会官僚化问题

恶的官僚主义与不恶的官僚主义

涉及腐败官员或任何行恶者的心理分析

再谈民主观念的要素及其文化表达

“假如你不想亡党亡国……”

医疗与养老

白领们的人生与未来

每一个健康的人都面临两难选择

再谈“医”的问题

老龄化时代的智慧

关于眼睛的故事

日常生活

所以,房价不跌,否则……

家装业与装修之苦

中国的汽车文明与中国人的汽车文化

关于汽车的猜想

欲反汽车论

都市是一种教养

车,也是一种教养

杭州公交车上的一次体验

杭州及西湖必将毁灭在汽车尾气之中

关于油价的看法

逛上海宜家家居有感于上海的沦落

水知道你的罪孽

怎能以“人均污染”为中国碳排放立场辩护?

正确的生活

虚伪及适度虚伪

工资及其他

工资问题

中国劳动工资问题

再谈中国的劳动工资问题

工薪税负问题

资本,资本市场与人力资本

杭州龙井茶农

节制资本扶助工农

财政民主化的原理与表达

煤电水气航线通信铁路等网络的垄断问题

国际劳动节

也谈中国玩具问题

为何色情垃圾在一些社会远比在另一些社会普遍

制度的文化合理性

假如从头烂到脚你打算怎么办?

假使寻不出路?

社会复杂性的政策涵义

制度与人的关系

善意的恶法

从感觉到感悟

这些解释

社会过程及其评价

试读章节

在所谓“文明的冲突”的时代,西方世界不再是稳态的——以“9·11”恐怖袭击为标志。东方世界也不是稳态的——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它还没有适应西方文明的冲击,它还在寻找新的社会秩序和世界秩序,而这一套新秩序需要协调三种冲突:来自不同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冲突;不同社群之间,因贸易关系而全球化了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冲突;还有基于旧式能源的生产结构向基于新式能源的生产结构转变时,经济组织之间的冲突和人口代群之间的冲突。

就中国社会而言,在经历了过去30年的急速发展之后,上述三类转型期冲突在未来10年内将更为显著。为协调这三类冲突所需要的智识,一方面,必须基于中国既有的实用理性的思想传统的熏陶;另一方面,必须借鉴西方理『生传统的以变化而求通达的策略与制度。

中国人的实用理性不同于西方人的逻辑理性,它较多关注“做”的过程,而较少关注“说”的过程。它更强调知与行的合一而不是分离,它愿意为实践目的,而放弃逻辑的自洽。借用当代经济学家史密斯的表述(2002年获诺贝尔奖时的演说),中国传统智慧所表现的这种实用性被称为“生态理性”,西方传统的理性被称为“实质理性”。我们所需要的,如史密斯所论,是这两种理性的结合。

未来10年,那些有能力感受到,并以恰当方式表达出中国社会重要问题(而非琐碎问题)的政治领袖,才可能顺利化解上述三类冲突,从而避免发生历史性倒退或窒息性停滞。

这样的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首先意味着本土政治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民众疾苦的深切了解。其次,它还意味着丰富的制度想象力,借此,在反常社会中寻找不仅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治经济的利益表达方式,并能够以高远的历史视角,将当前的利益表达转化为更长期的制度创设。具备了这些品质的人,通常被称为“具有政治智慧”,从而能够从那些被称为“政客”的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政治家”。

由于以感受和求解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为己任,具有政治智慧的人不能不具备的另一品质是“豁达”——孔子所言“过则勿惮改”。此处,“过”是与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息息相关的大过而非小过,于是,过则勿惮改,就表现为豁达。具备了这一品质的政治领袖,被称为“具有政治家风度”。

经验与判断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经中共十七大的中央委员会而人选政治局的新一代政治领袖们,将为这样一个肩负重任,且自身也经历着重大转型的政党带来更多的智识,或许还有更多的豁达。假以时日,我们或许可以乐观地期待,他们在感受和表达世界性的重要问题时表现出更高级的智识与豁达。

我们不必列举或寻找中国社会和世界的重要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已经被反复表达过,虽然它们还需要被恰当地表达。其中最重要从而应当被再次表达出来的问题,是对最高权力的监督问题。

政治体验和常识判断都告诉我们,在地方和在中央,行使着最高权力的政治领袖们的声誉,与他们对公开批评的喜好程度成正比,与他们的下属对公开批评的压制程度成反比。考虑到长期的制度创设,最有利于新政治领袖们养成智识与豁达品质的途径,就是逐渐减少官僚机器对公开言论,尤其是对公开批评的审查和管制;言论的充分自由,不仅是政治领袖们品质修养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引导民众向着更高尚生活方式发展的必要条件。

谨以此文,寄望于未来10年的中国政治领袖们。

政治是贵族的事情。在没有贵族的国家,政治蜕变为宣传。当政治蜕变为宣传的时候,只有政客而没有政治家。在日常语言里,我们喜欢用“高贵的”来修饰政治家:而用“肮脏的”来修饰政客。后者之所以不高贵,是因为他们把政治当做交易。当政治成为交易的时候,交易双方各自牟取私利。

政冶家以公众利益为目的,为达成目的,他们难免也卷入政治交易。可是由于以公众利益为目的,他们让交易隶属于政治。于是,在日常语言里,我们说政治家是有原则的而政客没有原则,我们还说政治家有信仰而政客无信仰。

古代雅典最伟大的政治家伯里克利临终时,普鲁塔克的《伯里克利传》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他的朋友们以为他已失去知觉,便开始历数他的丰功伟业和高贵品质,例如,他曾在九个敌对国的领土上建立了胜利纪念碑,例如他在如此长久的时期内保持了雅典的繁荣,他们为失去这样一位英雄人物而感到悲痛。这时,在弥留之际,伯里克利听完这一切之后喊道: “你们忘记了我最杰出的荣耀,尽说那些主要取决于命运的寻常功绩。你们没有提到,从未有一位公民因我而披丧服。”在这位民主政治家所追求的理想王国里,如康德所称, “每一个人都是目的”。这是一种信仰,在如此长期的统治中,能够不为私利而牺牲哪怕一位公民的生命,确实可贵。P22-24

序言

是的,我决定要写这样一个以普通人开篇写给普通人的序言,为了说服我这套文集的编辑赵婕。她是我和我妻子许多朋友当中最体贴朋友的一位。说服她,说服这样一位认真而体贴作者的编辑,特别难。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国人。这一陈述,包含着太丰富的道理。我们这一代中国人,虽不像茨威格那样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并目睹祖国的消亡,但也经历了足够丰富的政治思想运动、开垦祖国零下40℃的边疆、参与“12月党人”那种颠覆性的地下沙龙、参加高考、读研、出国……有了这一番经历,再普通的人,在今天的年轻人眼里也不再普通。所以,我要表达的第一层意思是,我从来不是“天才”。其次,这也意味着,如果读者有兴趣读我写的文字,那就一定要记住:让我写了这些文字的,是偶然聚拢的一些机缘。这些机缘完全可能遇到另一个普通人,并进发出一些类似的文字。所以,我的第三层意思是,在宏观统计视角下,当代中国社会或许必须产生这些文字,至于由谁来写,并不重要。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物质生活的维度;和父母兄妹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社会生活的维度;更高级的诉求,诸如“横渠四句”或“孔颜德行”,是我们传统的精神生活维度。传统的生活方式,常以“耕读之家”来描写。问题之发生,是由于工业化势力太大而传统生活方式难以为继。从第一次洋务运动到今天,一百多年了,问题还在这里,挥之不去。世变之亟,究其本源,转型期中国问题的实质仍然是“为生民立命”,而人生问题仍然是“为天地立心”。不同以往,对我们而言,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的求解是纠缠在一起的,算是同一根本问题的两面。

今天,我们日常生活的三个维度,不论要延续哪一个,都很难,因为它们同时陷入相互牵扯着的困境。物质生活的延续,称为“经济发展”问题。要发展我们的经济,例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结果呢,先富起来的有不少人为富而不仁。于是要建立更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秩序,否则我们的社会生活势必瓦解。可是,谁之正义?何种理性?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境里我们应如何做才好?这类问题将我们带入精神生活的维度,也是人生问题的求解过程。在这里,我们探讨诸如“何为幸福”或“为何幸福”这类问题。

在西方以普通人的身份生活了足够多的年头之后,我意识到西方稳态社会的生活实在平淡而无味——从出生到死亡都在同类事件的永恒循环之中,我的意思是,

改革和开放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极丰富的机缘,新的可能生活如漫山遍野的竹林里雨后出土的春笋,噼噼啪啪,目不暇接。生活,从何处下手呢?这就是选择太多带来的烦恼,可说是“成长的烦恼”。选择太多,这是市场社会的特征,它表明中国社会已经市场化,并患了市场化社会通有的疾病——“消费主义”。这是一种行为倾向,将生活的一切环节都视为单纯的消费。存在论的最早一位思想家祁克果,年轻时就对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有所感悟。他将现代化概括为“图生活之方便”的运动,于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追求方便?方便的代价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将我们带到生存论的哲学里面,让我们面对一个“不方便”的命题:任何信仰都是某种不方便。那么,方便的代价是不再可能有信仰。推论:人而无信仰,吾不知其可为人。那么,活着的意义呢?随之消失。

生活,只要是真实的,就一定不能仅仅是消费的,它还有其他的意义。热恋中的人,很容易断定他的爱不是一种消费。可是在其他情境里,我们就很难克制消费主义倾向。谁愿意舍近求远呢?如果有洗衣机,为什么要用搓板?如果可以抄袭答案,为什么我要独立完成习题?如果撒谎带来好处,为什么我们要诚实?如果可以有更多的钱,为什么我们满足于只要较少的钱?这些问题围绕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时刻必须选择方便或选择不方便。处处图方便,最终便会丢失生活的意义。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我们的孩子,至少他们的绝大多数,从小就学会了寻求方便,而不是寻求不方便。我们教育失败的渊源,根据党史学家高华的考证,可追溯到革命年代我们党“急功近利”的教育方针。

我以“普通人”自况,因为我有普通入的性格和弱点。例如,我喜欢美味佳肴,我不喜欢辛勤劳作,于是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另一方面,我也像普通人那样善良。例如,我喜欢帮助有才华的学生,我不喜欢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校园政治。最后,我和普通人一样意志薄弱,我和普通人一样在许多事情上想不清楚,我和普通人一样不知道中国应往何处去。

所以,这套文集的文字,我由衷希望它们在读者眼里是普通人写的文字。只不过,普通人的生活,在这样伟大的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太多太大的问题,迫使我们以普通人的身份反省和抗争。结果呢?我和你们一样茫然无知,或许我们的反省和抗争将会改善我们的生活,但或许使它更糟糕,或许,仅仅因为我们反省过并且抗争过,我们拾回了生活的意义。

后记

2011年10月中旬,按照此前的沟通,汪丁丁老师发给我几十万字的文稿,都是他此前文集中常见类型的单篇长短文章。大致归类如下.

关于教育问题

关于教育问题的补充

关于幸福的探讨

关于知识、科学、理性以及信仰

关于中医与传统文化

财经荐书

在汪老师面前我是双重身份。一是编辑,二是学生。2003年,我到中信出版社工作,认识了汪老师李老师夫妇,工作上甚多往来,时间也将近10年了。我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就像校友同班老乡使得很多人有了文化血缘一样,我就是他的学生辈了。

作为编辑,是以工作立场对名家书稿尽责;作为学生,是以晚生后辈的敬意对恩师尽心。于是,我“大胆”又“小心”,提出了我详细的编辑策划思路。

……

梁文道遗感当代很多人“把读书当做一个工具,通过它拿到什么东西”,而不是去“找一本书修炼自己,追求自己的变化”。

“亲爱的,你要更美好”,我期待你因这次阅读之旅得到美好的变化,接近更真实的自我。让我们为此感谢汪丁丁先生,也感谢以下人士对出版这套丛书所做的贡献。

他们是:李维莲女士,任岩先生,吴力超先生,李炳青女士,邹怡茜女士,右意达女士,刘乃清先生,王菊萍先生,还有出版图书各个相关环节的人们。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同学同事挚友马浩楠女士。我因她与这个出版社和这套丛书结缘。在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她处处额外帮助我。我依赖她过硬的文字编辑功夫,她的思想眼光,她的环节沟通能力,她在时间精力上的慷慨付出。所以,这套丛书,不仅对读者是某种幸运,对我与浩楠的友情人生,也赠与一份未来的美好回忆。

感谢你来分享,感谢一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