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豪刘禹锡(唐代大诗人故事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唐代大诗人故事集编委会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诗豪刘禹锡(唐代大诗人故事集)》由唐代大诗人故事集编委会编著——诗言志,歌咏情,通过诗人们的故事,我们能更真切地触摸到唐诗的精神与意境,体会出诗歌的美感来。鲜活的唐诗,生动的故事,苦难的经历,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大唐盛世,走向诗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诗人们不一样的精神家园。

内容推荐

《诗豪刘禹锡(唐代大诗人故事集)》由唐代大诗人故事集编委会编著,《诗豪刘禹锡(唐代大诗人故事集)》用浅显易懂的叙述,将诗人们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性格爱好以及轶闻趣事等娓娓道来,让读者在感受唐诗魅力的同时,也能用自己的想象与思考,与这些伟大的诗人们成为朋友与知己,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身世之谜

第二章 诗豪双亲

第三章 少为江南客

第四章 诗僧改诗

第五章 应考见闻

第六章 三登文科

第七章 入杜佑幕府

第八章 闪婚

第九章 广结有识之士

第十章 “永贞革新”

第十一章 陋室有“铭”

第十二章 诗豪看病

第十三章 骂蚊抒怀

第十四章 斑竹寄衷情

第十五章 题诗风波

第十六章 体恤民情

第十七章 贬任夔州

第十八章 《竹枝词》

第十九章 刘、白相会

第二十章 召回朝廷

第二十一章 与佛结缘

第二十二章 救济灾民

第二十三章 乌衣巷抒情

第二十四章 壮心尤未已

第二十五章 “司空见惯

后  记

试读章节

我们今天把那些崇拜明星的群体叫作“追星族”,虽然“追星族”这个词是流行于当今这个时代的,但是历史上每朝每代都不乏这样的“迫星族”。

“吾乃汉中山靖王之后,姓刘,名禹锡,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士。”刘禹锡未成名前,每次向别人介绍自己时,总是这样给自己脸上贴金。

“你这个人,我虽然没读过书,但中山靖王之后是刘备这是众所周知的,你这亲攀得也太远了吧!”

“想攀附权贵可以理解,谁不想有个把权贵亲戚?可是你这玩笑也开得太大了,你不怕刘皇叔来找你理论?”

“刘玄德可是位响当当的人物,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怎好跟他相提并论?”

面对别人的质问,刘禹锡总是自得地将中山靖王的来历一一道来:“你且听好。中山靖王乃是西汉景帝刘启之庶子,他姓刘名胜,是公元前165年至公元前113年的人。刘胜是汉朝中山国的第一代国王,他总共当了42年的中山王。只是……”尽管刘禹锡总是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但他最后也无法说出自己到底是刘家的哪一代后人。

刘禹锡的那些话是否据实现在已无可考证,但是刘禹锡本人到底与历史上哪一个刘家有瓜葛?抑或只是籍籍无名的出身?历史上说法不一。

有传说刘禹锡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安徽一带则传说他是刘邦的长子齐王刘肥的后裔。这些说法都还有待证实,而且刘禹锡的说法也有很大的疑点。据说,他有一次说漏嘴了,而且还是在和朋友喝了酒以后。

“梦得兄,你真是中山靖王之后吗?”

“我不是和你说过了吗?中山靖王是我先祖,楚王刘交也是我家亲戚。”说完,刘禹锡趴在酒桌上打起呼噜来。

刘禹锡在这里提到了楚王刘交,这就让人分不清他究竟是谁的后裔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刘禹锡如此不断地强调自己的名门出身,说明了他同当时的普通百姓一样,存在着非常看重门第观念的陋习。

刘禹锡所在的唐朝,社会风气以门第为重,以上族为荣。他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自然也会受到门第观念的影响,在与人唱和时,他常常流露出羡慕别人门第之高的赞叹之情。他还因此写了不少的诗,其中就有《送李庚先辈赴选》:“一家何啻十朱轮,诸父双飞秉大钧。”《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送李中丞赴楚州》:“缇骑朱旗人楚城,士林皆贺振家声。”他写的这些赠诗,一落笔就会称道别人的门第,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世豪大家出身的向往之情。

P1-3

序言

唐朝国土辽阔、国力强盛,不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而且社会较安定。在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唐代的诗歌、音乐、绘画、舞蹈、服饰、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在流光溢彩的大唐文化中,诗歌的兴盛,尤其令人叹为观止。唐诗流传至今的共有5万多首,有名有姓的诗人就有2000多位,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名副其实的诗歌王朝。

在大唐的诗国里,诗人们尽情展露着他们独特的情感个性,他们不仅留下了体现中国文字与音韵之美的优美诗歌,也留下了诗人们对生命的吟咏,对山水的热爱,对国家的关注,正是这些美好的诗歌,滋养着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自牙牙学语起,我们就开始吟诵“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等诗句,而当我们渐渐长大,离开父母的时候,我们会深深地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愁。

如果将唐代的诗歌世界比喻成璀璨的夏日星空,那么那些具有生动人格魅力的诗人们就像一颗颗灿烂的星星,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狂傲洒脱的李白,以他传奇般的人生与浪漫瑰丽的诗歌成就了“诗仙”的千古风流,他的诗歌感情强烈奔放,这与他傲视王侯、诗酒放纵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一生饱经战乱,漂泊无依,才能以诗为史,写出大唐社会的繁华与沉沦;而出身名门世家的王维,经历大唐盛世,身处长安贵族豪门之间,诗风雍容华贵,以清丽内敛的山水禅学,留下了“诗佛”的独特风景;从小家境贫寒的“诗王”白居易,每每要将诗作改得平易近人,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听懂;苦吟的“诗囚”贾岛,为了推敲一个字都能冲撞到朝廷高官韩愈的马车;风格奇诡、想象丰富的“诗鬼”李贺,则留下了不少让人浮想联翩的传奇诗作……在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每个人都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故事。

本丛书精选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十位诗人,用浅显易懂的叙述,将诗人们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性格爱好以及轶闻趣事等娓娓道来,让读者在感受唐诗魅力的同时,也能用自己的想象与思考,与这些伟大的诗人们成为朋友与知己,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诗言志,歌咏情。通过诗人们的故事,我们能更真切地触摸到唐诗的精神与意境,体会出诗歌的美感来。鲜活的唐诗,生动的故事,苦难的经历,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大唐盛世,走向诗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诗人们不一样的精神家园。

编 者

2012年5月

后记

“诗豪”刘禹锡,中唐著名诗人、哲学家。一生传奇,坎坷不失激进。

刘禹锡终生游迹于官场,然而不断遭到贬谪,始终不顺。幸而,诗人从未丢弃过心中的理想抱负,逆境之中亦乐观向上,其精神为后世所称道。而其诗作更是以其独特的诗风与流露出的杰出才气而流传千古。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刘禹锡的一生虽仕途坎坷,未能达愿,但却交了不少挚友。他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这些名家大师惺惺相惜,在仕途中互相勉励,在文学的道路上互相切磋。在其去世后,白居易更是写下了《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贤豪虽殁精灵在,应与微之地下游。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曼须。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窗窗穷泉埋宝玉,骎骎落景挂桑榆。夜台暮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痛惜爱怜之情无法言说。

刘禹锡一生爱好广泛,除了作诗以外,也游历过不少的地方。虽是贬谪,郁闷之际寄情山水,然而刘禹锡却在这个过程中寻到了莫大的乐趣。他崇尚哲学而成了名哲学家,喜读医书并编写了《传言方》……其成就不知凡几,然而最珍贵的还是诗人那些不朽的名篇,如《汉寿城春望》:“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还有《竹枝词》中的一首:“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留存下来的诗文有800余首,其中有很多是反映民问的生活和风土人情。这与他长期被贬谪,与老百姓打交道有关。虽然是处境不优,然而刘禹锡并没有抑郁消沉,反而致力于为民解忧。治理苏州水灾赢得了苏州人们的喜爱与尊重,苏州人就把曾在苏卅I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自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由此可见其政绩的不凡。唐文宗也为了表扬他的功绩,将紫金鱼袋赏赐给了他。

刘禹锡在诗歌上的成就卓越,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诗豪”。此外,他与自己的好友柳宗元被并称为“刘柳”,与自己的好友白居易被并称为“刘白”。世人多是知道这三位是同一时期的伟大诗人,却不知这三人都是好友。“永贞革新”的失败使得他们相互受到牵连,且均被贬谪到偏远之地。然而,失意成就了伟大的诗人。刘禹锡就是在深人民众的过程之中,创造了许多作品,千古流传。

刘禹锡之所以被称为诗豪,除了他的诗文和为人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化悲苦为乐趣的豁达精神。无论在何地何境,刘禹锡都始终抱乐观态度,即使是身居陋室,仍是高歌“惟吾德馨”,让世人感慨这位诗人的高尚品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8: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