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在灾难中前进的历史。海、陆、空,有形的无形的,种种灾难与人类如影随形。
黄寰、罗子欣主编的《天空在悲鸣》选取天空中发生的灾难,不仅让我们咀嚼痛苦,更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愿人类在重重灾难中,学会应对,缔造更灿烂的文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空在悲鸣/不能忘却的灾难系列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
作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在灾难中前进的历史。海、陆、空,有形的无形的,种种灾难与人类如影随形。 黄寰、罗子欣主编的《天空在悲鸣》选取天空中发生的灾难,不仅让我们咀嚼痛苦,更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愿人类在重重灾难中,学会应对,缔造更灿烂的文明。 内容推荐 《天空在悲鸣》系《不能忘却的灾难系列丛书》之一。 灾难让我们生存的这片世界时时哭泣,引起我们无数的感叹与伤悲。黄寰、罗子欣主编的《天空在悲鸣》选取天空中发生的灾难,不仅让我们咀嚼痛苦,更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 目录 第一章 是否还有呼吸的空间 1.臭氧层,你还能坚持多久 2.地球的“暖体衣”——CO2 3.反常气候,天灾还是人祸 4.自净饱和后,环境又该何去何从 5.“全球暗化”日益深重 6.肆虐不断的烟尘 7.地球的“秃顶” 8.挽留最后一片蓝天——整体空气质量 第二章 骇人的自然惩罚 1.美丽大洋,冰川渐逝 2.“酸沉降”开始“崭露头角” 3.沙尘暴频发之谜 4.飓风之后的美国 5.“冰雹”砸醒麻木的地球人 6.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之悲 7.灾难圣婴——厄尔尼诺 8.生物灭绝,人类的罪恶 第三章 美丽天空中的悲剧 1.1937年兴登堡气艇之悲 2.“9·11”——来自空中的恐怖主义 3.“空中铁骑”灾难多 第四章 生存环境改变生灵正常生活状态 1.遮天盖日的蝗虫灾 2.污染推动害虫种群日增 3.沿海大水母爆发 4.鸟类迁徙开始日期普遍提早 5.空气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第五章 让我们知道 1.太空容不下太多的垃圾 2.黑匣子是怎么一回事 3.小小麻雀何以撞毁庞大的飞机 4.大雾天气对航班的影响 5.诱发空难的潜在原因 6.飞机迫降略知一二 7.在飞机坠落中寻找逃生出口 试读章节 空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它维护着人类及生物的生存。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是距地面12千米以内的空气层,也就是对流层。清洁的空气是由氮78.06%、氧20.95%、二氧化碳0.93%等气体组成的,这三种气体约占空气总量99.94%,其他气体总和不到千分之一。 洁净大气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人体每天需要吸人10—12立方米的空气。 大气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因自然过程等进人大气的污染物,由大气自我净化过程从大气移除,从而维持洁净大气。但是,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使空气质量变坏。当我们生活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之中健康就会受到影响。 污染物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众多的危害,比如: 1.悬浮颗粒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空气中可自然沉降的颗粒物称为降尘,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称总悬浮颗粒物(TSP),其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可吸人颗粒物(PM10)。可吸人颗粒物因粒小体轻,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飘浮范围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可在大气中造成不断蓄积,使污染程度逐渐加重。可吸人颗粒物成份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例如可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和强致癌物苯并(a)芘、吸附病原微生物等。 可吸入颗粒物随人们呼吸空气而进入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径小于5微米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的颗粒物,与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和腐蚀粘膜的联合作用,损伤粘膜、纤毛,引起炎症和增加气道阻力。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的颗粒物也会与二氧化氮等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产生炎症。长期持续作用,还会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并出现继发感染,最终导致肺心病死亡率增高。 2.氮氧化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质,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最大,它比一氧化氮毒性高4—5倍。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废气以及煤和石油燃烧的废气。 氮氧化物主要是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由于氮氧化物较难溶于水,因而能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并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在一般情况,当污染物以二氧化氮为主时,对肺的损害比较明显,二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污染物以一氧化氮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比较明显。 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曾发生过因短时期暴露在高浓度二氧化氮中引起疾病和死亡的情况。如1929年5月15日,在克里夫兰的克里尔医院发生的一次火灾中,有124人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含有硝化纤维的感光胶片着火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氮所致。 3.二氧化硫污染与人体健康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较多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程。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是:(1)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当其通过鼻腔、气管、支气管时,多被管腔内膜水分吸收阻留,变成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2)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一起进入人体,气溶胶微粒能把二氧化硫带到肺深部,使毒性增加3—4倍。此外,当悬浮颗粒物中含有三氧化二铁等金属成分时,可以催化二氧化硫氧化成酸雾,吸附在微粒的表面,被代人呼吸道深部。硫酸雾的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约强10倍。(3)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动物实验证明10毫克/米。的二氧化硫可加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致癌作用。在二氧化硫和苯并(a)芘的联合作用下,动物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单个致癌因子的发病率。 此外,二氧化硫进入人体时,血中的维生素便会与之结合,使体内维生素C的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新陈代谢。二氧化硫还能抑制和破坏或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 4.一氧化碳污染与人体健康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几乎不溶于水,在空气中不容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很长时间。如局部污染严重,可对健康产生一定危害。一氧化碳属于内窒息性毒物。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到达一定高度,就会引起种种中毒症状,甚至死亡。一氧化碳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矿坑爆炸和地震等灾害事件,也能造成局部地区一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吸烟也被认为是一氧化碳污染来源之一。 随空气进入人体的一氧化碳,在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后,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等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因此,当一氧化碳侵入机体后,便会很快与血红蛋白合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阻碍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造成缺氧形成一氧化碳中毒。当吸人浓度为0.5%的一氧化碳,只要20—30分钟,中毒者就会出现脉弱,呼吸变慢,最后衰竭致死。这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常发生在车间事故和家庭取暖不慎时。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乃至对后代均有一定影响。 P44-46 序言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在灾难中前行的历史。 海、陆、空,有形的无形的,种种灾难与人类如影随形。 灾难让我们生存的世界时时哭泣,引起我们无数的感叹与伤悲。 灾难不仅让我们咀嚼痛苦,更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 愿人类在重重灾难中,学会应对,缔造更灿烂的文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