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代书圣王羲之/走进先贤普及读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亦农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一代书圣王羲之》(作者亦农)讲述了王羲之的成长的经历,书法成就、仕途生涯以及晚年的思想转变。

内容推荐

《一代书圣王羲之》讲述了王羲之的成长的经历,书法成就、仕途生涯以及晚年的思想转变。带领你走近“书圣”的身边,感受他一生的起落。

王羲之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他的书法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影响力可谓是空前绝后。数千年来,学书法的人有多少从他那里得到营养,几乎无法统计。

《一代书圣王羲之》的作者是亦农。

目录

第一章 两晋乱世 名门望族

转瞬即逝、动荡飘摇的西晋

王氏相助,东晋雄起

名人辈出的琅玡王氏

第二章 书法世家 墨香少年

一门墨香,书法世家

师从卫铄,智得“枕秘”

羲之爱鹅,周□赠牛心炙

王门三少,希望之星

心骄气傲,洛中问道

第三章 东床快婿 情感世界

有个太尉叫郗鉴

坦腹东床的新郎

女中笔仙,红袖相伴

第四章 仕途风云 宦海浮沉

秘书郎之谜

诣阙待罪,王敦之乱

反愦愦之政,与叔父王导隔心

瘐氏兄弟,仕途知音

清谈误国,与谢安登冶城

“审量彼我”,北伐高见

第五章 爱民使君 造福天下

禁酒节粮,爱民如子

复开漕运,造富一方

惩办贪官,开仓赈贷

第六章 告誓辞官 与王述之争

死对头,王述其人

称病弃官,告誓父母

第七章 晚年生活 回归自然

去意已决,谢绝圣意

安享天伦,郗璇相伴

修身养性,道教中人

老妇烹鹅,羲之卖当

第八章 王羲之和他的儿子们

子孙相承,书香不断

性卓不羁,□邓徽之

天才短命“小圣”献之

第九章 传世佳作((兰亭集序))

津津乐道千年往事

《兰亭集序》的价值与影响

《兰亭集序》逸事趣闻

第十章 书法人生 四步功成

羲之吃墨,入木三分

转益多师,刻苦磨砺

书法四步,终成书圣

第十一章 名帖荟萃 千秋传阅

《=万岁通天帖))第一帖《=姨母帖=》

小楷名帖《=黄庭经=》

书中龙象、草书典范《=十七帖=》

第十二章 大哉书圣 万世称颂

书扇卖扇,书寿添寿

帝王将相,粉丝万千

有因有果,无愧书圣

敛也帝王,毁也帝王

第十三章 服食之误 书圣之死

书圣之死,谜题起底

人生落幕,兰亭长存

试读章节

“哇哇,哇哇……”一阵嘹亮的啼哭声从后院传出来,飘向晴朗的天空。

一个丫鬟小跑着来到书房:“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夫人给你生下一个公子。”

王旷急步来到产房门前,接生婆抱着一个刚呱呱坠地的婴儿掀帘出来。王旷惊喜地接在怀里,孩子五官端正,眉眼清秀。他长长舒了一口气,身为一个父亲,他能得到一个健康的儿子就满足了。

一个丫鬟从屋内出来,微笑着说:“禀老爷,夫人让小的向老爷请示,给少爷起什么名字为好?”

王旷手捻胡须,略一沉吟道:“其兄叫藉之,他就叫羲之吧。”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在中国书法史上鼎鼎大名,写出“天下第一行书”,被称作书圣的王羲之。

转瞬即逝、动荡飘摇的西晋

要全面认识书圣王羲之的其人其事,首先应该先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王羲之生于动荡的西晋,死于纷争不断的东晋。魏晋之风飘荡在江南江北的上空,也渗入那个时代每个人的骨血之中。

西晋的孕育充满了血腥与杀戮。公元249年,司马氏集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夺取曹魏政权。随后杀戒大开:起兵谋反者,杀;持不同政见者,杀;看不惯现状者,杀;发不同声音者,杀……统统格杀勿论,绝不手软,据说连那砍头的刀刃都卷了。当时名士或是曹氏集团的亲信如何晏、邓飓、毕轨、丁谧、王凌、夏侯玄、诸葛诞、张华、嵇康等都成了“刀下鬼”。虐政屠刀之下,血沃千里,天下名士减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目的就是为了扫除称帝路上的一切障碍。从此,倒是天下太平,却是死水一潭,人人噤若寒蝉,不敢发声。

公元265年,咸熙二年八月,梦寐以求、用尽心机,正准备黄袍加身的司马昭,却无福坐上龙椅就一命归阴了。这年年底,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威逼魏元帝曹奂让位,自己迫不及待地披上龙袍,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之初,清廉简朴,两年后,就迫使东吴孙皓投降,遂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全国一统。但好景不长,不久晋武帝以为天下太平,开始纵情享乐。他广纳天下美女,据说宫中靓女就有一万余人。上行下效,那些文武官员也跟着花天酒地、奢侈腐败、草菅人命。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晋武帝善于玩弄权术,但太子司马衷却是个白痴。有一次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一阵蛤蟆叫,问侍郎贾胤:“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意思是说这蛤蟆是官养的?还是私养的?原本精明的晋武帝,后来变得异常昏庸,在张泓等人的欺骗下,竞让司马衷继承皇位,史称惠帝。有一年四处灾荒,饿殍遍野,这位愚庸皇帝竞说:“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为何不吃肉粥?”

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心狠手辣,她与太医令程据、洛阳小吏荒淫共寝,臭名远扬。由这些人治理国家,情况可想而知。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同、河间王□、成都王颖、长沙王义和东海王越等八王,为了中央统治权,你争我夺,长期混战。他们甚至勾结少数民族首领,互相残杀,搞得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这就是史称的“八王之乱”。

晋惠帝当政十九年,公元307年被毒死。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做了不到七年的皇帝,永嘉七年(313年)匈奴贵族刘曜攻破洛阳,他就成了俘虏,天子之尊丧失殆尽。后来他也被毒死,年仅30岁。

同年,14岁太子司马邺继位,这位晋愍帝的下场并不比他父亲好。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整个国家早已分崩离析,军队不堪一击,西晋王朝已经风雨飘摇、摇摇欲坠了。公元316年,刘曜兵临城下,愍帝投降。愍帝被解送到平阳,见到汉主刘聪连忙下跪叩头,从此成了刘聪的阶下囚。

西晋传了四主、历时五十二年就灭亡了。如果从公元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开始计算,西晋只存在短短的三十七年,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昙花一现。司马邺在被俘期间受尽凌辱。刘聪率百官打猎,司马邺手执长竿为其开路。他在宴会上为客人斟酒,雨天为客人撑伞,清洗杯盘,连刘聪上厕所也叫这位昔日的皇上拿马桶盖……最后司马邺被迫喝药酒自杀身亡,结束了屈辱的俘虏生涯。

王氏相助,东晋雄起

公元318年,王羲之15岁那年,镇守江南的琅玡王司马睿在南北地主的拥戴下称帝,这就是晋元帝(317—322年)。司马睿重建晋政权,改建邺为建康,史称东晋。中国历史进入了东晋十六国时期。

东晋的建立,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原沦陷,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世家豪族辗转逃到南方,他们之间原有的矛盾转变为次要矛盾。为了加强地主阶级的力量,他们需要建立自己的政权,以维护其共同的利益。其中的代表势力就是琅玡王氏。

在建立东晋王朝时,王羲之的从叔父王导起了关键作用。早在西晋“八王之乱”时,王导与司马睿“素相亲善”“雅相器重,契同友挚”。王导深知司马睿在江南政绩平平,再加上他不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嫡系后代,“名论犹轻”,故更缺乏影响和威望。南渡的土族对他能否抵御外族侵扰、光复中原缺乏信心。王导请手握军权的堂兄扬州刺史王敦共商定国安邦大计,采取种种措施扩大司马睿的影响,提高其社会地位。

这一年,农历三月初三上已观禊,王敦奉司马睿乘肩舆出巡,王导和北方迁来的一些名士等有身份的人骑马尾随其后,队伍浩荡,声势煊赫。此举惊动了建邺城内外。原来江南士族首领纪瞻、顾荣等对司马睿不屑一顾,如今见他这般威风,不能不刮目相看。于是他们“相率拜于道左”,后来包括贺循在内的许多名士也都归附司马睿了。

有一次,北方来的士族首领在长江边聚会、饮酒,大家面对滔滔江水无不触景生情,对中原失守感叹忧伤。王导借机慷慨陈词,号召大家全力扶助司马睿,收复中原。他的一席话得到与会者的赞同。王导又劝司马睿“宾礼故老,存问风俗”,以笼络人心,从此“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

由于得到江北南迁士族的支持和江南土著士族的拥护,司马睿做皇帝的时机业已成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因此就在愍帝司马邺被迫喝药酒自杀身亡之后,他立即登基,成为东晋第一个皇帝晋元帝。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4: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