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的基层司法》从历史学的视角观察法学问题,沿着时间坐标展开画卷,全方位呈现北洋时期基层司法制度的变迁、推行和运作。无意填补空白,却着力于史事重建,从时间、空间到结构,从规划、实施到运作,勾勒北洋基层司法的基本框架。本书由唐仕春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洋时期的基层司法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唐仕春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北洋时期的基层司法》从历史学的视角观察法学问题,沿着时间坐标展开画卷,全方位呈现北洋时期基层司法制度的变迁、推行和运作。无意填补空白,却着力于史事重建,从时间、空间到结构,从规划、实施到运作,勾勒北洋基层司法的基本框架。本书由唐仕春著。 内容推荐 《北洋时期的基层司法》是一本有关法学的历史书。 破坏与重建的轮回里中国近代司法制度建设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司法与行政应不应分立、能不能分立、如何分立成了一个始终挥之不去,却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它一次次叩击着国人的心弦,至今绵延不绝。 《北洋时期的基层司法》从历史学的视角观察法学问题,沿着时间坐标展开画卷,全方位呈现北洋时期基层司法制度的变迁、推行和运作。无意填补空白,却着力于史事重建,从时间、空间到结构,从规划、实施到运作,勾勒北洋基层司法的基本框架。 司法源于社会,其命运常常并非由其本身来决定,而为社会因素所左右。司法独立理念、共和观念、收回法权、政治分立、司法经费、司法人才、诉讼状况等因素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形成不同的组合模式,推动或制约司法与行政的分立。本书由唐仕春著。 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司法制度之变迁 第一章 清末民初筹设基层司法机关方案之流变/31 一 清末急进之策/32 二 清末变通之方/36 三 民初稳健手段/40 小结/44 第二章 审检所制度的昙花一现/46 一 县衙门的设官分职改革/47 二 审检所制度的出台/56 三 审检所制度的推行与裁撤/62 小结/71 第三章 县知事兼理司法制度的演进/74 一 县知事兼理司法制度的出台/76 二 县知事兼理司法制度的推行/80 三 县知事与承审员审理案件权限/85 小结/89 第四章 1914年审判厅大裁并的源流、过程与原委/91 一 分散的裁厅交涉与行动/92 二 梁启超与裁撤审判厅/97 三 裁厅通电与《各省设厅办法六条》/100 四 政治会议期间的裁厅与设厅讨论/104 小结/112 第五章 1916年县司法制度改革的重启/115 一 全国司法会议的召开/115 二 对县知事兼理司法制度的检讨/119 三 对县司法制度的新构想/122 小结/129 第六章 1920年前后收回法权与基层司法制度改革/131 一 巴黎和会与1919年的添设厅监分年筹备计划/132 二 华盛顿会议与1921年开始的中国法制改良/138 小结/145 第二编 司法制度之运行 第七章 基层司法机关的规模与分布/153 一 新式审判机关的规模/154 二 审检所、司法公署与县知事兼理司法衙门的规模/172 三 基层司法机关的分布/177 小结/183 第八章 基层司法机关的人员与经费/185 一 司法人员的职掌、人数及来源/186 二 司法经费的分配/199 小结/211 第九章 政治分立与司法统一/213 一 司法部对各省司法人员的任免奖惩/215 二 司法部对各省诉讼的督饬/219 三 大理院对各省案件的审理/223 四 司法系统的维持与断裂/227 小结/231 第十章 司法经费的筹措/233 一 地方行政机关筹措司法经费/234 二 以司法收入补助司法经费制度的出台/238 三 各县司法经费的来源与支取/245 四 各县的司法收入/254 小结/259 第十一章 司法人才的供需/261 一 普设法院所需司法人员数目/261 二 法政毕业生数目/264 三 所需司法人员与法政毕业生的供需矛盾/273 小结/277 第三编 诉讼之量化分析 第十二章 基层诉讼的规模、效率及结案方式/281 一 清代基层诉讼规模的推算与评估/283 二 北洋时期基层诉讼的规模/288 三 北洋时期基层诉讼中的结案率/298 四 北洋时期基层诉讼中的结案方式/304 小结/314 第十三章 基层诉讼的类别/331 一 案件的民刑构成/332 二 刑事案件的罪名类别/339 三 民事案件的类别/348 小结/360 第十四章 基层诉讼中的上诉与覆判/376 一 基层诉讼中的上诉率/376 二 上诉案件之结果/381 三 覆判案件之结果/396 小结/400 结 论/414 征引文献/43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