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汪精卫(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秦亢宗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秦亢宗编著的《汪精卫(上下)》以大量的史实,描述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暴风骤雨的政治背景下,汪精卫从早期跻身于民主主义革命直到堕落为反共、反人民的民族败类的演变过程。全书还以生动的笔墨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还披露了日军情报机构如何收买民族败类,阴谋策动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公开降日,在刺刀下建立傀儡政权的经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内容推荐

秦亢宗编著的《汪精卫(上下)》以大量的史实,描述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暴风骤雨的政治背景下,汪精卫从早期跻身于民主主义革命直到堕落为反共、反人民的民族败类的演变过程。全书还以生动的笔墨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还披露了日军情报机构如何收买民族败类,阴谋策动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公开降日,在刺刀下建立傀儡政权的经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汪精卫(上下)》对那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美化或否认侵华战争的谬论也是一个有力的驳斥。

目录

第一章

童试夺魁仕途无门权充西席

负笈东瀛踌躇满志另觅新途

第二章

结识义士纵谈国语出不凡

拜谒伟人投身革命锋芒初露

第三章

投怀送抱槟城少女一见钟情

偎玉倚香风流才子偷尝禁果

第四章

潜港密谋反清志士搏浪义举

赴京行刺朝廷要犯束手就擒

第五章

法部开庭汪精卫慷慨陈词

铁窗深情陈璧君探监传书

第六章

劫后获释南北议和忙牵线

功成身退 比翼双飞度蜜月

第七章

巴黎休闲煮酒纵论曹雪芹

奉召回国北上身随孙逸仙

第八章

巨星陨落壮志未酬身先死

刺廖案发驱胡倒许施谋略

第九章

蓄谋策动李舰长深夜被捕

一筹莫展汪主席负气出国

第十章

反蒋独裁迎汪复职声浪迭起

宁汉分裂武汉政权四面楚歌

第十一章

拉冯反蒋两手空空离郑州

撕去伪装杀气腾腾举屠刀

第十二章

钩心斗角军阀政客各显神通

权力失落立锥无地悄然离国

第十三章

素王挂帅陈公博高擎反蒋大旗

处变不惊蒋介石巧施各个击破

第十四章

逐鹿中原改组派北上拥阎

少帅入关汪精卫溃退香港

第十五章

蒋汪分赃衮衮诸公弹冠相庆

淞沪开战行政院长大泼冷水

第十六章

借古喻今放谈秦桧卖国立功

为虎作伥钳制舆论抗日有罪

第十七章

仰天长啸中山陵将军剖腹明志

慷慨悲歌丁家桥壮士拔枪惩贼

第十八章

西安事变海外客归心似箭

七七抗战汪主席大放厥词

第十九章

上海会战谢团长宁死不屈

战此大败低调派促蒋议和

《汪精卫(下)》目录:

第二十章

列强袒护国联决议一纸空文

南京屠城日寇暴行罄竹难书

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近卫首相发表诱降声明

通道打开秘密使者赴日穿线议和

第二十二章

理直气壮周恩来痛斥卖国逆流

冷汗淋漓汪精卫诡辩理屈词穷

第二十三章

警报声声吴稚晖跪求副总裁

光天化日戴雨农劈死唐绍仪

第二十四章

鬼影幢幢重光堂签订卖国协议

丧犬急急汪精卫仓皇出逃河内

第二十五章

艳电出笼蒋介石先教后诛

夜半枪声曾仲鸣替身丧命

第二十六章

突发冷炮汪精卫反击老蒋

爬上贼船福林号有惊无险

第二十七章

卑躬屈膝乞主子受命组府

北上南下拉角色到处碰壁

第二十八章

网罗残滓周佛海门庭若市

策动旧部张发奎虚与委蛇

第二十九章

开场锣鼓秘密会议丑态百出

讨价还价南北汉奸金陵分赃

第三十章

日汪会谈兴亚院层层加码

釜底抽薪蒋介石巧施密计

第三十一章

军统落网李士群立功受奖

高陶出走杜月笙牵线搭桥

第三十二章

密约曝光蒋介石眉开眼笑

上海来客陈公博出山助逆

第三十三章

圆桌会谈宋子良原是替身

群狗争骨周佛海牢骚满腹

第三十四章

高僧骂贼汪精卫忍气吞声

国旗有辫伪政府贻笑中外

第三十五章

刀光剑影特工战内外拼杀

枭黠不驯李士群死有余辜

第三十六章

朝拜东京主子抛骨奴才开颜

出访满洲木偶奇遇一谜破的

第三十七章

支援“圣战”榨取铜铁又刮钱

日基途穷行人车马各东西

第三十八章

魂兮归来卖国巨奸恶死东洋

人亡政息石头城畔一场春梦

试读章节

童试夺魁仕途无门权充西席

负笈东瀛踌躇满志另觅新途

广东珠江三角洲上游的三水市,因两江、北江二水在此合流而达番禺,故称三水,这里河网纵横,岗丘错落,土沃江清,风光宜人。三水之南,近代名人辈出,南海有变法先驱康有为,新会有博学才子梁启超,香山则是伟大的革命家孙巾山的故乡。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本书主角汪兆铭,字季新,号精卫。辛亥革命前,他在《民报》著文时曾署名“精卫”,后人即以其号称其人。1883年5月4日(清光绪九年三月廿八日),他出生于此。但此人算不上人中豪杰,只能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名风云人物。辛亥革命时期.他曾参加过同盟会,是一位谋杀过摄政王的反清志士,孙中山逝世后成为国民党的正宗传人,名噪一时;不久,成为与蒋政权角逐的著名政客;最后,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堕落为民族罪人,中国第一号大汉奸。

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清末到抗战末期中国四十余年的重大政治斗争,是活跃于中国政坛上的大名人,其经历极富于传奇色彩。

他的先祖由安徽婺源迁往浙江绍兴。祖父汪缦亭是前清举人,做过遂昌县训导。父亲汪墩迁居广东番禺,是个不第秀才。历来绍兴有当师爷的传统,汪墩也是师爷人才,曾在三水、曲江、英德、四会、陆丰等县幕游数十年,协助县太爷办理一些刑名钱谷之事。

汪琡家儿女众多,他的原配夫人卢氏给他生了二男二女。卢氏病疫,他又娶了番禺吴氏为填房,生了二子四女。汪兆铭在同辈兄弟姐妹中是第十个,在兄弟中排行老四。

汪兆铭出生那年,其父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他见幼子长得眉清目秀,又聪明温顺,当然特别钟爱。但这位老师爷对小儿子的要求极为严格,五岁时就教他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神童诗》。

严厉的家教使汪兆铭从小养成内秀的气质。汪琡的八股文章虽写得未见出色,但他的诗词歌赋、书画篆刻则在当地颇有些名气,就其艺:术造诣而论,功底也着实不浅。

从孩提时代起,汪兆铭养成了一种习惯:每每在向父亲背诵了一段《三字经》之后,站立在老父身旁,静静地观看父亲写字、作画。看着父亲用饱蘸水墨的笔写出一张张条幅,画出一幅幅梅兰竹菊·少年兆铭感到无比神奇。望着父亲那只瘦削而神妙的手,他有时静默着一站半天,有时还好奇地问: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画兰之前为什么要用指存纸r虚画几笔?

老父亲常被这些发自童心的天真问话惹得哈哈大笑。大笑之余,他决定教这孩子练字。单日大楷,双日小楷,从欧柳字帖临摹开始,又学王羲之《兰亭序》、《平安三帖》,一直学到董其昌。汪兆铭尤爱董体,其后他的书法深得温雅秀媚之气,也可说是书如其人。

汪兆铭六岁学完了《幼学琼林》和《千家诗》。第二年,父亲送他人书塾。清末书塾在学生入学之前要先读一段“蒙学”,由于汪兆铭上学前已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类的启蒙书,所以一入学就与比他大几岁的学生读《四书》。

一次,汪琡从县府经过书塾,他在窗外停了下来,想看看小季新渎书是否用功。这时,塾师正要几个学生解释《论语》里的句子,他们都回答不出,后来叫到汪兆铭。

“这一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是说: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但不要因此而不肯表示意见。下面一句:‘居则日……’。”

汪琡听了觉得小季新读书确实认真聪明,但又认为仅仅会记老师的解释还不是真正的聪明。

当天晚上,汪墩把小季新叫到书房里:“你把《论语》前三句话的意思讲给我听听!”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就是‘温故而知新’,得到新的知识能使人高兴。”

“那么‘习’是什么意思?”

“习也,意思是学了以后还要思考、想象。”

“第二句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说广交朋友之乐。”  “那么孔夫子为什么要广交朋友呢?”

“因为孔子是政治家,他可以从远方来客中探得各国的政情。”

“好!那么第三句呢?”

…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是说为人要谦虚,不要卖弄才能。”

“你看这三句中哪一句最难做到?”

“第三句。”

汪琡也是个有才学之人,只是酷爱诗词歌赋而不长于八股,才屡试不第,直到老还有怀才不遇之感。听了汪兆铭的回答,除了为孩子的聪颖而高兴之外,还触动了他一生坎坷寄人篱下之情,于是感慨地说:“做人要做到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只有涵养深的君子才能有此修养。你的天赋过人,将来长大后不要自恃才高,更不要不为人识而牢骚不平呀!”

这是汪琡的“夫子自道”,但对汪兆铭来说,虽知之而并不能行之。

九岁时,汪兆铭随父亲寄居陆丰县署。每日清晨,就在中庭习字,母亲一边纳鞋缝衣,一边在旁督课。放学回家,父亲还要给他开点“小灶”。老师爷深知“幼不学,老何为?”对小季新倾注着特别殷切的期望。汪兆铭后来回忆说:

“当我傍晚由书塾放学回家的时候,父亲必令我大声诵读王阳明《传习录》等书二三页,或陶诗,或陆放翁诗二三首,背手徐看,直至背诵得出,方才罢休,每有和作便令我笔记起来。”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2: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