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做成功人士吗?你想有辉煌的人生们吗?那么,首先了解你的个性吧。
只有掌握了自己的个性,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事业有成!
本书从各个层面和角度描述了健康个性、健全个性和不健全个性的特点和种种表现,内容涉及作为年轻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作为青年该如何塑造自己良好的个性,如何识别不健全个性及其应对措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个性的自我评估与对策--健全的个性成就辉煌的人生/现代心理困惑的专家解读与指导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徐文炜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想做成功人士吗?你想有辉煌的人生们吗?那么,首先了解你的个性吧。 只有掌握了自己的个性,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事业有成! 本书从各个层面和角度描述了健康个性、健全个性和不健全个性的特点和种种表现,内容涉及作为年轻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作为青年该如何塑造自己良好的个性,如何识别不健全个性及其应对措施。 内容推荐 什么是个性,自己是什么样的个性,本书介绍了个性的结构,健全个性的特征,个性的自我评估方法,不健全个性的表现形式及自我调整方法,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预防不健全个性的形成,青少年如伺重视和注意调整自己的个性。本书内容丰富、新颖、实用,观点不拘传统,论点不落窠臼;既有一定的专业性,又比较贴近生活。既可作为心理学爱好者的阅读材料,也可作为青少年培养健全人格的启蒙书籍,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少走弯路,成就人生。 目录 一、个牲是什么 ☆☆☆ 个性有哪些特征 1.自私与奉献特征——个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2.阿拉伯人和英国人式的交谈——个性的共同性与独特性 3.诸葛亮的空城计——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4.人格与个性有何区别 ☆☆☆ 个性包括哪些心理成分 1.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是个性的效率特征 3.气质是个性形成的基础 4.气质是个性的动力特征 5.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6.行为不能代表性格 7.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的动力结构 8.自我意识是个性的调控结构 9.正确认识自己——自我认知 10.积极评价自己——自我体验 11.善于调节自己——自我控制 ☆☆☆ 健全的个性应该是什么样的 1.健康人格有六个特点 2.健全个性的最高标准是自我实现 3.健全的个性必须有能力支撑 二、个性的自我评估 ☆☆☆ 了解你的个性。做成功之人 1.战胜自己不如了解自己 2.个性是如何分类的 3.什么是艾森克人格结构 4.如何了解自己的气质 5.测量性格的方法有哪些 ☆☆☆ 影响性格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素质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 2.出生后的环境是性格形成的关键 3.家庭是制造性格的工厂 4.学校的教育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5.社会因素对性格产生的影响巨大 6.影响个性的因素有哪些 7.个性的性别差异 ☆☆☆ 个性类型与健康的关系 1.A型性格 2.B型性格 3.C型性格 4.D型性格 5.明星与大师谁更长寿——个性与寿命的关系 三、事业要成功应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 自幼立志——成功者个性之一 1.从小就有抱负 2.“雄心”和“野心”的异同 3.影响抱负成功的因素 ☆☆☆ 审时度势一成功者个性之二 1.识时务者为俊杰 2.高瞻远瞩 ☆☆☆ 虚怀若谷——成功者个性之三 1.襟怀坦荡 2.忍辱负重 ☆☆☆ 智勇双全——成功者个性之四 1.临危不惧 2.急中生智 3.骁勇善战 ☆☆☆ 内方外圆——成功者个性之五 1.大智若愚 2.韬光养晦 ☆☆☆ 成功者应忌的五种个性 1.忌人事相左 2.忌心术不正 3.忌自作聪明 4.忌意气用事 5.忌嫉贤妒能 四、家长如何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健全的个牲 ☆☆☆ 人格发展一般规律 1.人格的发展是以利己开始的 2.重视男女个性发展的差异 3.七岁看大,到老一半 4.从“狼孩”看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 如何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 1.妥善处理儿童的“第一反抗期” 2.有其父必有其子 3.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 4.家长要重视自我意识的形成 5.指导孩子正确发展自我意识 五、青少年如何注意和重视调整自己的个性 ☆☆☆ 青少年首先要注重自我意识的完善 1.心理成熟程度取决于自我意识的完善 2.自我意识决定你命运的成败 3.悟性不等于觉悟——觉悟:悟性+知识 4.自我意识具有哪些特点 5.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 ☆☆☆ 知识是健全自己个性的重要因素 1.知识塑造个性 2.培养兴趣,促进事业成功 ☆☆☆ 培养健全个性的方法 1.敏感性训练 2.成就动机训练 3.归因训练 4.个性的自我教育 六、不健全个性的表现形式及自我调整的方法 ☆☆☆ 什么是不健全的个性 1.不健全个性是怎么形成的 2.社会制度不是形成人格障碍的土壤 3.什么样的人易个性不健全 4.不健全人格的类型有多少 5.异常人格类型与自我意识有关 ☆☆☆ 个性不健全的表现有哪些 1.胡安是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 2.不良家庭环境可导致反社会型人格 3.先天素质异常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的基础 4.是不是犯罪分子都有反社会型人格 5.猜疑和偏执——偏执型人格 6.孤独和古怪一分裂样人格 7.古怪和多疑——分裂型人格 8.自卑和回避——焦虑型人格 9.引起焦虑型人格的原因是什么 10.完美和迂腐——强迫型人格 11.形成强迫型人格的原因是什么 12.自馁和依附——依赖型人格 13.依赖型人格的致病原因 14.玛丽莲·梦露——表演型人格 15.表演型人格的表现 16.形成表演型人格的原因是什么 17.冲动和波动—情绪不稳定型人格 18.情绪不稳定型人格的表现 19.社会的贡献者——情感型人格 20.嫉妒与自负——自恋型人格 21.形成自恋型人格的原因是什么 22.脑外伤后人格改变 23.死板残忍的癫痫人格 24.难以抹去的阴影——灾难后的人格改变 25.道德沦丧一痴呆早期的人格改变 26.异性癖属于人格偏离 27.异性装扮癖也是人格偏离吗 28.中国的同性恋人数在1000万以上 29.同性恋是道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 30.形成同性恋的原因是什么 31.药物依赖也有依赖型人格吗 32.网络成瘾者人格 ☆☆☆ 个性不健全的预防和自我调适 1.从婴儿期预防不健全个性 2.异常人格能治疗吗 3.反社会型人格的心理调适 4.偏执型人格的心理调适 5.分裂样人格的心理调适 6.分裂型人格的心理调适 7.焦虑型人格的心理调适 8.强迫型人格的心理调适 9.依赖型人格的心理调适 10.表演型人格的心理调适 11.情绪不稳定型人格的心理调适 12.情感型人格的心理调适 13.如何改变你的自恋型人格 14.异性癖的预防和治疗 15.异性装扮癖的心理调适 试读章节 1.自私与萃献辅征——个牲的自然牲与社会牲 我们在乘公交车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为了上车能坐到座位,拼命往上挤;而一些老人在上车后有座位宁可自己站着,却让孙子、孙女坐。这是什么?这就是个性的自然性,前一种现象体现了人还没有脱离自私贪婪的动物本性,而后一种现象也说明了人的种族延续本性,因为初看起来老人似乎是一种牺牲自己利益的爱,但他们所让出的座位是给自己的晚辈而不会给别人,所以这种个性也没有脱离动物界的自然性。个性是在先天的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及所处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起来的。婴儿出生后只是一个个体,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尚未成长为一个社会的“未成人”。随其成长,他的内部世界在丰富、发展和完善,有了自己的主张。最后,他成长为一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独立个体,成长为完全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成员,形成了全面整体的个人,持久统一的自我,有了为别人或社会作奉献的想法,这时他便具备了自己的个性。所以说,个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一般来讲,人的个性中自然性成分以气质为主,带有小部分能力,个性中社会性成分则以性格为主,伴有大部分能力。如果只有人的生物属性而没有社会属性,就不可能形成人的个性。印度“狼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阿拉伯人和英国人式的交谈——个性的共同牲与独特性 有人形容,如果阿拉伯人和英国人在足球场面对面交谈时,半个小时后就可以发现他们已经绕着足球场走了一圈。因为阿拉伯人喜欢接近对方的脸讲话,而英国人在与他人讲话时喜欢保持一定的距离。当阿拉伯人接近英国人一步时,英国人就退后一步,这样一来,半个小时就差不多绕足球场走一圈了。这就说明某个民族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个性的共同性是指某一群体、某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例如,形容英国人保守内敛,法国人开放浪漫,德国人严谨认真,等等,都是一个民族个性的共同性。 尽管一个民族有着某种共性,但相同民族中不同个体的个性却也千姿百态。这就是个性的独特性。因为构成个性的各种因素在每个人身上的侧重点和组合方式是不同的。如在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以及性格等方面反映出每个人独特的一面,有的人知觉事物细致、全面,善于分析;有的人知觉事物较粗略,善于概括;有的人情感较丰富、细腻;而有的人情感较冷淡、麻木等。这就是说在同一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就是个性的独特性和共同性组成了一个人复杂的心理面貌。 3.诸葛亮的空城计——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诸葛亮平时做事谨慎,甚至到事无巨细地步。然而大家非常熟悉的“空城计”却描述了诸葛亮冒险的一面。诸葛亮了解%-B懿生性多疑、谨慎的个性特点,唱了一曲“空城计”智退司马懿,而司马懿也正是了解了诸葛亮“平生谨慎,心不弄险”的个性特征,上了诸葛亮的当。这说明每个人都具有一些不同的、经常表现的心理特征。我们以关心集体为例,有的人关心集体,热情帮助他人,活泼开朗;有的人对集体的事也关心,但不善言谈。稳重,踏实,埋头苦干。这就是两者在精神面貌上的差别,我们也可以预料两人在一定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中国俗话所说的“七岁看大,到老一半”,意思指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形成的人格特征基本上也就是他成年的人格特征了,这就是个性的稳定性。西方心理学家曾经对一组50名受试者进行25岁与40多岁的两次个性测验,在所测试的8个人格特质中,除极少数项目外,均未见明显的个性变化。说明一个人的个性及其特征一旦形成,是比较稳定的。 历来强权人物都有宽宏大量和忌才妒能个性,《三国演义》中描述曹操在打败袁绍之后把其部下私通袁绍的书信统统烧毁,赞美了曹操的宽宏大度。但曹操对才智超过他的下级又非常妒忌,例如,借口杀死属下官员杨修。这说明一个人的个性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非常复杂,随着社会现实和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变化,以及年龄的增长,主观的努力等,个性也可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在生活中经过重大事件或挫折,往往会在个性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个性的变化,这就是个性的可塑性。当然,个性的变化比较缓慢,不可能立竿见影。 4.人格与个性有何区别 什么叫人格?在西方,人格(personaIity)有两个含义:一方面,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假面具,后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指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特行为特征的人。所以个性和人格的意义最为接近,两者往往互用。但在某些方面,人格和个性的使用上还是有差异的,其原因有三:①人们对个性的理解更倾向于个人的心理特征,例如说“某某人的个性太强了”,“某某人真有个性”。而人格的意义较为广泛,例如,我们当看到某人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的时候,就会指责“他丧失了国格和人格”。②个性与人格的使用在年龄上也有差异,个性贯穿干整个年龄阶段,而人格一般仅限于威年人,在精神医学上,对异常人格的诊断就是以18岁为年龄界限,如果18岁以前有行为偏离,还不能称为“异常人格”,只有在1 8岁以后,即成年后才能诊断为“异常人格”。③有时候心理学的概念是个性包括整个心理特征,而人格是由气质和性格两方面构成,个性除去智力和才能的差异便是人格的差异。P2-4 序言 1992年,当时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不要死于无知。”这句话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带来物质生活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冲突和压力,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突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不得已的客观因素,更与不良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生活理念和调适能力等主观因素有关。社会呼唤着专家们提供科学、严谨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刘新民教授长期从事应用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特别是对异常心理有着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他在主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教材和系列专著共20余部后,又根据大众的需求精选了10个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热点问题,组织国内有影响的心理学与行为医学专家进行编纂,形成了这套很有实际效用的科普作品。 此系列书涉及饮食、睡眠、情绪、个性、学习、社交、成瘾、自杀、职业压力和心理危机等方面的问题。每本书都从正常到异常,从原因到防治,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学讲解。系列书主要体现了三个特色:一是科学性。各分册主编均是该领域很有造诣的专家,都具有心理学和医学双重专业背景,并长期从事该主题内容的教学和临床工作,保证了作品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二是实用性。这些专题均是专家们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从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到预防、治疗和调适方法与技巧的全面介绍,展示了当前认识和处理心理问题的最新成果。三是普及性。作者在对主题进行通俗讲解的同时,精选大量的相关案例、故事、名人轶事和典故,并设立了丰富多彩的专栏、专家点评、温馨提示和咨询实录等,生动地体现了全书的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此系列书的编写凝聚和体现了专家们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现代心理问题专家解析和自我调适指导的科普精品。我们相信此系列书会带给读者有益的启示和有效的帮助,成为人们在生活道路上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杨志寅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总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